| 標 題: | 關于區內主干道亞運大道提速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2012年6月份左右,番禺亞運大道開始實行測速,該道路速度上限為60KM/H,使習慣了在該道路上以較高速度駕駛的車主感到不方便,很多都收到了超速罰單,對于這規定,很多車主都表示不理解。 一是目前亞運大道的設計是雙向12車道,其中主車道雙向8車道,附車道雙向4車道,副車道均靠于主車道兩旁。對向車道中間以及主車道與附車道之間均建有寬2米、高30厘米以上的花基,而且主車道與附車道之間在主要路口之前均設有連接道。在這樣的硬件條件下,附車道限速60 KM/H是合理的,但主車道亦限速60 KM/H,確實與道路條件不相符。 二是亞運大道是我區內的主干道之一,東西連接橫穿石樓鎮、石基鎮至區政府,接駁清河東路以連接市橋、沙灣等鎮街;在區政府之前的羅家路口,更是與另一條主干道番禺大道相互連接,接駁南北的鎮街,可謂區內交通路網的重中之中,且車流量具大。在未開始測速、車主仍不以60 KM/H為上限速度駕駛時,該道路暢通無阻,車輛雖然多,但從不擁擠;自限速后,因車流整體緩慢,道路開始緩慢擁擠,直接影響了區內東西向路網的速度,亦簡直影響了南北路網的速度,對區內的交通帶來了不少的影響。 三是亞運大道除承擔著連接東西、接駁南北的重任以外,更是京珠高速與南沙港快線兩條高速路的重要出入口接駁線路之一,區內要接駁前述兩條高速路的車主均需經過,外市、外省驅車來我區的車主亦多數會選擇接駁亞運大道??梢?,限速除影響了區內交通路網以外,更是為區內出外的車主以及外部前來我區的車主帶來不便,影響了我區的形象 四是目前根據有關傳聞與新聞報道,雖說亞運大道是限速60 KM/H,但實際是車速80 KM/H以上才開始抓拍。然而,根據亞運大道的實際路況及車流量情況,車主只要稍不留神車速就會超過80KM/H ,甚至達到90KM/H。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嚴格按照限速60KM/H的要求行車,就會導致道路嚴重堵塞且道路使用率下降。其實以目前該道路的路況,90KM/H的速度也十分正常,但卻已算是超速50%,引致較重的罰款1,000元。這樣的設置,難免會讓市民,尤其是外來路過的其它城市的人,感覺廣州、番禺是為了創造罰款而進行罰款,進而評價投資環境不好。 就目前亞運大道的路況與硬件配置,限速60 KM/H確實不合適,因此,建議將亞運大道提速。
辦 法: 一、根據亞運大道的實際情況,將亞運大道的限速提升至80KM/H(包括測速基準)。 二、在各個紅路燈路口以前的500米處,設置減速提示牌,以避免車主高速行車下的緊急剎車。 三、設置摩托車的行駛區域,禁止摩托車進入主車道,只允許摩托車在附車道行駛。 四、另外,關于區內的其他路段,如禺山西路的西出口路段,目前限速30KM/H,與道路實際情況十分不符合。類似的情況還請交委多作調研,亦可建立群眾建議機制,重新厘定部分道路的限速標準。 |
| 問題答復: | 蔣偉楷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區內主干道亞運大道提速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現時我國道路的修建都是根據各自的技術標準來建設的。亞運大道在設計修建時,由于種種原因,道路建設單位將其設定為城市主干道,根據道路設計規范,城市主干道的最高時速為60公里,限定了亞運大道的時速標準為60公里。而區交警部門只能按照道路建設單位設置的規定限速標準實施交通安全管理,無權對限速標準進行設置和更改。我局交警大隊針對亞運大道提速問題專門與區規劃局、區基建辦等部門聯系,上述部門均表示由于亞運大道城市主干道的設計定位和規劃,路面平面交叉較多的現狀,未能達到提速的標準。 為盡量優化亞運大道道路通行條件。近期,我局交警大隊將對亞運大道全線實施綠波帶交通信號協調控制,減少主線車輛排隊等候時間,減少停車次數。同時會同步考慮路口直行和左轉彎車輛的比重,而調整路口的放行方式。以此提高亞運大道通行能力。 您提出的“在各個紅路燈路口以前的500米處,設置減速提示牌,以避免車主高速行車下的緊急剎車”建議。由于亞運大道全線實施綠波帶交通信號協調控制正在抓緊進行,一旦實施后如按限定行駛速度行走,基本能暢通無阻,設置減速提示牌有重復之舉。此外,由于道路如果不適當地設置過多警(提)示標志,將會分散駕駛員注意力,容易誘發交通事故。因此,交警部門將適度設置警(提)示標志。 同時,我局交警大隊正在草擬方案,擬禁止摩托車進入亞運大道主車道,只允許其在輔道行駛,現正實地調研和咨詢沿線居民意見,并將在下一步工作中實施,規范摩托車的行駛秩序,減少摩托車對主線交通的影響。 對于辦法第四點,由于東新高速禺山西路匝道屬于市交警支隊高速三大隊管轄,因此,我局交警大隊將及時向高速三大隊反映相關情況,建議其予以改善。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交通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