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在市橋設立公共自行車租賃點的提案 |
| 問題內容: | 番禺區市橋附近交通擁堵的情況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特別是在節假日、出行高峰時段尤其明顯。由于老城區街道狹窄,而且番禺還沒有“禁摩”、“禁電”,在一些路段摩托車主甚至不戴頭盔在機動車道上往返穿棱,險象環生,使城區交通的不安全因素大大增加。但另一方面,對于居民日常出行來說,公交車覆蓋面還不夠廣,有的線路群眾等候時間較長;有的路段由于比較偏僻,出租車并不好打,公共交通網絡還不能很好滿足居民日常需要。 與此同時,廣州市政府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召開前夕,已推出了自行車租賃的便民措施,即在城市相關交通要道,設置公共自行車租賃站,供市民有償使用。其不單是兌現“綠色亞運”的承諾,也意圖讓慢行交通與公共交通實現“無縫對接”,提供市民新的出行方式,解決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的難題。據了解,目前全市已在BRT沿線、大學城以及體育西地鐵站口附近有公共自行車租賃點超過200個,為附近居民日常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目前,番禺正在建設宜業宜居的新城區,而能否給廣大市民提供一種便捷、舒適、環保、廉價、安全的出行方式應該是市政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基于以上種種考慮,建議在市橋地區的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大型社區、商業街附近設立公共單車租賃點。
辦 法: 一、要將自行車道建設納入道路規劃中統籌考慮。自行車道建設的不健全,是制約公共自行車租賃的瓶頸。建議在現有的道路中劃出自行車道,并適當設置護欄進行分隔。在人行天橋、地鐵站等地方留出可供自行車推行的通道或很斜坡,以形成連貫的自行車道。 二、由政府職能部門牽頭,廣納民言,廣集民智,制定出具體的公共自行車租賃點設置方案,并以適當方式公示,聽取群眾意見建議。 三、對廣州現有的三家經營自行車租賃業務的公司進行調研考察,本著從實際出發的原則,選擇適當主體經營。 |
| 問題答復: | 趙琿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在市橋設立公共自行車租賃點”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一、自行車是一種低碳、環保、廉價的綠色出行方式。目前,廣州市公共自行車的發展策略是在不造成交通堵塞的前提下,將公共自行車作為公共交通的有益補充,但不提倡在城市主干道發展自行車,不提倡在沒有自行車道的區域發展自行車,避免與機動車爭道。 我局贊同在有條件的地鐵和公交站點、客運站場等交通樞紐或其他客流密集的區域設立公共自行車停放設施及租賃服務點,逐步實現慢行交通與公共交通的“無縫對接”,解決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出行不便等難題。 二、由于市橋等中心城區道路受用地、道路功能等因素限制,舊城區道路近期難以規劃設置自行車專用車道,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非機動車交通通行需求,遠期可結合道路改造在有條件的道路上設置自行車專用道。 三、我局一直非常重視自行車道的規劃建設工作,對有條件的新建或改建道路均要求同步建設非機動車道。在道路工程規劃審批過程中,區交通局會同番禺規劃分局對市政道路規劃方案均進行嚴格把關,按照《廣州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標準與準則》的有關道路橫斷面要求設置獨立的非機動車道。在系統規劃方面,2010 年番禺區組織編制了《番禺區綠道網絡系統規劃》,規劃構建了沿河濱、水渠、山脊線、風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串聯的綠道自行車系統,可連接我區主要自然人文景點、新客站等交通站點及部分商圈。目前已啟動新一輪《廣州市番禺區綜合交通規劃》修編工作,將對非機動車交通系統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為今后逐步建立自行車通行系統提供指導依據。 四、自行車的大范圍推廣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自行車無保護罩,易受碰撞翻倒,安全性差,在交通體系中處于弱者地位。自行車交通受氣候影響明顯,炎熱天氣下適用性差,遇風雨騎行困難,番禺區的亞熱帶多雨天氣尤為明顯。自行車與汽車混行情況下,道路通行能力下降,易造成交通擁堵,同時,交通事故率比例上升。在設置專用自行車道情況下,安全性得到保證,路段自行車通行能力約為1500輛/小時,但占用道路空間較多,約為公交出行的10倍。 五、我區公共自行車項目的基本情況。目前,我區主要的公共自行車營運主體有3個,分別是大學城區域的一卡通公司,大學城以外區域的道建公司及依托于主要地鐵站設置服務點的廣州地鐵總公司。由于受江河阻隔,大學城區域內自行車系統與外界聯系極少,相對封閉;而廣州地鐵總公司設置的公共自行車布點單一,并不能實現與站點周邊地區的有機聯系。 2010年亞運前,道建公司依托區內14個綠道驛站開通運行了我區第一期公共自行車服務點。14個綠道驛站分別是大夫山、寶墨園、番禺廣場、南村七星崗、漢溪長隆、新造、滴水巖、礪江河、海鷗島、蓮港站、亞運美食城、廣州南站、石壁、化龍大觀園等,投放本地五羊牌自行車800輛(不包括移動公司的一批尚未使用自行車),其中2013年上半年租車總計12788次,自行車租賃收入5510元。項目自投入使用至今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依靠區財政補貼維持。 綜合考慮目前我區公共自行車運營狀況,城區道路資源,結合我區氣候條件,我局認為現階段在市橋中心城區擴大公共自行車項目條件不成熟。同時,我區將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積極推進地鐵七號線一期工程,根據客流情況,增加優化調整公交線路,提高公交覆蓋率,保證市民出行。另一方面,也將繼續做好公共自行車系統擴大應用研究,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環境。 非常感謝您對公共自行車問題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