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開放學校體育設施的提案 |
| 問題內容: | 目前,我區各學校設施配置都比較好,每所學校均配備有相當好的體育設施,一般小型體育館、跑道、球場齊全,但這些設施的使用效率很低,只是為了學校定級評估和滿足在校學生上體育課而設,因而造成巨大的國有資產閑置。而市民的體育運動除了在公園、小區配套的體育設施和社會投資的體育設施進行運動外,沒有辦法就近享受這些政府投資的體育設施。學校是按照區域的人口規模而設的,分布合理,正適合市民能就近活動的需要。各個學校為了管理的方便都將這些設施據為學校的專用設施管理,這是對這些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辦 法: 學校的體育設施學生使用的時間為學生在校時間,一般為周一到周五或周六的早七點到下午五點,而非上課上班時間正好是市民有可活動的時間,如果能將這些設施進行有效管理,將會大大提高這些設施的使用效率,降低我區學生的教育成本,豐富市民的業余生活,提高市民的體育運動的品質,提高市民的體育水平和健康水平,建議管理措施如下: 一、在新建中小學校時,從規劃設計上就要將教學用房和體育設施分開,不要將學校的體育設施納入學校的管理范圍,學校配套的體育設施作為小區配套設施,只是教學時間歸學校使用,但無論何時學校都有使用的優先權; 二、將學校的體育設施的維護和管理權歸到城市的公共設施管理范疇,在學生上課時間由學校的使用,在學生離校后不使用時對社會開放; 三、在對一些學校的體育設施與教學的用房沒有分開的學校做適當的改造,使得體育設施與教學用房的物業管理可適當分開,可以方便學生使用和社會使用的管理。 四、學校的體育設施對社會開放后,勢必會帶來設施的管理和維護成本,對這些體育設施交由城市管理后,如政府財政可以承擔,固然是惠民工程之一,如財政無法承擔則有用戶承擔,可以引入有資質的物業管理公司經營,收費可通過聽證會確定。可以通過公益廣告和物業管理公司經營宣傳來提高市民的運動意識,提高我區市民的運動意識和提高體育設施的使用效率,更大的惠民工程是通過這樣改進城市管理的方法能將市民的健康水平會帶來很大的提高。 五、提高市民素質,將學校的圍墻拆除,將所有對市民有用的東西讓市民都能享用,對提高我區市民的幸福感一定會有巨大的幫助。 |
| 問題答復: | 民建番禺區基層委員會: 你們提出的關于“關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開放學校體育設施”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為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增強人民體質,我區積極推進學校體育設備設施向社會開放工作。2004年區教育局、區體育局、區物價局聯合下發《關于貫徹落實廣州市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辦法的通知》(番教文〔2004〕 68號),2005年以來,我區中小學校體育設備設施符合開放條件的學校均按文件要求全面向社會開放。2013年共有54所中小學符合開放條件,已全部對社會開放,設施開放時間為:周六、日8:00—19:00時、周一至周五17:00—19:00時。開放的設施包括有:體育館、籃球場、足球場、田徑場、毽球場等。暫未能對外開放的學校主要原因有:一是安全隱患突出,不具備開放條件;二是體育設施不完善,正在維護和完善當中;三是地理位置偏僻。近3年來,我區共投入3600多萬元用于學校體育場館、設施設備建設,今后將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學校體育設施,使其達到符合對外開放條件,為廣大市民提供體育活動場所,提高市民的體育水平和健康水平。 對于提案提出“提高市民素質,將學校的圍墻拆除”的建議,由于目前還不符合政策規定,所以不能實施。根據《廣東省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工作防控體系實施方案》(粵教保〔2010〕2號),學校無校門、無圍墻列為A級安全隱患。鑒于近年來學校安全工作形勢嚴峻,國家、省、市校園安全管理工作會議也多次強調必須加大對“五無”(無證照、無校門、無圍墻、無監控設施、無配備保安)問題的整改力度,確保校園安全穩定,因此無校門、無圍墻的學校被列入重點整治單位。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