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番禺珠寶業助轉型、謀發展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珠寶業是番禺三大特色產業之一,番禺聚集珠寶企業三百多家,從業人員超過七萬,加工貿易量占全國一半以上、香港轉口貿易量的七成,幾乎包攬了香港所有品牌珠寶的加工業務。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對兩頭在外的來料加工模式所帶來的附加值要求愈來愈高,并已制定配套政策鼓勵加工貿易型企業轉型拓展內銷市場。 如何讓珠寶產業在這個升級轉型大環境中謀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辦 法: 一、打造區域品牌 品牌建設耗時長、投入大,單個企業的力量只是杯水車薪,打造“番禺珠寶”平臺,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引導。通過組織各種活動(例如:與金融機構合作等)推廣“番禺珠寶”的區域品牌。將“番禺珠寶”的時尚知識與文化向社會推廣、傳播,讓廣大消費者更加了解“番禺珠寶”的質量,增強對“番禺珠寶”的信心;讓消費者愿意來番禺購買珠寶。 區域品牌建設的受益者不是單一企業或個人,而是該區域內的全體成員(包括政府、企業、從業人員等)。此舉亦可進一步促進區域內產業的轉型升級:逐步的由傳統低附加值的加工業向高端制造業轉型;切入產業價值鏈向高附加值的部分發展,推動內銷業務及關聯產業鏈(商旅、物流、金融等)的發展。 二、拓展內銷市場 現代人對于珠寶的需求主要出于幾個方面:婚慶、保值投資、時尚配飾等。知名珠寶首飾品牌產品除了有質量保證之外,款式也緊貼潮流,是大眾消費的首選。從以上幾個主要消費的動機可以看出,國內的珠寶市場不是一個夕陽產業而是朝陽產業。 三、政策支持 希望政府協助,通過政策措施將各類影響市場發展的要素(如人才、金融、土地使用、進出口監管及園區建設等),更多地向珠寶業聚攏,切實將優惠政策落到實處,為區域內產業創造一個能與國內其他兄弟地區的同類型產業公平、公正的商業競爭的機會。并借助財政、稅收等調節手段,對單純的來料加工及來料加工與內銷兼營的企業“區別對待”,引導和指導來料加工企業發揮固有的優勢,進行內銷經營的嘗試和探索。 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番禺珠寶業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引導珠寶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增強組織化行動,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并延伸產業的相關支撐體系(如物流環境、報關服務、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助推珠寶業向更高級的產業鏈環節轉型升級。番禺珠寶在政府領導下,充分利用市場規律、市場需求的導向,努力將區域品牌做大做響,加快內銷市場的開拓,進一步擴大市場化,提升服務的專業水平,從而謀得番禺產業的成功轉型及發展。 |
| 問題答復: | 陳元興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番禺珠寶業助轉型、謀發展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珠寶業是我區傳統優勢產業,由于經濟發展需要和我區發展環境和定位的調整,加快珠寶產業轉型升級是十分必要的。您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切合我區珠寶產業發展情況。我區一直十分重視和支持我區珠寶玉石產業發展,采取多項措施積極推進珠寶產業轉型升級。 一、關于“打造區域品牌”的問題 為充分發揮和利用番禺現有珠寶玉石產業集聚優勢和品牌效應,2007年就專門成立了特色產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制定了多項扶持政策措施,從產業轉型升級、行業標準制定、知識產權保護、產業園區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多方面扶持產業綜合發展。近年來,我局推動珠寶產業成功申報成為全國首批“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廣東省唯一的“廣東省技術創新專業鎮——珠寶”,并獲得廣東省首批“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稱號。“番禺珠寶”已經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珠寶玉石產業代表品牌之一。 二、關于“開拓內銷”的問題 為應對金融危機,開拓內銷市場,我區積極組織區內主要珠寶企業成立“番禺珠寶內銷聯盟”,并與香港六大珠寶商協會簽署了《粵港珠寶內銷聯盟》;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簽訂了《番禺珠寶轉型升級合作框架協議》;促進中國銀行番禺支行與國際最大珠寶專業銀行比利時安特衛普鉆石銀行達成合作協議,為我區珠寶行業“度身定做”全新的商業融資模式。同時,加強與國內市場的交流力度,鼓勵區內珠寶企業組團參加國內珠寶展,在國內市場拓展“番禺珠寶”的品牌。 三、關于“政策支持”的問題 我區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番禺區標準化戰略實施方案》、《番禺區優先發展的現代產業導向目錄》、《印發關于加快番禺區科技園區建設促進現代產業發展的若干扶持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扶持珠寶產業發展。并在國內首創了海關業務入珠寶園區的監管模式和提供一站式服務。珠寶通關實施集中式專業化管理,企業需要面對的加工貿易審批、核銷,珠寶首飾的報關、通關,以及保稅倉儲等一系列的海關手續都可以在珠寶園區內得到一站式解決,節省報關時間,提高了通關效率。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珠寶產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