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借助黃嘯俠名人效應弘揚國術,打造我區旅游文化新亮點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中共廣州市委也早在第十次代表大會上做出大力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決定。中共番禺區委在十二屆二次全會上提出把文化旅游作為我區戰略性主導產業之一,并在今年1月15日的區委全會上提出要“以培育嶺南文化示范區為目標”。今年,我區榮獲了第二屆國際旅游品牌營銷年會的“中國最佳文化休閑旅游名區”稱號,并作為唯一獲評該稱號的地區贏得了高度評價。近年來,如何利用好我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我區文化大發展,也一直是相關部門的重點工作之一。 黃嘯俠,作為我區石基鎮蓮塘村的歷史名人,在近代中國武術界,特別是南派武術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他通過“南北貫通,中外融匯”的武學精神發揚光大了中華武術,深厚的武學造詣使他成為一代武學宗師,所創立的武學被國家認定為“黃嘯俠拳法”,并被確認為番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1931年至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黃嘯俠滿懷抗日救國的雄心壯志,研究日軍刺刀技法,創編了專門克制日軍刺刀的“抗日大刀法”,并積極與廣東省國術協會共同組織大刀法教練訓練班,親自傳授刀法。在淞滬戰役上,十九路軍的廣東子弟曾在夜戰中用大刀將日軍殺得人仰馬翻,“抗日大刀法”從此令日軍聞風喪膽。新中國成立后,黃嘯俠擔任多屆的廣東省武術協會主席和廣州市武術協會主席,并在廣州體育學院擔任教授多年,既是一位武術家更是一名教育家,其門人遍布港澳地區、歐洲和美加各國,可謂桃李滿天下。在香港,每年都有由他門下弟子舉辦的規模較大的約2000人參加的武林盛會。 但由于種種原因,“黃嘯俠拳法”的人文資源在過去三十年中,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并未被充分發掘出來,國術未得到很好的傳承和弘揚。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發〔2005〕42號)的精神,要求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因此,希望政府及各部門能進一步加大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力度,重興“黃嘯俠拳法”,打造我區旅游文化的新亮點。
辦 法: 一、由文化和體育部門牽頭,挖掘、整理有關黃嘯俠的生平事跡,收集和整理“黃嘯俠拳法”的相關史料,并在黃嘯俠故居或故居附近選擇合適的地方設立“黃嘯俠紀念館”,使之成為弘揚中國傳統武術基地,同時也可成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民健康教育的示范點。該紀念館與區內其他博物館、紀念館等統籌起來,可以成為番禺區傳統文化旅游的新亮點。 二、選擇適當時機,由政府部門牽頭舉辦“黃嘯俠拳法”交流、研究的學術活動或比賽,比如“黃嘯俠杯”南拳邀請賽等。通過以武會友的形式,加強番禺與世界各地黃嘯俠弟子的聯系,進而開展更廣泛更深層次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三、“黃嘯俠拳法”簡單、易學且實用,非常適合全民健身鍛煉的需要,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建議由區政府牽頭組織相關部門編制“黃嘯俠拳譜”,在全區的中小學開設相關課程,從小培養青少年的健康體魄。 四、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武林名師黃嘯俠的知名度,打造我區的特色文化品牌。通過平面、影視和網絡媒體等,宣傳黃嘯俠的事跡及其拳法。在條件成熟時還可以引進投資,拍攝和制作相關的電視劇及影片,充分利用名人效應,通過宣傳帶動文化傳承,弘揚我區珍貴的中華國術,打造番禺區的特色文化品牌。 |
| 問題答復: | 梁小衛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關于借助黃嘯俠名人效應弘揚國術,打造我區旅游文化新亮點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我們認為您提出的關于弘揚“黃嘯俠拳法”的建議十分有必要,對促進我區文化發展、加強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提升我區的旅游知名度都具有積極作用。 一、當前我區正在完善“黃嘯俠拳法”、黃嘯俠故居等文化遺產的保護體系,籌建“黃嘯俠武術文化展廳” (一)已將黃嘯俠拳法、黃嘯俠故居等已納入我區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目前,“黃嘯俠拳法”已列入番禺區第一批非遺項目代表性名錄,黃嘯俠后人黃健波被推薦為第一批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黃嘯俠故居則已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進行了登記,并被公布為區不可移動文物之一。2012年,區文廣新局、區非遺中心聯合《番禺日報》舉辦了非遺系列報道,其中就包括對“黃嘯俠拳法”及其代表性傳承人黃健波的宣傳報道。 (二)正在籌建以弘揚“黃嘯俠拳法”為主要宗旨的“黃嘯俠武術文化展廳” 由于黃嘯俠故居屬于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不適宜作為展廳或“紀念館”的選址,且紀念館的設立必須經過國家民政部的嚴格審批,難度較高。因此,從2012年開始,石碁鎮文體服務中心就已經開始將石碁鎮蓮塘村重修后的區級登記文物單位同安社學舊址辟為“黃嘯俠武術文化展廳”,并已委托設計公司進行展廳的前期設計、布展等相關準備工作,現已進入實施階段。2013年3月,區文廣新局、區非遺中心也進行了調研,了解其建設進展情況,對展廳的設計和展覽內容提出了相關意見。建議堅持本地的嶺南風格,附設的農家書屋風格要與展廳風格相協調,統一格調;要尊重歷史,相關的陳列、物品和設施等要真實還原黃嘯俠的一生;展覽不能破壞同安社學的結構,保留文物的原貌。現在,區文化館、非遺中心、石碁鎮文體服務中心正在收集“黃嘯俠武術文化展廳”展示的相關資料和物品。 二、我區計劃繼續做好“黃嘯俠拳法”的保護、傳承和合理利用工作,弘揚黃嘯俠武術文化 (一)繼續完善“黃嘯俠拳法”、黃嘯俠故居等文化遺產保護系統 我區文化部門將繼續組織和協助保護單位,完善相關資料,創造條件,爭取完成“黃嘯俠拳法”市級代表性名錄的推薦申報工作,使“黃嘯俠拳法”繼續有效保護和傳承。同時,我區文化部門也將在征得黃嘯俠故居業主同意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修繕,盡量恢復原貌,保存與黃嘯俠相關的物品,希望將其申報為區級或更高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 (二)繼續協助指導完成“黃嘯俠武術文化展廳” 我區文化部門將繼續協助指導石碁鎮文體服務中心完成“黃嘯俠武術文化展廳”的相關建設工作。在做好對同安社學文物本體保護的基礎上,維持建筑的內外原貌,做好修繕、消防等措施。 (三)探討舉行“黃嘯俠拳法”相關活動的可行性,促進其保護和傳承 由文化、旅游、體育等相關職能部門探討舉辦“黃嘯俠拳法”交流、研究、學術活動和比賽的可行性,擬廣邀各地“黃嘯俠拳會”組織,以及散布各地的黃嘯俠弟子等相關人員參加,做好“黃嘯俠拳法”保護傳承工作,提高我區傳統武術文化氛圍及競技水平,加強番禺與世界各地黃嘯俠弟子的聯系和交流,擴大知名度,也有利于將其打造成為番禺又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 (四)計劃以《黃嘯俠拳法——練步拳與練手拳》為基礎,編制適合青少年學習的“黃嘯俠拳譜” 由文化、體育、教育等部門編制以《黃嘯俠拳法——練步拳與練手拳》為基礎、適合青少年學習的“黃嘯俠拳譜”,并選取區內有武術基礎的中小學校試行開設相關課程,讓“黃嘯俠拳法”在青少年中得以傳承。 (五)加大宣傳,將“黃嘯俠武術文化展廳”打造成為我區愛國主義基地及特色文化品牌 擬邀請專業人員對黃嘯俠的愛國事跡等相關資料進行進一步搜集、挖掘和整理,并制作成展品,充實“黃嘯俠武術文化展廳”內容,使之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由文化、旅游、體育等部門通過各種媒體平臺,將黃嘯俠故居、“黃嘯俠武術文化展廳”培育成我區的特色文化品牌。另外,關于您提出的拍攝制作黃嘯俠相關電視劇及影片的建議,擬組織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學者進行專題研討,形成可行性分析報告。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文化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