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看病難、看病貴”是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近年來,覆蓋城鄉的居民醫療衛生保障制度已經基本建成。新醫改的重點是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綜合改革,社區衛生服務是“政府得民心”、“群眾得健康”、“衛生得發展”的民生工程,是醫療改革和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小病到社區,大病到醫院”是從根本上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途徑。 目前,我區社區衛生服務仍存在以下問題: 1、醫保審批流程緩慢,嚴重影響醫改效能 鎮街的社區衛生服務點,申請醫保定點機構,需大半年時間才能獲審批,此外,醫保培訓和安裝系統等流程還要再等待幾個月,未完全辦妥這些程序,居民就無法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享受醫保服務。以橋南街為例,該街道轄區內有13個村(居),近10萬人口需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和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橋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2年3月開業,至今,醫保服務仍未能正常使用,如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仍需全額付款,導致居民不得不繼續往大醫院跑,無法體現“小病到社區、大病到醫院”的醫改效果。 2、基本藥物制度滯后,難以滿足居民需求 根據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機構全部采用基本目錄藥物,并要求在其他機構也作為首選藥物使用。但基本藥物品種不全,根本不能滿足老百姓的實際需求,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無法買齊需要的藥物,又要到大醫院或藥鋪另外購買,非常不方便。這直接導致基層醫療機構建設起來了,很多病人還是跑去大醫院看病。 3、衛生機構缺乏交通工具,不利開展日常工作 社區衛生機構的服務包括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衛生監督(學校衛生監督、公共場所監督、醫療機構監督、非法行醫與非法采供血巡查、飲用水監督)協管等。社區衛生機構開展外出義診、上門服務、衛生監督、體檢、幼兒園督導等日常工作,需帶備儀器服務,但社區衛生機構沒有配備車輛,導致工作開展困難重重,難以充分發揮工作效能。 4、專項經費下撥較慢,影響公共服務進度 目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公用經費、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經費到位較慢(下半年才到位),衛生服務中心無經費根本無法開展日常工作,對免費進行幼兒健康體檢、老年人健康體檢、慢性病健康追蹤管理服務等公共衛生服務造成一定影響,進而影響群眾對社區衛生服務的認可度和滿意度。
辦 法: 1、醫保定點機構的審核刻不容緩,應全面加快醫保審批流程,爭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早日全方位運作,讓居民在家門口看病,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實實在在解決居民“看病難”問題。 2、完善基本藥物招標采購制度,科學制定藥物增補目錄,或者放寬基藥使用政策,允許社區中心采購部分非基藥物,方便居民看病時自主自費選擇使用非基藥物,不必再跑其它醫藥機構補充購藥,真正解決“看病貴”的現狀。 3、解決社區衛生機構交通工具,給各鎮(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置用車指標,購車經費由財政安排解決。 4、社區衛生服務專項經費準時到位,按月下撥,以便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有序開展公共衛生服務,更好地服務基層群眾。 |
| 問題答復: | 周靄均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目前,我區已建成并運作44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下簡稱機構),初步形成較完善的城區社區衛生服務網絡,機構門診量逐年提高,如2011年全區社區門急診量1420341人次;2012年達到1730216人次。通過近年來基層醫療衛生的建設,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情況,并逐步實現“小病到社區,大病到醫院”的就醫模式。我局通過多種措施推進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 一、盡量縮短醫保報銷審批的時間 衛生行政部門積極、主動協助醫保部門,全面加快系統安裝的速度和操作流程的培訓,盡量縮短醫保報銷審批的時間。橋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于2013年5月1日開通醫保報銷和記帳服務。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根據《廣州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方案》要求:“2011年1月1日起,全市所有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以及實行人、財、物一體化管理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全面啟動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含省增補品種),包括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實行零差率銷售”。我區政府舉辦的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已100%實施國家基本藥品制度,可使用國家基本用藥目錄、廣東省增補基本用藥目錄和廣州市增補基藥目錄外品種,總數達680種。目錄內的藥物品種已覆蓋目前群眾的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需要。國家和廣東省新版基本藥物目錄已出臺,增加了部分適合當地群眾的藥物,如一些慢性病常用藥、退熱針劑,以滿足居民的需要。 三、進行初步調研,提出車輛配置方案 近期,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用車需求進行初步調研,提出了車輛配置方案,擬盡快解決社區衛生機構對交通工具的要求,為開展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衛生監督(學校衛生監督、公共場所監督、醫療機構監督、非法行醫與非法采供血巡查、飲用水監督)協管等公共衛生工作提供便利。 四、重視社區衛生服務經費的投入 優先保障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經費,使社區衛生服務專項經費準時到位,及時支付藥品及衛生材料款項以保證正常的基本醫療業務運轉。在保證安排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經費、日常工作、建設及設備經費外,還在上級規定的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按常住人口每人每年40元)的基礎上再增加每人5元,年增加經費884萬元。部分專項經費未能劃撥,主要是機構的建設、設備購置相關材料不齊備等原因造成,需待機構建設的立項、招投標合同項目、預、結算評審、政府采購等資料齊備后,財政方可撥付資金。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醫療衛生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