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促進引導新生態外來工穩定就業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新生態外來工的生活和工作狀況關系到未來企業的健康發展與社會和諧,表面用工荒現象和90后外來工的頻繁跳槽拖滯生產力的發展。他們有激情有干勁,追求平等而不愿從基礎開始,追求相同的待遇和相同的升職空間。同時進入城市之后逐步出現“沒有成就不愿意回老家”的社會現象從而滋生諸多的社會問題。
辦 法: 90后、00后新型務工人員將是未來企業和社會的主體隊伍,特別是進入企業后總不愿受拘束。白天工作晚上無所事事,大部分消費都是網吧、歌廳、溜冰場、宵夜排檔等,除了上班勞動基本無法接受精神素質的充電。 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至關重要,政府和村居建設公共場所,提升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逐步接受和適應社會環境,教育他們正確對待就業,逐步穩定工人流失率,構建和諧的勞資關系: 一是效仿城鎮村居‘老年之家’的形式,建設公共文化場所。但建議財政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由職能部門進行監督,讓新生態務工人員有場所改變和提升自己。提高他們正確面對就業、積極面對和敢于承擔自身崗位職責; 二是90、00后務工人員熱衷自由和潮流,微博、微信、QQ等網絡虛擬空間消耗了他們的大量精力,通過公共文化場所組織學習網絡知識,開展文藝作品等健康的文化活動賽事,倡導尊重勞動、勞動光榮的氛圍。 |
| 問題答復: | 區偉明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促進引導新生態外來工穩定就業的建議》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一、認真摸清新一代外來工基本狀況 我區擁有數量龐大的外來工人群,目前,全區登記在冊流動人員達111.6萬人,其中16歲~23歲的90后外來工19.7萬人。新一代外來工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總體學歷偏低(大專及以上占5.7%、高中占32%、初中及以下占62.3%);二是文化素質良莠不齊;三是較容易沉迷于網絡虛擬世界;四是思想較為激進;五是部分人欠缺父輩一代吃苦耐勞的精神。這些特性,極易造成新一代外來工就業的不穩定性,不利于其個人以及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加強人力資源供求市場現狀的分析和研判 為促進和引導新一代外來工穩定就業,我們建立了人力資源市場信息收集、統計分析和定期發布制度,加強對全區人力資源供求的預警監控和形勢研判。當前,我區人力資源市場總體呈現以下態勢:一是求職者文化程度偏低。今年上半年,到我區人力資源市場求職登記的有114420人次,人員總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8%,減少25054人次。求職人員中,男性占67.35%,女性占32.65%,25~44歲年齡段占66.86%;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有29082人,占25.42%,高中(含中專)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 85338人,占74.58%。二是人力資源供給持續減少。隨著城鄉適齡新成長勞動力逐漸減少,人口紅利逐漸減弱,勞動力供給比較優勢消失速度加快,企業由于招不到工人而不敢接訂單,對我區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中西部地區和省內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加快,工資待遇與珠三角地區的差距不斷縮小,原有外來務工人員返鄉后就近就地就業增加。因此,未來我區外來務工人員供給將會進一步減少,企業用工面臨較大壓力。三是普工崗位招工越來越難。新一代的80后、90后外來工是普工崗位的主力軍,很多都有中專以上學歷或一技之長,他們大多不愿意從事生產一線的工作,也不再把工資水平排在就業的第一位,對職業發展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加上二三線城市生活成本低,于是紛紛轉入二三線城市發展,從而造成普工崗位招工越來越難。 三、努力促進新一代外來工安心就業 在新一代外來工就業不穩定性日益增加、人力資源供給形勢嚴峻的雙重影響下,為促進和引導我區新一代外來工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實現穩定就業,下階段,我區將進一步整合部門資源,突出工作重點,努力幫助外來工提高技能水平,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企業和外來工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一)為新一代外來工提供多元化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外來工集中的地方,開展文藝匯演、歌詠、美術、書法、攝影等文化活動,開展“讀書進企業”活動,為外來工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在社區、廠企、學校等外來工集聚的地方開展“惠民公益”電影活動,積極推廣“送戲下工廠”,實施企業數字電影放映工程,免費為外來工放映愛國和革命戰爭題材電影,提高外來工的愛國情操和紀律意識。鼓勵企業定期開展企業文化活動,探索建設“工友和諧家園”、職工書屋等,豐富員工業務文化。加大對“黑網吧”以及黃賭毒現象的打擊力度,凈化社會風氣,為新一代外來工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 (二)為新一代外來工提供學習培訓的機會。一是全面推進外來工技能培訓示范點的工作,在上規模的不同行業的企業中設立外來工技能培訓分點,由管理規范的企業提供實訓場地和配套設施,負責跟崗實習或實訓,區勞動技能培訓中心負責文化理論知識培訓及實訓示范教學,按照“訂單培訓”模式為企業培養需要的技能人才。二是組織開展技能培訓和就業崗位對接,為外來工提供政策咨詢、求職登記、職業介紹、就業指導、技能培訓、勞動事務代理等“一條龍”服務,減少新一代外來工因技術不對口產生的頻繁跳槽現象。 (三)大力培植積極向上的外來工先進典范。繼續抓好兩年一度的番禺區“金雁之星”優秀外來工評選工作,面向全區公開評選一批默默耕耘、思想先進、要求進步、深受好評的優秀外來工。加強對優秀外來工先進事跡的宣傳力度,使先進典型植根廠企,深入民心,促使廣大新一代外來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四)積極引導新一代外來工參與社會管理。在流動人員集中的社區(村)、產業園區及廠企中建立流動人員黨支部,發揮“金雁團總支”優勢,以“兩新組織團建”為契機,以“金雁團總支”為平臺,吸納外來務工青少年參加當地黨團組織,參與社會服務管理,積極開展社區志愿者活動,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更好地融入當地經濟社會建設,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完善。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促進引導新一代外來工穩定就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