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把市橋河道打造成休閑旅游片區的提案 |
| 問題內容: | 理 由: 去年以來,我區旅游業以創建“全國嶺南文化休閑旅游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為契機,圍繞“把番禺打造成亞太地區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目標,加強部門聯動,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強化宣傳推廣,加強市場監管,力促轉型升級,全區旅游業呈持續健康發展的勢頭。經過多年的開發和建設,我區以“文化水鄉,旅游樂園”為主題的旅游產品日趨成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番禺旅游四大品牌:一是以寶墨園、余蔭山房為核心,以沙灣古鎮、石樓大嶺村、嶺南印象園等為依托的嶺南文化旅游品牌;二是以蓮花山旅游區、大夫山森林公園等區域為主體的生態休閑旅游品牌;三是以長隆旅游度假區、廣東科學中心等高科技體驗為主體的現代游樂旅游品牌;四是以萬博購物中心、易發商業街、鉆匯珠寶采購中心等為核心的 “番禺珠寶”特色時尚購物品牌。初步形成了北部現代游樂購物區、東部高端休閑度假區和西部嶺南文化旅游區、中部時尚休閑購物區四大板塊。然而,作為城區中心,市民主要聚居區之一的市橋版塊,卻沒有相對能讓市民休閑娛樂的旅游場所,也無法吸引游客在番禺過夜消費。 蜿蜒流經繁華市區的市橋水道是番禺的“母親河”,隨著城市建設發展,“母親河”曾經成了一條臭水溝。自從2010年排污工程竣工后,重新恢復了清清河水清清流的景色,加上雁洲水閘工程竣工,市橋水道就是一個天然的、真正的綠色水庫。再配上兩岸的單車道、行人道、濱江公園等基礎設施,好一番嶺南景觀盡在眼前。每當夜幕降臨時,市橋河兩岸燈火通明,兩岸樓房倒映水中,幻化出迷人的市橋夜景,然而,如此優美的風景、如此優良的旅游資源卻被白白地浪費,市橋河道的水景及兩岸的設施目前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 根據旅游發展及市民休閑生活的要求,市橋片區確實需要一個集休閑、娛樂、觀賞、運動和旅游,獨具嶺南特色于一身的水鄉文化休閑旅游地。因此,建議把市橋水道和兩岸設施充分利用起來,形成具有嶺南特色的運河式大眾類旅游休閑片區。
辦 法: 一、區旅游發展委員會將市橋水道的改造與打造休閑旅游片區向社會公開咨詢,并聘請專業人員對河道進行整體規劃,形成可行性報告。 二、引入社會資金,根據規劃,組織有資質的旅游公司進行招投標,進行高規格的建設。將之打造成擁有人力艇、人力橡皮艇、電池動力艇等休閑設施,使整條水道成為一個充滿生氣和極具休閑娛樂的旅游地。 三、將市橋河沿線的綠道驛站設計并建成具有嶺南特色的“嶺南小屋”,條件成熟后,還可引入“艇仔粥”等嶺南文化元素,打造成一個既有濃厚嶺南文化,市民可以休閑旅游、游客又可以欣賞嶺南特色的嶺南旅游夜景風情片區。 |
| 問題答復: | 譚棟元委員: 您提出“關于把市橋河道打造成休閑旅游片區”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番禺素有“千年古邑、嶺南水鄉”的美譽,蜿蜒流經繁華市區的市橋水道是番禺的“母親河”,隨著城市建設發展,“母親河”曾經成了一條臭水溝。自從2010年排污工程竣工后,重新恢復了清清河水清清流的景色,加上雁洲水閘工程竣工,市橋水道就是一個天然的、真正的綠色水庫。再加上近年市橋河兩岸逐漸完善的單車道、行人道、濱江公園等基礎設施,一幅優美的嶺南景觀展現在市民眼前。 根據旅游發展及市民休閑生活的要求,市橋片區作為城區中心,需要一個集商務、休閑、娛樂、觀賞、運動和旅游,獨具嶺南特色于一身的水鄉文化休閑旅游地。因此,我們可把市橋水道和兩岸設施充分利用起來,形成具有嶺南特色的運河式大眾類旅游休閑片區,讓其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旅游場所,也成為外地游客游玩番禺必到的景點之一。 一、主要工作情況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對市橋河涌整治及兩岸的單車道、行人道等基礎設施建設等非常重視,對于市橋河道建設方面,我們已開展了如下工作: (一)為達到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環境、恢復水生態、發展水產業和繁榮水文化的目的,構建宜業、宜居和人水和諧的新番禺,區委區政府在2007年就開始全面實施“惠民一號”河涌綜合整治工程,系統、全面、長期地整治我區河涌。按照《番禺區河涌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目前我區已基本完成第一階段的河涌整治任務,市橋河、丹山河、亞運城、新火車客運站周邊河涌的防洪排澇、水環境、水生態已經得到極大改善。 (二)目前正在推進的番禺湖森林濕地公園在城市水景觀方面,以公園標準打造,近期配套建設有龍灣涌兩岸景觀升級、草河濕地、龍船廟、市橋河濱水岸等景觀節點;遠期規劃水鄉區域(橋南街區)、城市風情休閑帶(市橋河、屏山河河道兩岸)、人工濕地區域(主要為市橋河、屏山河龍灣涌三水交匯區域)以及備用水源區域(主要為龍灣涌與沙灣水道相鄰區域)。建成后的番禺湖將是番禺現代化城市建設中一抹亮麗的風景線,為周邊市民休閑、游覽提供一個好場所。 (三)每逢端午節,區相關職能部門在市橋河舉辦龍舟賽。廣州市已將沙灣水道以北番禺區域納入廣州都會區,對我區生態環境和城鄉發展提出新的建設目標。隨著河道治污工作的推進,市橋河水清了,臭味沒了,具備了水上運動的環境。民間盛行的龍舟競渡活動已有百年歷史傳統,因此,每年端午節,我區各鎮(街)、村都會在市橋河道舉辦龍舟競度,每兩年我區還主辦一次大型競賽,吸引了海內外游客到來觀賞,這也成為廣大群眾鍛煉身體的手段。 二、存在問題 市橋河水系既是番禺三大水系之一,也是番禺的母親河,要把市橋河道打造成休閑旅游片區還需要各方努力。一是水質問題。經過近年來的綜合治理,河涌的防洪排澇、水環境、水生態雖然已經得到極大改善,但要達到休閑旅游的一彎碧水景象還有待進一步努力。二是市橋河兩岸的景觀還缺乏文化內涵,缺少節點景觀。三是市橋河尚未開發水上旅游項目。 三、下一步計劃 (一)根據《番禺區河涌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繼續推進市橋河涌整治工作,目前已制定完成了《市橋河水系污水工程投資建設工作方案》,并已經區委常委會議原則性通過。該方案以先急后緩、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因地制宜為原則,共安排了72宗工程,包括擴建污水廠2座(規模25萬噸/天),新建泵站3座(9.8萬噸/天),截污閘和攔污壩6座,配套管網198公里,河涌清淤19.5公里,估算總投資17.98億元,其中工程建設費用13.35億元,征地拆遷費用4.63億元。上述工程實施后,可有效解決市橋河流域內遺留的、分散的部分河涌污染問題,進一步改善河涌水質。 (二)打造市橋河一河兩岸的景觀。深入挖掘市橋河文化資源,通過對市橋長提文化街的配套、包裝、推廣,同時,重現“市橋水色”的民間藝術表演,打造集商貿、休閑、度假、美食、購物等于一體的嶺南水鄉文化風情街。區旅游發展委員會將市橋水道的改造與打造休閑旅游片區向社會公開咨詢,并聘請專業機構對河道進行整體規劃,形成可行性報告。 (三)建設市橋河水上體育項目。除了舉辦每兩年一度的端午龍舟競渡活動外,我們可借鑒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的先進經驗,注重以人為本,強調人是城市的主體,將推進城市生態建設和推廣全民健身運動相結合。在市橋河引進推廣獨木舟運動,合理規劃非通航水道區域,讓廣大市民可以泛舟市橋河道,既可以凸顯具有番禺特色的水鄉文化內涵,又可以彌補我區公共體育設施的不足以及豐富室外體育運動項目的內涵,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鍛煉的場所和項目選擇。據了解,按照現行航道管理規定,機動船與獨木舟等非機動力船不能在同一水道混合航行。因此,我們在對市橋河道布局規劃時,將充分考慮到獨木舟等非動力船項目的適用需求,預留足夠航道線路開展體育運動。 (四)積極引入社會資金,根據規劃,組織有資質的旅游公司進行招投標,進行高規格的建設。將之打造成擁有人力艇、人力橡皮艇、電池動力艇等休閑設施,使整條水道成為一個充滿生氣和極具休閑娛樂的旅游地。 (五)將市橋河沿線的綠道驛站設計并建成具有嶺南特色的“嶺南小屋”,條件成熟后,再引入“艇仔粥”等嶺南文化元素,打造成一個既有濃厚嶺南文化,市民可以休閑旅游、游客又可以欣賞嶺南特色的嶺南旅游夜景風情片區。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