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番禺七星崗自古與周邊古村落人文歷史地理有深厚的淵源,與坑頭村、新水坑、舊水坑道教殿廟文化或天時、地理淵源。據同治《番禺縣志》載:東晉至南朝劉宋年間人,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陳玄德與輔國將軍劉牢之奉詔進討孫恩之亂,以功擢升建國大將軍。晉元興三年(404)盧循攻陷廣州。元德又奉命來廣東討伐盧循,未果。晉元熙二年(420年)劉裕篡晉,陳玄德棄官攜妻小避居白水坑,后遷坑頭,使坑頭成為番禺現有資料可查的最早聚居點。得天獨厚坑頭因地處南流入海之山溪(俗稱山坑)源頭而得名。山溪之源禺南首鄉,古風猶存坑頭至今仍是一座古風猶存的古村。 坑頭村始建之初,以中部的從善陳公祠為中心向四周擴展開來,近幾十座房份祠堂分布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面向南北主街和村面主街,延伸到新水坑、舊水坑等村落。宗教古建殿廟古人運用北斗七星互動。如下圖:
在七星崗腳下的坑頭村,早在1500年前陳元德將軍從軍事到風水寶地第一選擇定居那是有道理的 。在七星布局殿廟古跡中有如下: 舊水坑村,是七星崗北斗七星的北極星(有北極殿)。新水坑村,是天樞星(有北門七元解厄星君華光廟、北帝廟)。坑頭村,是天璇星(有三圣古廟,,供奉神仙是三頭六臂北極天蓬元帥)。那是古人與宗教道教北斗七星的互動留下的古跡。 清番禺第一道教真人李明徹,岀生于番禺水鄉,字飛云,號青來;真人寫下了嶺南道教史上的第一本天文學著作《圜天圖說》三卷,續編二卷。測繪方面,原《廣東通志》所有全省及各縣之地圖均由真人負責繪制出來。還繪成完善的《輿地略》六卷,和略度附近南極星圖分野氣候一卷。根據古人對制天文地理的寶貴研究和經驗積累,和七星崗現有的條件,建議在七星崗籌建北斗星君廟,籌建養老養生基地,可給南村鎮增加一大亮點。 辦 法: 一、根據2012年2月16日國家六部委給上海聯合發文精神。國家宗教局、中央統戰部、國家發改委、民政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文《關于鼓勵和規范宗教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的意見》明確規定:公益慈善活動的范圍包括養老事業,只要是法律和政策允許的,適合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發揮積極作用的各種公益慈善活動,都應該得到支持和鼓勵的,還可以享受扶持和優惠政策。 公益慈善是社會文明的標志,宗教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歷史悠久,有較高的社會公信度,應當鼓勵和規范,這既是新形勢下貫徹黨的宗教工作方針的基本要求,也是宗教界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對于彌補養老事業不足,改善民生,促進社會穩定與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也是促進公益事業健康發展的有益補充。 二、建議區政府對于養老事業,給予“積極支持、平等對待、依法管理、完善機制”,主動幫助解決民間養老事業上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三、建議區政府針對民間創辦的養老院,給予關注、重視、支持,考慮給出一條“綠色通道”,讓養老事業得到有利扶持。 四、建議區政府主動服務民間養老事業,考慮宗教界申辦養老事業的可行性,讓它充分發揮公益慈善的積極作用。宗教界辦養老事業是基于內在信仰的,非功利性活動,與社會養老事業的謀利有一定的區別,吁請政府部門要充分運用社會資源,以改善民生為目標,挖掘潛力,提供政策支撐,促進宗教界在我區養老事業上的發展,為緩解養老資源的不足作出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