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地鐵口和公共交通要點設置免費自行車停放設施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今天,自行車停放設施作為城市非機動車交通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劃與設計已引起了相關部門、行業與學界的重視。關注和探討自行車停放設施的設置,對城市交通的發展建設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自行車停放設施就是指固定或放置自行車的裝置,英文表達為bike rack(自行車固定架)或bike Parking facility(自行車停放設施)。當自行車及其停放設施占據了一定的空間范圍時就會形成具有某種場所感的領域,因此自行車停放設施通常也被籠統地囊括在“自行車停放處”的表達中,英文則為bike parking(自行車停車場)。在現代城市道路交通擁擠、環境污染嚴重、能源消耗日增、交通事故頻發等問題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嚴重威脅的今天,自行車交通直接影響著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狀況。 一是自行車交通在節能和環保兩個方面占有很大優勢,是未來城市交通發展的重要方向,多數以汽車交通為主的發達國家也正在大力倡導自行車交通。目前上海、杭州等城市已提出“地鐵+自行車”的出行理念,減少地面交通的依賴和環境污染。 二是本區自行車日常使用率越來越高,在市民出行中占有一定比例。“我們一直說‘公交優先’,我認為‘公交’是個大概念,不僅指公共汽車,還應包括自行車。自行車節能環保,維護成本低,騎自行車還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許多西方國家開始推行自行車取代汽車。 三是“地鐵再發達,仍然難以實現‘點到點’,而‘公交車或地鐵+自行車’的方式卻可以實現無縫接駁。地鐵目前雖已四通八達,但地鐵和公交不能最終解決居民出行方便的問題。雖然地鐵口附近有停車場,但寄放自行車收費與停放汽車收費一樣價錢;有的騎樓邊可以停自行車,但沒有自行車停放設施,隨便停放的,被盜竊的機會很大,是市民騎自行車接駁地鐵和公交的一個擔憂。如果城區范圍內交通接駁點合理設置自行車停放設施,通過增設自行車免費停放設施的公共資源,就能有效解決從社區、校區、工作場所到公共地鐵站點的“最后一公里”、“最后兩公里”或“最后三公里”的問題,進一步降低市民出行成本。由此,為促進城市化建設,我提出《關于地鐵口和公共交通要點設置免費自行車停放設施的建議》。本人認為: 一、地鐵3號線開通已多年,地鐵站出口的基礎配套設施需不斷完善。一是建議完善地鐵與自行車的銜接,在地鐵口附近合理設置自行車停放設施,通過增設自行車免費停放設施的公共資源,進一步降低市民出行成本。二是對已經投入使用的地鐵站點周圍場地進行梳理,對影響自行車停放管理的設施進行必要的改造和完善,擴大可停放自行車的場地空間,添置必要的輔助設施。也可根據站口地段的具體情況,設置免費和收費兩個停放區域,給市民自由選擇的空間。 二、在公園、商業中心、公交站臺附近,建議設置免費自行車停車設施,方便市民自行對自行車停放保管,利于城市管理。 三、堅持布局網絡、方便換乘、景觀協調的原則選點,在城區內設置標志和形象統一、停車和使用方便的免費自行車停放設施地點。 四、區有關部門加強對自行車停放設施的管理,制定自行車停放區域專項交通管理規范性文件,對侵占免費自行車停放區域的黑車和其他機動車,進行嚴格執法。 |
| 問題答復: | 區交通局對區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 代表建議第87號的答復
雷艷霞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關于地鐵口和公共交通要點設置免費自行車停放設施”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隨著我區道路綠道系統的進一步完善以及群眾健康出行、綠色出行意識不斷增強,自行車交通出行量日益增長,已逐步成為群眾日常悠閑健身及解決通勤交通“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重要手段。但是,與自行車出行需求日增相比,我區在自行車停放及管理方面存在問題較多。 我們非常認同您的建議,應在一些交通接駁點處合理設置自行車停放設施,改造和完善停車環境,通過增設自行車免費停放的配套設施,進一步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同時制訂自行車專項管理辦法,規范自行車停車環境,便于城市管理。 我局亦多次收到市民群眾就有關自行車交通規范管理方面的意見反映。為鼓勵、倡導綠色出行,保障我區自行車交通的穩定發展,我局近期完成了對我區公共區域自行車停放管理的調研工作,并在此基礎上編寫了《關于在全區推廣設置自行車停車架的報告》,已上報區政府審批。 報告中建議:在全區推廣設置設置統一規格、材料和顏色的免費自行車停車架;落實屬地管理職責,由各鎮、街牽頭,開展屬地內自行車停車架設施布點及建設工作;由區城管局牽頭制訂我區公共區域自行車停放點專項管理辦法。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自行車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