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斌、李文俊、謝國慶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扶持番禺區內大學生創業、實現夢想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一、關于“開辟行政審批‘綠色通道’,營造良好創業環境的建議 我區已于2013年開通網上辦事大廳,在鎮街全面推廣使用“一站式”行政審批服務系統,目前90%以上的審批事項實現網上辦理。全面實施商事登記改革,推行網上登記制度,企業辦理營業執照時限由原來的20個工作日縮短至3個工作日。今年8月,區政府印發了《番禺區商事主體設立登記“一口式”辦理改革工作方案》,依托區、鎮(街)兩級政務服務中心,對區內商事主體(企業、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涉及的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印章備案等業務進行整合,實行“一口式”辦理、“一站式”服務,5個工作日內辦結,大大縮短了辦事時限,提高了辦事效率。全區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2015年審批事項和備案事項分別壓減42.1%、42.4%,簡化了辦事程序,如降低項目審批門檻,項目建議書與可研報告合并報批,簡化多類項目審查、備案程序,等等。廣州大學城管委會還先行先試,實施了一系列新的政務辦理政策,如由小谷圍街經管部門牽頭,消防、工商、流管等職能部門配合,以政府備案的方式,為有需要的創業團隊提供場地證明,“一站式”辦理工商注冊手續,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更加快捷的政務服務。下階段,我區將繼續完善“一站式”政務服務系統,加大“互聯網+政務”的深度應用,優化業務網辦流程,不斷提高行政審批效率,服務大學生創業。 二、關于鼓勵和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建議 我區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大力幫扶大學生就業創業。從1999年開始設立了區再就業專項資金,2012年出臺了《廣州市番禺區就業專項資金補貼辦法》,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納入區就業專項資金補貼范圍,先后三次修訂完善政策,進一步擴大了補貼范圍和提高了補貼標準。近兩年,先后出臺了《廣州市番禺區創業帶動就業補貼辦法》、《番禺區小額擔保貸款實施辦法》、《番禺區2015年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創業幫扶力度不斷加大。目前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可通過申請小額擔保貸款,解決創業初期資金不足的問題;大學畢業生可享受本區兩次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和一次創業培訓,或持廣州市培訓券享受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符合條件的,可申請本區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自主創業社會保險補貼。此外,番禺戶籍的高校畢業生還可同時申請享受廣州市有關的創業扶持政策。積極搭建大學生創業服務平臺,大力支持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和創業基地建設,推薦番禺區節能科技園申報2015年廣州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眾創空間項目,鼓勵其加快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并與南方人才市場共建“番禺節能科技園南方雛鷹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目前經人社部門認定的市、區級創業(孵化)基地有25個,進駐企業3753家,基地可為入駐創業企業提供減免租金、政策咨詢、稅務、勞務代理等服務。我區將繼續完善政策,扶持園區建設,優化就業創業服務,幫扶大學生創業。 三、關于由政府牽頭區內的企業和高校共同創立“番禺區大學生創業基金會”的建議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和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去年,區出臺了“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設立大學生專項資金500萬元,用于幫扶大學生創業。政策規定,對在我區注冊、合法經營并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大學生或海外留學回國創業優秀人才,給予創業啟動資金。每年設立50個資助名額,對每名受助者給予不超過10萬元的資助扶持,主要用于創業者辦公場地租金、購買辦公設備、人員薪酬費用等。下階段準備出具體操作方案。此外,成立了“廣州市番禺區海外人員及留學生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同時爭取到省科技廳支持,在我區設立“廣東省科技廳情報所番禺科技信息服務站”,在本月25日掛牌。這些機構職能也包括為大學生求職、創業提供服務。因此,對于委員提出的“由番禺區政府牽頭區內相關企業和高校共同創立`番禺區大學生創業基金會'”的問題,目前政府已有專項資金投入及相應政策扶持,區人社局、區科工商信局等職能部門也有幫扶大學生創業的具體工作措施。下階段,將重點在完善政策、創業指導、項目對接及成果轉化方面加強服務,努力提高創業幫扶實效。若由企業和高校出資建立“番禺區大學生創業基金會”,在資金籌集、組織實施、基金管理等方面存在難度,難以操作。 四、關于開展針對性創業幫扶的建議 目前,我區已建立區、鎮(街)、村(居)三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各級就業服務機構可免費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政策咨詢、創業項目推薦、創業培訓等服務。區人社部門、各鎮(街)每年舉辦各類創業講座進校園進社區、創業現場交流、創業項目展示等活動,邀請創業成功人士及創業指導專家為大學畢業生講課,為有意創業的人員推薦可行性較高的創業項目。定期與入駐創業孵化基地的企業聯系,介紹畢業生到企業學習創業成功經驗,幫助畢業生申辦各項創業優惠政策補貼。開展有針對性的創業培訓講座,通過模擬組建公司、網上開店等多種形式幫助有創業意愿的人員提高創業實踐能力,今年已開辦了6期創業培訓講座,培訓各類人員230人。同時,我區大力推進專業批發市場業態轉型,從原來的傳統批發、零售市場模式轉型升級改造成集電商、創意園、餐飲、休閑于一體的綜合體;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支持嶺南電子商業園、淘商城等電子商務園區建設,為大學生營造更好的創業環境,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此外,我區還將與廣東科學中心、中科院先進技術研究院共建首個省級國際創客中心——廣東國際創客中心,該中心落戶大學城,未來將建成一站式教育與創業輔導基地、廣東省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全國示范性國際創客中心,屆時將為青年創新創業提供更有力支持和更廣闊空間。 五、關于加強區校聯系,促進創業成果轉化的建議 關于“區政府定期聯合高校舉辦‘禺商杯’大學生創業大賽”的建議,目前我區已與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省科技廳、共青團省委等部門合作,每年定期在大學城舉辦“兩岸四地”創新創業大賽,通過創業大賽激發大學生創業熱情,吸引創業投資,幫扶創業成功轉化。為避免重復投入、資源浪費,可考慮統籌整合,由區政府相關部門廣泛發動區內重點特色企業積極參與大賽的啟動、評審和項目落地等程序,將大賽獲獎的成果,由區內企業進行產業化,把大學生好的創意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從而解決大學生創業者資金少、產量低、出成品難的問題,讓大學生創業從概念走向實踐。 六、關于鼓勵大學生到企業就業或見習的建議 我區從2009年開始推進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建設,目前已在區內34家企事業單位建立大學生就業見習基地。為鼓勵大學生到企業就業見習,區設立了高校畢業生見習補貼專項資金,區財政按本市最低工作標準的80%的一半對就業見習單位給予補貼,就業見習單位每月向見習人員發放不低于本市最低工作標準的80%的生活補貼,最長補貼時間不超過6個月。2009年至今,34家見習單位共接收番禺生源應屆高校畢業生見習255人,區財政向見習單位發放補貼共61.15萬。區人社部門還加強校企合作,在區內15家企業建立了高技能人才定點實訓基地,為大學生提供跟崗實習和見習機會,以提高他們的就業及創業能力。今年,我區印發了《關于推動番禺區鎮街與高校合作共建工作方案》,在方案中對鎮街與高校合作的內容進行了細化,鼓勵和引導鎮街企業積極與高校合作,以學生實習基地、共建單位等形式,讓大學生盡早參與社會實踐中,積累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的經驗,為將來自身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還印發了《番禺區2015年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方案》,制定了大學生就業見習工作的具體措施,將進一步加大宣傳引導,扶持發展就業見習基地,落實好各項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到企業見習或就業,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支持和幫助。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扶持大學生創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