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一:廣州大學城三大創新基地的現狀 均為區委區政府主導建設的推動創新創業和轉型升級的重要項目; 均為國家級的創新創業平臺。其中,數字家庭基地為國家數字家庭產業示范基地,IC基地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示范基地,健康產業孵化基地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均已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三大基地集聚的創新企業企業數量分別在200家、70家、50家左右,初步形成了產業集聚的態勢; 三大基地均已建成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服務體系,具備了孵化服務的基本功能。 二、存在問題 各大基地的產業發展定位不同,對于資源和公共平臺的需求存在較大差異; 投資主體不同,造成管理和整合上的困難。其中,數字家庭由番禺信息技術投資公司和中山大學共同投資建設,IC基地由番禺信息技術投資公司、廣東工業大學和民營企業合作建設,健康產業孵化基地則由番禺蓮花山保稅區投資公司與廣東藥學院共同投資建設; 政府管理服務職責有待厘清。目前,涉及三大基地的政府管理服務機構有廣州大學城管委會(小谷圍街道辦)、番禺區科信局、番禺數字家庭管理服務委員會以及番禺區國資局(代表出資人和股東)等,導致各大基地缺乏統一的協調統籌和績效考核標準。 缺乏統一的發展戰略。目前,各大基地各自獨立運營,相互之間缺乏聯系溝通和資源整合,存在定位不夠清晰現象和信息孤島現象,造成資源配置不合理和資源浪費,政府發展意圖難以貫徹,以及對外缺乏統一的形象,容易造成社會認知混亂; 缺乏統一的政策和資源支持,建設力度不夠,發展不夠迅速。 辦 法: 統合名稱:區委區政府統一協調,對三大基地進行實質性整合,統一命名為廣州大學城科技園,分別稱為數字家庭分園、集成電路分園、健康產業分園,以建立統一的對外形象; 統合股權結構:通過股權置換,由區政府下屬某個一級企業(或成立專門的投資控股公司)整合區政府持有的各大基地股權,對各大基地統一控股,形成統一的資產管理平臺; 統合信息和資源:在保持各大基地運營獨立性的同時,由廣州大學城管委會牽頭,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孵化落地為抓手,建立廣州大學城招商工作聯席會議和廣州大學城幾大基地日常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幾大基地之間的資源信息共享,并統一策劃組織番禺區和廣州大學城范圍內的各種創新創業活動,支持幾大基地的公共平臺建設; 統合政策:區委區政府統一制定科技孵化器發展政策,替代原有的相關政策或各大基地自行制定政策,統一政策尺度; 統合業務管理:區委區政府委托廣州大學城管委會對廣州大學城科技園各基地進行統一的業務協調與管理,包括招商引資、公共平臺建設、投融資、產業落地等等;區科信局、數字家庭管理服務委員會、小谷圍街道辦等機構配合做好相關服務; 統合績效考核:區委區政府明確區國資局和區科信局對接,參照國家和地方有關政策統一制定科技孵化器績效考核辦法細則,并對科技孵化器予以考核和激勵; 統合產業落地資源:將已建成、正在建設和正在規劃的場地和土地資源統合起來,建設為三大基地配套的加速器和總部研發生產基地,解決項目孵化成功后的發展問題,加快“孵化+產業化”一體化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