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番禺總支: 貴單位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區抗戰史跡的保護和利用 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一、我區對抗戰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長效機制 (一)普查后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受相關法律法規的保護。 我區非常重視對抗戰史跡的保護,在番禺區歷次文物、文化遺產普查中,將抗戰史跡單列為一個專項,進行全區區域內地氈式的普查,普查結束后,將具有一定價值的抗戰史跡,由區政府或區文廣新局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截至最近一次番禺區文化遺產普查(2013年——2015年)為止,我區共有18處抗戰不可移動文物,這些文物按照相關的文物法律法規進行保護。 (二)將抗戰不可移動文物升級,加強加大保護力度。 區文物辦根據抗戰不可移動文物的價值高低,向上級文物部門申報升級抗戰歷史文物,不可移動文物級別越高,保護力度越大。目前,我區有1處(蓮花塔)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3處(沙路炮臺、植地莊抗日戰役紀念碑、廣游二支隊司令部舊址)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處(松露小學)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13處番禺區登記保護文物。對文物價值高的抗戰不可移動文物將在今明兩年內繼續申報升級。 (三)建立基層文物保護隊伍保護文物。 根據《廣州市文物保護規定》,2014年開始,我區建立一支136人的基層文物保護隊伍,聘請鎮街專職文物保護監督員、村居兼職文物保護信息員開展文物保護工作,每天巡視包括抗戰不可移動文物在內的文物,保護文物安全。 二、我區設立番禺文物保護專項資金修繕文物 根據《廣州市文物保護規定》,2014年開始,設立番禺區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每年安排500萬元用于文物修繕等工作,廣州市政府也給予大力支持,廣州市政府也從市文物保護專項資金中給予大力支持,分別于2014年撥付484.1萬元、2015年撥付666.7萬元支持我區文物工作。我區根據《廣州市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番禺區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對區內不同級別、不同產權(分國有和非國有,補助標準不同)的不可移動文物開展修繕工作。因抗戰不可移動文物的重大意義,我區從去年已經將經費向抗戰不可移動文物傾斜,同時向廣州市爭取資金,計劃從2014年至2016年完成此類文物的修繕工程。 目前,我區梳理出7處本體存在不同程度殘損的抗戰不可移動文物,已經綜合、具體分析這些文物的保存現狀、權屬等,根據文物修繕工程的高要求和繁雜程序,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實施修繕工作。 沙路炮臺是18處抗戰不可移動文物中,保存現狀最差的一處。從2012年開始實地勘查并設計一期(兵崗)搶修方案,2013年搶修設計方案的編制完成并通過廣州市專家評審,2014年完成施工單位招標工作,一期搶修工程中標造價129.5萬,現已進入維修階段,二期(馬腰崗)工程已完成修繕設計方案招標工作,年內完成修繕設計方案的編制,明年施工。總工程造價擬為500萬,全部在廣州市財政和區財政中的文物保護專項資金中支出。 松露小學的西側附屬建筑破損,從2014年開展修繕設計工作,今年初已撥付15萬元維修經費,建設單位(村委)正在招投標著手修繕。 吳氏十世祖祠、黃嘯俠舊宅計劃年內完成修繕;廣游二支隊司令部舊址等3處文物年內完成修繕設計方案的編制,計劃明年完成修繕工作。 三、我區正在加快建設抗戰愛國教育基地的步伐 我區18處抗戰不可移動文物中,有9處為區、鎮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分別為:植地莊珠江縱隊駐守舊址、植地莊抗日戰役紀念碑、沙北村抗日烈士紀念碑(忠烈祠)、廣游二支隊司令部舊址、福涌潘氏宗祠、大嶺革命烈士紀念亭、番禺人民英雄紀念碑、二·一八抗戰烈士紀念碑、松露小學。區文廣新局根據文物保護和利用現狀,計劃今明兩年對以下抗戰不可移動文物進行重點打造。 (一)沙北村抗日烈士紀念碑(忠烈祠),區文廣新局與沙灣鎮政府相互配合,重點打造其為番禺區的抗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沙灣鎮政府負責清理忠烈祠周邊環境,移除忠烈祠前面的桃樹林,恢復為草坪;在公園道路旁引入一條小徑直通草坪及忠烈祠。區文廣新局聘請有資質的文物設計公司,編制忠烈祠修繕設計方案,在現墓址上建立紀念碑,并刻上碑銘及烈士姓名。相關經費由番禺區文物保護專項經費承擔,沙灣鎮給予支持。爭取在明年清明節完成此項工作。改造完成后,在忠烈祠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定期組織在校學生、社會團體到教育基地學習,宣傳沙灣抗日事跡,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 (二)二·一八抗戰烈士紀念碑,已督促協調新造鎮文體中心加強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周邊環境的整理和保潔工作。 (三)沙路炮臺如上文所述,目前正在進行一期搶修工程,搶修工程包括鋪設上炮臺的山道,工程完成后,開辟為我區文化旅游景點,化龍鎮文體中心按程序申報其為愛國主義基地。炮臺的文物保護牌因修繕原因,現存放于沙亭村委,工程完成后搬至沙路炮臺,按要求放置好。 (四)海鷗島、沙灣河道為抗戰遺址的提法,區文物辦正在調查,搜集相關證明資料,貴總支也可提供相關資料給文物辦,如有詳實資料再按照申報不可移動文物的程序,請文物專家論證是否列為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保護,或以其他方式進行保護。 (五)沙灣古鎮周邊的抗戰不可移動文物,由沙灣鎮旅游公司統籌納入古鎮的抗戰旅游路線,制作相應的抗戰歷史說明牌,方便群眾了解本土的沙灣的抗戰歷史。 四、關于將群園開辟為番禺抗戰紀念館的意見 利用番禺區現有的抗戰不可移動文物開辟為番禺抗戰紀念館,對培養我區學生及群眾愛國主義情懷有很好的作用,但因為現使用單位提出的意見,群園暫不適合作為抗戰紀念館: 第一,群園建筑現為區老干部局使用,利用為區老干部活動中心,不適宜對外開放。群園兩側均是老干部學習、活動場所,如向公眾開放,難以管理,影響老干部活動的安全及有序。 第二,群園建筑的現狀、格局等不適宜作區級紀念館。群園建筑是老舊建筑物,各樓層的房間、樓梯、走廊等空間較狹小,對公眾開放將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因此,建議另擇合適地點作為抗戰紀念館,更好地發揮愛國教育基地的作用。 非常感謝貴單位對我區文化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