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番禺總支: 你們提出的“關于初步規范托管行業的建議”的提案收悉,我局及時會同區教育局、區公安分局、區食藥局等會辦單位進行了認真研究,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一、我區校外托管服務機構及監管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由于中小學校全面取消課后托管,加上成人與學生作息不同步,導致區內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托管服務機構大量涌現。這些托管機構主要提供寄餐、寄宿、課外作業課程輔導等服務,客觀上解決了一些家長和學生的實際困難,適應了部分社會需求。 校外托管機構的服務對象為中小學生,它兼有教育性與社會服務性的雙重性質,涉及到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公共衛生等領域的管理,但是目前我國還沒有針對校外托管機構管理的法律法規,校外托管機構的屬性、辦理證照條件和程序,以及各部門的監管職責都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導致目前校外托管機構登記、監管難。2014年3月,市政府曾指定市教育局牽頭研究制定學生托管機構的管理辦法,但目前仍未出臺。 二、對周邊城市校外托管服務機構監管辦法的考察研究 近幾年,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有關校外托管機構的提案都由區教育局牽頭辦理,區教育局向我局反映其曾多次組織相關部門到中山、深圳等地考察調研課后托管服務監管工作,并向政府進行了專題報告。深圳市2008年制定實施了《深圳市校外行托機構管理辦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99號)、中山市2009年制定實施了《中山市校外托管中心管理暫行辦法》(中府辦〔2009〕64號),兩市的監管辦法對托管機構的性質、開辦條件、審批程序、監督管理等作了明確規定,兩市都是教育行政部門作為校外托管機構的業務主管部門,負責校外托管機構的牽頭管理,民政部門發放《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教育、民政、衛生、食藥、公安、交通等部門依職責進行相應監管。 根據區政府工作安排,今年由我局牽頭辦理有關校外托管機構的提案。對此,我局立即成立專項工作組,由分管副局長親自擔任組長,局內的注冊科、企管科、法規科、辦公室及有代表性的工商所領導為成員,共同研究制定提案的辦理意見。7月底至8月初,在我局的積極協調下,區商改辦再次組織區教育局、區民政局、區市場監管局、區食藥局等部門到中山市、深圳市考察調研校外托管機構監管進展情況,尋找監管經驗。 三、規范我區校外托管服務機構發展的對策 (一)出臺校外托管機構管理辦法 經過認真研究和對深圳、中山的實地考察,我們認為中山、深圳兩地的校外托管機構能健康有序發展,關鍵得益于市級層面出臺了相應的管理辦法,實行規范化管理。目前,當務之急是盡快制定出臺“校外托管機構管理辦法”,對托管機構的性質、開辦條件、審批程序、監督管理等作出明確規定,規范托管行業的登記、監管。鑒于目前廣州市一級層面管理辦法的缺失,我區可以先試先行,主動作為,由區政府負責牽頭,召集區教育局、區民政局、區交通局、區衛生計生局、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公安消防大隊等部門,結合地方實際制定區一級的校外托管機構管理辦法,明確校外托管機構的牽頭部門、審批部門、審批環節和程序、區屬有關職能部門的監管職責,對學生在校外托管期間的登記、接送、飲食衛生、作業輔導、安全保衛等制定操作性強的實施細則,對開辦場所、從業人員、業務范圍的要求進行科學嚴謹的限定,同時規定校外托管機構必須購買相應的保險。 (二)開展校外托管機構專項治理 在管理辦法尚未出臺的前提下,本著“各司其責,齊抓共管”的原則,由分管區政府領導擔任召集人,教育、民政、食品藥品監管、衛生、公安、消防、國土、建設、交通等部門及各鎮街共同參與,成立校外托管機構監管聯席會議。聯席會議的主要職責是組織協調區屬各職能部門對校外托管機構進行監管;組成聯合執法隊伍對校外托管機構進行專項治理,取締無證校外托管機構等。聯席會議辦公室可設在區教育局,主要負責日常工作,定期組織各成員單位或部分成員單位開展聯合執法,每月一次專項檢查,每季度一次大清查,及時向各成員單位通報檢查情況,對符合審批條件的予以審批并加強規范指導;對暫不符合審批條件的限期整改;對完全不符合申辦條件或整改不到位的堅決予以取締。此外,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如:區教育局負責召集相關部門對申請人的申報材料進行受理、審查,定期組織聯合檢查;區民政局負責校外托管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并與區教育局共同對申請設立的校外托管機構進行審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衛生、公安、消防、國土、建設、交通等部門負責食品安全、傳染病防控、周邊區域的治安、消防安全、場地權屬、房屋安全、學生接送安全等監督管理;各鎮街負責日常監督管理、安全隱患排查、協助做好非法校外托管機構取締工作。 (三)豐富校外托管機構服務形式 中山、深圳兩地都鼓勵利用社區資源開辦校外托管機構,拓寬服務渠道,滿足群眾需求。為此,我區將積極借鑒并創新:一方面由區政府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鼓勵條件較好的社區充分發揮地緣優勢,開展校外托管服務。如社區居委會可依托社區服務站,把社區退休的教師、醫生、待業青年等組織起來開展校外托管服務,讓退休老人發揮余熱,為社會人員創造就業機會,同時利用社區活動室、閱覽室等資源,聘請社區服務志愿者參與管理服務,以此彌補民間經營性托管機構不足的問題,這樣也可讓學生更安全,讓家長更放心。另一方面,積極探索校內托管的服務模式,通過改善辦學條件,支持辦學條件較好的學校建立標準的食堂、午休室,成立專門管理隊伍(生活老師)開展課后校內托管服務,經費可由政府購買服務或家長自付解決,亦可探索校內托管服務外包模式,尋求有資質的法人實體與學校合作開辦校內托管服務。此外,我們還將采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建設用地優惠、資金補貼、稅費減免等多種模式,引導和支持社會組織、民間資本參與興辦各類校外托管機構,共同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促進該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我局將繼續跟蹤校外托管服務機構的監管問題,積極向上級反映情況,爭取早日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并會同相關部門積極開展聯合執法,共同對托管機構進行檢查和監督。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學生健康成長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