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俊杰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關于建立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中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是政府的重要職能。我區十分重視中小微企業發展,切實貫徹落實各級扶持中小微企業有關政策,多方搭建融資平臺,不斷完善區域金融服務體系,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途徑,著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不斷提高中小微企業服務水平。 一、不斷完善我區金融服務體系 充分發揮區金融辦職能,加強新型金融機構建設,不斷完善我區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目前,我區已大體形成了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地方銀行金融機構、證券、保險、擔保、小額貸款公司等多層次機構并存、功能互補的金融服務體系。其中,銀行分支機構30家,村鎮銀行1家,區屬融資擔保機構1家,融資擔保分支機構1家,小額貸款公司3家,保險機構分支機構30家,證券公司營業部12家,股權投資基金2支。一是推動村鎮銀行發展壯大。鼓勵和引導新華村鎮銀行申報廣州市金融總部企業認定,加快開設分支機構,支持三農和中小微企業。二是加快發展小貸公司。2014年,區內3家小貸公司累計投放貸款420筆,累計投放小額貸款16.5億元。三是支持擔保公司增資擴股。銀達擔保公司再次成功增資,目前注冊資本達2.5億元,新增擔保能力4-5億元。四是設立股權投資基金。繼2011年成立廣州紅土科信創業投資基金后,2012年又成功引入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旗艦基金--中科白云新興產業基金落戶我區,注冊資本合計28.2億元,區政府給予配套出資。
二、多方搭建融資服務平臺 區科工商信局堅持“搭建平臺,創造環境”的定位,進一步夯實和拓寬政銀企合作平臺。一是依托區融促會、區廠商會、鎮街及行業商(協)會,通過官方網站、期刊、“番禺中小微”政務微博等信息平臺,發布政策、推介融資新產品、形象宣傳和政企互動等,搭建投融資和信息平臺,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二是搭建政銀擔企合作平臺,開展“五個一批”和“暖企行動”,跟進區內重點企業融資問題;聯合有關金融單位、商(協)會舉辦融資對接會、民營經濟大講堂、中小微企業保險政策宣講會等活動,解讀宏觀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問題,促進銀企對接,拓寬企業融資途徑。共建銀企合作服務平臺,推動番禺區廠商會與區內10家金融機構合作簽約,為會員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融資服務。三是成功推廣“銀行+協會(園區)+企業”特色融資模式,推動園區和產業發展。近年來,廣州農商行、中行、廣州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番禺新華村鎮銀行分別給予臺商協會、漁業協會、區融促會、區廠商會、節能科技園、區電商協會綜合授信合計54.2億元。 三、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 推動金融機構貫徹落實國家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開展金融創新,為中小微企業量身打造金融產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定向支持。區內各大銀行積極響應,將信貸支持方向轉為中小微企業,工、農、中、建等銀行紛紛建立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廣州農商行把總行微小貸中心設在番禺,簡化審批流程,下放審批權限,提高中小微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創新中小微企業金融產品,推出貿易融資、質押貸款、供應鏈融資、網貸通、助保貸、銀保加成貸等近百種融資產品。定向支持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政策取得積極成效:截止2014年底,全區公司類貸款達818億元,占全區貸款總額的六成,增長10%。全年中小微企業貸款凈增63.43億元,比上年底增長14.8%。 綜上所述,我區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區科工商信局會同區工商聯等經濟管理部門,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依托區廠商會、區融促會、各鎮(街)及鎮街商會、工業園區等延伸服務職能,構建與銀行、保險、擔保、小貸、基金等機構一體的金融服務體系,梳理區內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和經營特點,量身打造金融產品,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已充分發揮了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的作用。 下一階段,我區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不斷提高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水平。一是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積極開展政策性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工作,推動銀保對接,充分發揮市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支持農業、科技、小微三類企業。二是進一步夯實政銀企合作平臺,促進政府、金融單位與企業的溝通和合作,了解企業的融資需求,舉辦政策宣講會、融資對接活動等,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途徑。三是加快建設新型金融機構,鼓勵和支持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壯大,創新和提升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