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利用大學城優勢發展眾創空間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理 由: 3月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要利用大學科技園和高校的有利條件,發揮行業領軍企業、創業投資機構、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的主力軍作用,構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番禺區應當利用廣州大學城的優勢,在廣州國際創新城范圍內發展眾創空間,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同時為我區企業轉型升級提供項目資源對接,促進我區企業轉型升級。
辦 法: 1、盡快制定我區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規劃。發展眾創空間需要政府牽頭進行謀劃,從制度層面進行設計,包括空間分布、資源提供、企業服務、融資和管理平臺等。 2、政府引導企業發展眾創空間主體。引導廣州國際創新城范圍內的企業,利用原有廠房、辦公樓等,通過改造建立眾創空間。建立政府租用轉租制度,整體租用企業改造后的廠房、辦公樓,再低價轉租給大學生創業者,以此建立穩定的眾創空間場所。 3、簡化住所登記手續。采取一站式窗口、網上申報、多證聯辦等措施為創業企業工商注冊提供便利。完善專利審查快速通道,對眾創空間內企業的專利申請予以優先審查。 4、創新政企校三方協作機制,為眾創空間創業者提供設備資源。對眾創空間內企業租用大學科研、實驗院室設備的,以企業出資、政府擔保形式,引導大學城各高校向眾創空間企業開放實驗院室設備,促進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開放共享,助推創業者研發高科技產品和技術。 5、支持創新創業公共服務。支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和服務機構建設,為眾創空間企業提供全方位專業化優質服務,支持服務機構為初創企業提供法律、知識產權、財務、咨詢、檢驗檢測認證和技術轉移等服務,為創新創業搭建高效便利的服務平臺,提高小微企業市場競爭力。 6、完善創業投融資機制。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通過市場機制引導社會資金和金融資本支持創業活動。為投資機構與創新創業者提供對接平臺,引導我區民營企業投資于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發展我區企業向天使投資群體方向發展,通過科技轉化形成企業新技術、新項目,從而促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科技融資擔保、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等方式的金融服務。 7、豐富創新創業活動。鼓勵社會力量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活動,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創業沙龍、創業大講堂、創業訓練營等創業培訓活動。積極支持眾創空間企業、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參與國際創新創業大賽。引導社會組織牽頭舉辦各種類型的創新創業新聞發布會、咖啡沙龍等交流活動,啟發創業者思維,促進技術交流和融合,點燃創業者新意念。 |
問題答復: | 區工商聯: 您們提出的“利用大學城優勢發展眾創空間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我委認為,您們提出的“利用廣州大學城的優勢,在廣州國際創新城范圍內發展眾創空間,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提案既符合國務院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新驅動戰略思想,也適應我區經濟發展新常態。針對您們的建議,我委和區相關職能部門也進行了探索和努力解決。 一、關于盡快制定我區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規劃的建議。 為推動我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倍增發展,區科工商信局草擬了《番禺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辦法》,特將“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業態納入到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管理和支持范疇,明確指出“新型孵化業態包括但不限于創業咖啡、創客(眾創)空間、創業媒體、創業社區、虛擬孵化器和前孵化器等”,為“眾創空間”建設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著力扶持“眾創空間”及入駐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目前,《番禺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辦法》正在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或建議的階段,修改完善后將頒布實施。 二、關于政府引導企業發展眾創空間主體的建議。 區政府正在實施以“一城多園”創新經濟發展格局為抓手,著力引導具備條件的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范產業基地、廣州大學城健康產業產學研孵化基地、廣州國家現代服務業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等科技園區、創新創業載體創建“眾創空間”,積極借助廣州大學城豐富的科教資源,吸納更多的創業者、在校畢業大學生落戶“眾創空間”,全面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進一步降低其創新創業成本、門檻、風險,切實提升其初創成活率。 三、關于簡化住所登記手續的建議。 近幾年,大學城部分高校多次向我委提出住所登記難、工商注冊復雜、手續時間長的問題。為解決此類問題,大學城管委會(小谷圍街)成立了大學城核心區項目服務協調小組,通過整合工商、稅務、經管等部門,共同做好落地項目的對接、跟進和協調工作,并有針對性地做好有關科研政策的宣講和項目扶持申報工作,為創業團隊和項目提供優質的后續服務。 四、關于創新政企校三方協作機制,為眾創空間創業者提供設備資源的建議。 建設“廣東國際創客中心”,搭建大學城眾創空間綜合性平臺。“廣東國際創客中心”作為我區近期重點推進的創新驅動戰略發展項目,目前已獲市政府批復同意。由番禺區政府與廣東省科學中心和中科院先進研究院三方合作,利用省科學中心閑置物業,打造新型創新創業平臺。創客中心將以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為目標,以激發廣州大學城創新創業活力為主線,用創新創業推動番禺區乃至全市、全省的產業轉型升級,探索形成引領全省創新潮流和可復制、可推廣的創客模式。創客中心依托中科院和區域產業需求部署產業創新領域布局,建設“創客發掘工程”、“創客苗圃工程”、“成果轉化加速工程”、“互聯網+工程”的線上線下一體的創客生態四大體系,將建設成為大學城創客教育孵化基地、廣東省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全國示范性國際創客中心。6月28日,在廣東省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全面戰略合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在省領導的見證下,項目已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五、關于支持創新創業公共服務的建議。 一是建立和完善大學城現有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和創業基地建設,用足用好各級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扶持政策,完善中小微企業服務體系,為眾創空間企業提供全方位專業化優質服務。為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創建,對被認定為市、區級創業(孵化)基地的,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同時指導創業(孵化)基地設立專門機構,為入駐企業提供減免租金、政策咨詢、勞務代理等服務,努力打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我區現有市、區級創業(孵化)基地25個,累計進駐企業3566家,帶動2.1萬人就業。二是依托區、鎮(街)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有意愿創業的大學生提供政策咨詢、項目推介、創業培訓、補貼申領等服務;組織開展創業指導、創業項目征集、推薦對接等各類活動,廣泛發動創業人員參加市大學生創業大賽,等等。積極幫扶就業創業。 六、關于完善創業投融資機制的建議。 當前,區人社部門對幫扶和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實施政策幫扶。按照《廣州市番禺區就業專項資金補貼辦法》、《廣州市番禺區小額擔保貸款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對我區戶籍畢業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給予區級專項資金補貼以鼓勵及扶持創業。包括:自主創業社會保險補貼;一次性創業扶持補貼;創業項目征集補貼和小額擔保貸款及貼息補貼。此外,番禺區戶籍的高校畢業生可同時享受廣州市的創業扶持政策,包括一次性創業扶持補貼、創業企業招用工補貼、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補貼、場地租用補貼等。 七、關于豐富創新創業活動的建議。 繼2014年大學城成功舉辦“兩岸四地”創新創業大賽之后,2015年創新創業大賽即將拉開帷幕。此次大賽仍將由番禺區政府與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省科技廳、共青團省委等部門合作舉辦,大賽將用時半年,共分預、復和決賽。目前已報名工作全部完成。兩岸四地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報名總數535項,其中廣東高校報名251,港澳臺284項,較去年同比增長203%,影響力逐年擴大。廣東工業大學利用“挑戰杯”創新創業大賽在大學城舉辦的契機,在校內廣泛開展“職業規劃大賽”、“企業家大講堂”、“模擬實戰營銷大賽”等品牌活動,激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營造良好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氛圍。番禺區與廣州大學合辦的大學生創業研究院每周定期開辦創業培訓、創業大講堂活動,面向大學城全部高校學生開放,啟發和活躍創業者思維,促進不同階層、不同高校的創業者交流和融合。 非常感謝您對利用大學城優勢發展眾創空間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