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南街政協工作室: 您們提出的關于“關于推進新農村建設,解決陳涌村洪澇災害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橋南街三面環水,東臨大九律水道,南靠沙灣水道,北依市橋河水道,轄區內有14條河涌連通沙灣水道和市橋河水道,其中位于陳涌村的河涌有大塱涌、大蘊涌、下婆涌,河涌北側(連通市橋河)建有大蘊水閘和塘涌水閘,即將建設南郊水閘,河涌南側(連通沙灣水道)建有大塱水閘、二塱水閘和泵站、下婆水閘。 二、原因分析 造成陳涌村河涌內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土體利用方式改變,地表徑流系數顯著加大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近年來陳涌村周邊建成了德寶花園、雍逸華庭、綠庭雅苑、新世紀花園、奧林匹克花園、可逸陽光、城南源著、薈庭雅苑、康城水郡、奧園養生廣場等大型樓盤,土地利用方式大有改變,城市房屋、交通路面、廣場等不透水性人工構筑物大量增加,地表硬化,地表徑流顯著加大,而農田、濕地大量減少,魚塘水塘被大量填埋征用,同級暴雨情況下,河道洪峰流量有明顯增大趨勢,對本區排澇帶來不利影響。另外非建設區地勢形成低洼地帶,區域內雨水無法自排入排水系統。 (二)現有水利設施排澇標準偏低 現有建有的水閘和泵站已有一定時間,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存在水利設施排澇標準偏低情況。部分河涌存在河涌淤積情況,影響了河涌正常排澇功能。 (三)市政排水管網排水不暢 目前,轄區內大部分仍為雨污合流制管網,且存在堵塞和中斷而導致排水不暢,在暴雨情況下,雨水難以就近排入河涌。 三、整治措施 為解決陳涌村乃至橋南街片區的內澇、水環境問題,我局牽頭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合理規劃,使排澇工程規劃與城市發展規劃相結合,使排澇標準和排澇能力滿足社會生產生活和城市發展要求。由于原有水利規劃條件有所改變,存在河涌涌口需要加設泵站和河涌關鍵點加設節制閘的可能性。目前我局牽頭各相關單位已編制完成《橋南街水環境綜合提升區工作方案》(初稿),并在今年8月與橋南街道辦等單位實地調研和協調工作方案,該方案基本確定了責任主體、責任范圍、工作任務和工作分工,以及建設計劃等。我局計劃考慮在該方案中增加對陳涌村排水系統專項分析的項目。下一步在新一輪水利規劃調整和修編時,對全區現有水利設施規模進行復核和修正,以便指導下一步工程建設。 (二)工程建設。根據上述工作方案,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對11條河涌兩岸約52公里污水管網進行檢測;對11條河涌兩岸存在問題污水管網進行修復貫通及清疏;對紅磚排水渠及附近區域排水進行改造;對11條河涌淤積部分進行清淤;對11條河涌綠化較差的堤岸景觀進行維修;對11條河涌的河面進行日常保潔,阻止河涌內亂搭亂建;河涌堤岸的日常維修養護;日常對11條河涌進行調水補水;日常對污水主干管網、11條河涌兩岸污水管網進行清疏。上述工程完工后,可有效減緩河涌排澇壓力,一定程度解決河涌內澇問題。 (三)合理進行泵閘聯合調度和補水調水。根據《橋南街水環境綜合提升區工作方案》,該工作由市橋河工程管理所負責,根據氣象預報,在暴雨前通過水閘、泵站運行預排河涌,并盡量利用外江退潮時段進行自排,最后才通過排澇泵站進行強排,同時滿足農田灌溉要求。 (四)加強管理執法。加強排水設施管理和宣傳,嚴禁占用河道、填溝造地、堵塞河床,嚴禁向河道任意傾倒垃圾,及時做好超標雨洪水的防范措施,保證排水順暢。 非常感謝您們對我區河涌綜合整治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