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提高學校聘請法律顧問的比率,大力推進依法治校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理 由: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法律意識有了較大提高。學校作為一級法人,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一些與法律相關的事務糾紛,尤其是近年來,在校生傷害案件時有發生,學校與社會的各種糾紛案件也頻繁出現,給學生、教師及家長造成管理上的困惑和不安。學校一旦發生傷害事件或法律糾紛案件,學校領導及相關部門疲于處理事件,不僅嚴重影響到正常的教學管理工作,還會有損學校的聲譽。面對這類事故,不少學校感到束手無策,被迫采取諸如取消一些正常的教學活動內容、對師生的活動范圍嚴格限制、閉門辦學等措施。這種“因噎廢食”的辦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影響素質教育的深層次推進,制約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學校的法律糾紛日益受到社會關注,影響已經超出學校教育范圍,逐漸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學校應拿起法律武器,增強維權意識,而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聘請法律顧問,依據法律、運用法律手段妥善加以處理,以保護學生和學校各自的合法權益。其理由包括如下幾方面: 一是聘請法律顧問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必要途徑和重要保證。依法治教是21世紀深化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依法治校是保證依法治教全面貫徹執行的必然手段。主要體現在依法實施教育教學活動,保證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執行;建立校務公開制度,明確學校重大事項和涉及職工切實利益事項的議事、決策與監督程序,發揮教職工代表大會在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中的重要作用;依法規范校內各種管理制度,切實保護學校、教職工和學生的合法權益,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對侵權行為進行查處;建立健全處理教師申訴、學生申訴的程序與機制,運用各種手段解決各種教育糾紛。因此,學校只有通過聘請專業法律顧問才能達成以上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目的。 二是通過聘請法律顧問開展日常的法制宣傳,提高教職工、學生的法律意識。可促進教職工對其享有的權利、承擔的義務和責任有清晰的認識;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防范意識,同時防止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通過內在法律意識的教育,培養校內人員依法處理矛盾的基本素養,減少不必要的沖突。 三是通過聘請法律顧問規范學校日常管理規章制度,消除潛在的法律風險。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不斷推進,我國立法、修法的周期越來越短,新法律、新情況不斷出現,學校的日常管理制度、管理方式通過法律顧問的常規性審查,可確保始終符合現行法律規定,避免出現法律漏洞或風險。 四是通過法律顧問及時介入突發性事件,有助盡早化解矛盾。據不完全統計,我區目前因精神存在障礙需要陪讀的學生數量約600多例,且每年都會發生在校生非正常死亡、較嚴重受傷事件。在日常防范工作都做充分的情況下,也不能完全排除潛在不穩定因素和突發意外事件發生。法律人士與相關專業人事的介入,有助于降低發生意外風險,明晰各方的義務、責任,減少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并能通過具體的個案總結,推動全區教育預防、應急機制的建立。 2015年1月,廣東省教育廳下發了《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建立健全學校法律顧問制度的通知》(粵校策函〔2015〕2號),就建立健全學校法律顧問制度工作提出要求和進行部署。我區目前也在逐步推行學校法律顧問制度,并取得一定成效,已配置法律顧問的學校,不僅在處理有關法律事務上優于其他學校,學校的辦學行為也得到了進一步規范。 但是,由于目前我區的學校普遍認為工作的中心和重點在于教學育人,如有糾紛,則往往會求助于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法律顧問的意義和作用認識不足。部分民辦學校為了節約成本,往往更不會聘請法律顧問。因此,我區已聘請法律顧問的學校并不普遍。 因此,建議提高我區學校聘請法律顧問的比率,大力推進我區依法治校工作。
辦 法: 一、加大依法治校工作投入力度,推進常年法律顧問制度全區覆蓋 結合區情,制定我區學校法律顧問制度建設工作規劃,指導學校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為學校聘請法律顧問提供方便和幫助。如果每校一位律師難以做到,可考慮由教育和司法系統緊密合作,為所有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和中等職業學校“組團”聘用法律顧問,把學校分片區并統一聘任法律顧問為其服務,以維護校方、學生、家長以及教師的均衡利益。 二、積極搭建平臺,完善學校法律顧問制度的運行機制 規范法律顧問參與學校委托業務的程序和方式,主動搭建平臺,暢通法律顧問履職渠道,為法律顧問發揮作用創造條件。相關部門應引導學校與法律顧問之間加強合作,推進學校的規范化辦學。法律顧問提供的服務應包括參與學校宏觀決策的法律論證;協助學校規范各種規章制度,依法執教,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引導教職工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接受學校委托,免費代理學校參與訴訟、非訴訟、調解、仲裁等活動;為學校的對外經濟往來把關,幫助學校草擬、修改、審查合同、訴訟文書和其他相關法律事務的文書等。進行校園安全責任及相關法律知識的教育培訓,如開展學生專題培訓和家長宣傳講座等。同時,還為師生及家長提供相應的法律援助,如向學校管理層、教職員工、學生和家長普及相關的法律知識,并提供事故處理等免費法律咨詢服務等。 三、規范學校法律顧問的工作監督和考評機制 為準確反映學校與相應法律顧問的業務關系,聘請法律顧問的學校必須與法律顧問簽訂合同,并報教育、司法部門備案。主管部門應建立依法治校考評工作機制,對學校的法制工作以及該校法律顧問的工作情況進行定期考評。邀請部分法律顧問牽頭起草諸如《教師、家長、學生手冊》等校本化法律制度,通過建立“風險防控體系”,最大限度地保障學校、師生和家長的法律權益。 |
問題答復: | 梁小衛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提高學校聘請法律顧問的比率,大力推進依法治校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從目前國內外形勢以及教育系統各中小學的情況來看,我們十分認同提案關于提高學校聘請法律顧問比率以及推進依法治校工作的有關建議。建立完善學校法律顧問制度,將有利于推進各級各類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與水平,切實維護學校和師生員工的合法權益。近年來,我區教育系統在司法、公安等部門的支持下,加強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建設,大力推進校園聘請法律顧問制度。主要推進以下工作: 一、積極推進建立校園法律顧問聘用制度。 近年來,根據《廣州市學校聘任法律顧問工作意見》,在區教育、司法、公安、綜治等職能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區各中小學及幼兒園的兼職法制副校長和校園法律顧問制度得到了較好的推進和落實,并對擴大我區中小學法制宣傳教育的覆蓋面、營造良好的校園學法氛圍、提高師生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區中小學(職中、幼兒園)都建立了聘任法制副校長和校園法律顧問制度。在區教育局和區司法局的聯合組織下,各教育指導中心和中小學校與區內公職法制單位和有關律師事務所簽訂協議,發放法律顧問聘書。截至2015年8月,我區所有中小學、幼兒園已基本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聘任率達100%。其中,具備條件的區屬學校均已單獨聘請,鎮街學校條件許可的單獨聘請,條件不成熟的以所屬教育指導中心為單位聯合聘請。法律顧問隊伍由律師、司法所工作人員為主體組成,參與學校的合同修改、校園規章的制定以及糾紛的調解,為學校、師生各項事務提供法律意見。制度實施范圍包括區內中小學、幼兒園和中等職業學校,聘請法律顧問所需經費由學校從下撥的財政經費中列支。 二、大力加強校園法制宣傳教育。 自2012年以來,區教育局積極組織開展法律進學校、進課堂等系列活動,以加強法制教育特別是以《憲法》學習為抓手,在中小學生中開展“正直做人、敬畏法紀”主題教育,提高教師及青少年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在學校形成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各中小學為廣大師生配齊了《憲法》和《法律讀本》、《廉潔修身》等教材,落實每學期不少于4個課時開展學法教育。聯合區普法辦、司法局等單位,在全區38所中學舉辦了“模擬法庭”,組織參觀少管所、戒毒所,研發“番禺小學霸”學法游戲軟件等等,增強教育的針對性、趣味性和實效性,使“知法、懂法、守法”觀念入心入腦。各中小學、幼兒園聘請的法律顧問積極配合做好寒暑假前后的法制安全教育工作,為在校師生講授《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內容涉及社會綜治安全、人身安全、校園安全、交通安全、家居安全、社會活動安全等多個領域。 在開展法律知識宣傳學習方面,當前我區中小學設有專門的法制教育課程和教材,包括由廣州市中小學生法律讀本編寫組編寫、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生法律讀本》、《中學生法律讀本》,每學期課時不少于8節,每年按要求參加廣州市中小學法制教育測試,測試成績計入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初中思想品德課、高中思想政治課、中職德育課學年考試總分中(占20%)。近年來,我區認真組織參加廣州市中學生法制宣傳系列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和優異成績。在2015年廣州市中學生法制知識競賽中,我區各級各類學校代表隊共有92支隊伍獲獎,獲獎率占我區參賽隊比例的85.98%。其中,17隊獲得一等獎,31隊獲得二等獎,44隊獲得三等獎;12人獲各年級個人前10名。 三、繼續創造條件,進一步加強教育法制建設。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建立健全學校法律顧問制度的通知》(粵教策函〔2015〕2號),律師進校園是推進依法治校的新嘗試。就當前區內中小學實際而言,建立完善法律顧問制度、規范工作監督和管理考評等配套機制尚未完善。下階段,我們將在現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一是加大依法治校工作投入力度,在全區中小學中廣泛深入開展依法治校示范學校建設,通過采用“一校一聘、多校共聘、鎮聘校用”等多種形式,積極推進學校、幼兒園常年法律顧問全覆蓋;二是積極搭建平臺,完善學校法律顧問制度的運行機制,與區司法局聯合,建立優秀校園法律顧問專家庫,認真開展對各律師事務所展開遴選,向教育系統各單位、中小學進行推薦;三是規范學校法律顧問的工作監督和考評機制。 法律顧問制度不僅是教育管理的舉措,還能將法制精神潛移默化地在師生和家長中進行培育和弘揚。我們將以此為重要途徑,結合全區現代學校制度建設改革,大力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提升現代教育治理能力,為全面落實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打好基礎。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依法治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