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弘揚番禺歷史文化,擦亮大夫山旅游景觀名片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理 由: 大夫山森林公園是廣州地區的天然氧吧,占地9000多畝,為廣州著名景區,是珠三角不可多得的一道天生旅游風景線。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入園人數有500多萬人次,尤其在重要節假日游客量倍增。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投入下,在市政和園林部門的悉心管理下,園內的設施得到不斷完善,園內的活動項目也日臻完善和豐富,贏得廣大游客的肯定和贊賞。 據了解,大夫山森林公園內人文景觀非常豐富,如主峰的宋代烽火臺遺址(是古代傳遞信息用的軍事設施);黎巨川古墓群(為明代黃牡丹狀元黎遂球的祖墓);七盞燈倫氏祖墓(為明代廣東著名狀元倫文敘的祖墓);還有“水銀姑娘”的故事等等傳說。這些人文景觀,是寶貴的歷史文化及民族文化遺產,彰顯番禺獨特的文化底蘊,也折射出番禺2000多年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魂。因此,應該成為番禺歷史文化的傳播窗口和一張靚麗名片。但目前,作為珠三角地區的著名景區,大夫山森林公園的人文景觀卻利用率不高、知曉率偏低,且經初步考察發現,大夫山景區管理還存在薄弱環節,節假日更加明顯,如無牌小販亂擺賣阻礙交通,無牌經營的自行車租賃店鋪缺乏安全監管,導致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存在較嚴重隱患。 中共番禺區委在十二屆二次全會上提出把文化旅游作為我區戰略性主導產業之一,同時,我區在2013年榮獲了第二屆國際旅游品牌營銷年會的“中國最佳文化休閑旅游名區”稱號,并作為唯一獲評該稱號的地區贏得了高度評價。 隨著旅游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對旅游產品和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希望通過旅游放松身心的同時陶冶情操,并領略該地區悠久燦爛歷史,品味其蘊藏的豐富文化內涵的訴求越來越多。與此同時,通過對地區文化資源進行挖掘與梳理,深挖文化內涵,把文化資源轉變成旅游產品,不斷提升區域價值,以此反哺文化產業和公共文化設施,對于傳承和保護區域歷史文化,助力區域健康、穩定、有序地發展,促進文化的廣泛傳播,擦亮旅游景觀名片大有裨益。 大夫山占地9000余畝,目前有很多地方可用于設立可觀性的文化景觀,以作為弘揚番禺歷史文化和體現番禺歷史文化沉淀的場所。鑒于此,為了弘揚番禺歷史文化,擦亮大夫山旅游景觀名片,建議應加強管理,設立番禺先賢雕刻群、番禺碑林等設施,使游客進一步了解番禺、認識番禺,幫助人們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大夫山森林公園的歷史文化價值及其內涵,同時,可作為我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而,使大夫山森林公園成為2015年廣州市政府推廣旅游經濟文化年的一個標桿景區,為和諧廣州、美麗番禺添光彩。
辦 法: 一、深挖大夫山歷史文化資源,設立“番禺先賢(塑像)園(廊)”及“番禺碑林” 建議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強對大夫山歷史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宣傳,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合理規劃場地,在大夫山森林公園內設立以下人文景觀或設施:一是番禺先賢雕塑群。可包括:如屈大均(嶺南三大家之首),高奇峰、高劍父、陳樹人(嶺南畫派創始人),朱執信、史堅如(辛亥革命先烈),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廣東音樂何氏三杰),陳顯良(紅巾軍首領),黃省三(廣東省名中醫),何炳林(科學家),冼星海(音樂家),黃嘯俠(一代武術宗師、抗日大刀法始創人),何賢(愛國僑領)等一大批對國家、對民族做出突出貢獻的番禺先賢。二是番禺碑林。可把番禺歷史上有影響及有代表性的詩詞造碑林,以供游人學習觀賞。 二、將景區內的聚秀湖島改造為“十香園島”,彰顯自然景觀特色 自然景觀除了給予游人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之外,清新自然的植物香味更能帶來味覺上的獨特感受,彰顯嶺南文化的韻味。十香園是嶺南畫派的紀念地,曾培養了一大批近代美術人才,當中以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的高劍父和陳樹人為代表。將尚未開放的聚秀湖島改造為體現嶺南文化的“十香園島”,其中,“十香”即為十種有香味的植物(如素馨、瑞香、夜來香、鷹爪、茉莉、夜合、珠蘭、米仔蘭、白蘭、含笑等),可讓游人更多地感染到嶺南文化的藝術氛圍,提升景區的文化內涵。 三、加大景區內部及周邊環境的日常監管力度 一是建議治安、城市管理、交通、工商、環衛等有關部門應加強工作對接,形成各項管理工作的聯動機制,在整頓交通、維護園區秩序的同時,強化日常監管,嚴禁無牌照流動攤販在景區周圍隨意擺攤設點。 二是加強對自行車租賃行業的監管。規劃行業管理,嚴禁無牌照經營;研究制定園區安全行車制度,統一納入園區管理,確保游客的人身財產安全。 |
問題答復: | 梁小衛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弘揚番禺歷史文化,擦亮大夫山旅游景觀名片的建議”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一、制定公園人文景觀項目實施方案。大夫山森林公園(下稱:公園)內人文景觀非常豐富,目前有適用于設立可觀性文化景觀的地方,以作為弘揚番禺歷史文化和體現番禺歷史文化沉淀的場所。為此區城管局已制定了公園人文景觀項目實施方案,并結合區領導和區文廣新局的建議,參照沙灣廣東音樂館建設模式,邀請有關專家擔任顧問組成員指導實施。具體擬建設的人文項目景觀分別為番禺先賢雕塑群(或稱:番禺名人雕塑園)、番禺碑林(或稱:番禺名篇書法碑林)、番禺十香園島(或稱:番禺嶺南畫派“十香園”、“春睡畫院”、“蟬嫣畫室”)。 二、規劃和宣傳推廣。建設公園人文景觀項目,并以此為平臺宣傳、弘揚番禺歷史優秀人文,培育廣大市民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高效優化利用森林公園的景觀資源,打造番禺文化品牌,提升番禺旅游品味,促進我區森林生態資源的健康發展。區旅游局將公園作為“番禺新八景”、“番禺十大城市名片”之一進行重點宣傳推廣。通過自辦媒介、展覽會、推介會及其他媒體合作等平臺進行宣傳。 三、加大景區內及周邊環境的日常監管力度。一是加強園內治安防控及交通疏導管理的工作。區城管局將加強園區安保工作的力度,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每逢節假日,區公安分局將加強對公園內外的治安防控和交通疏導工作,不斷完善公園周邊的視頻監控和交通道路設施。二是加強對自行車租賃行業及周邊流動商販的監管。為方便及鼓勵游客租用園區內自行車騎行,區城管局在園區增設自行車租賃便民服務點。同時加強打擊園外周邊無牌照經營租賃自行車及流動商販。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城市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