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外地摩托車、非法營運摩托車及電動單車的整治建議 |
問題內容: | 理 由: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其中90%的道路屬于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混雜。近幾年機動車數量急劇增加,道路超負荷承載,交通事故逐年增加。其中摩托車交通事故傷亡比重較大。一些駕駛人和行人無視交通法律法規,在沒有交警執勤的情況下無視交通信號燈的存在,加劇了交通事故的發生。 番禺區交警大隊在2007年出臺了相關規定,結合市區道路交通實際情況,禁止外地二輪摩托車進入市區,并在主要禁止通行的主干道設置了醒目的禁行標志牌。電動單車雖是具有輕便省力、快捷環保的優點,但事實擺在我們面前,不顧禁行的無牌無證摩托車、從事非法營運的“摩的”、安全性能較低的電動單車以及本地摩托車等每天仍然穿梭在本來就繁忙的城市交通中,帶來的負面影響嚴重威脅群眾的出行安全和地區安全。 存在的極大隱患問題主要如下: 1、每到車流量和下班高峰期,各主要主干道變得擁堵不堪,一方面是私家車數量增多,市橋部分道路承載量已達到飽和;另一方面,外地摩托車不顧禁行規定,非法營運摩托車、對交通安全意識較低的電動單車穿梭其中,引發的交通事故越來越多。 2、無牌無證和外地摩托車極易引發交通事故。由于各道路有禁行標志,摩托車駕駛員因害怕交警檢查處罰,往往比其他車輛更易發生事故,而且小車或貨車碰到摩托車,不管是誰的責任,反正都需要先出錢。這些都助長了摩托車的“氣焰”,造成事故發生的機率加大。 3、外地摩托車違反禁行規定進入市區,交通違法的“風險成本”低。由于摩托車的機動、靈活,一旦遇上交警查車,大多一跑了之或加速強行沖關或掉頭逃逸。 4、治安刑事案件上升,給市民帶來極大的危害。犯罪分子利用無牌無證、外地摩托車等在市橋城區盜搶、作案、飛車搶奪,摩托車成為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嚴重影響市民生命財產和地區治安安全。 5、市民為了貪方便、省價格,選擇乘坐“摩的”,直接導致了“摩的”市場屢禁不止。 6、摩托車占道行駛、逆向行駛、闖燈越線、不戴頭盔等交通違法現象很普遍,是市橋城區交通的一個亂源。 7、不遵守交通法規。外地摩托車、“摩的”、電動單車和本地區摩托車沖紅燈情況非常嚴重。 8、警察對進入城區的違法外地摩托車、“摩的”有時視而不見。 9、外地摩托車、“摩的”駕乘人員違法行為多,亂闖亂穿。對群眾安全,特別是青少年兒童帶來極負面的后果。 10、缺乏對摩托車的日常保養等,噪音、尾氣給城區造成環境污染。 11、交警部門對監管外地摩托、“摩的”交通違法行為的管理措施不力。 12、電動單車在行車安全、擁堵和公交競爭帶來的隱患不容忽視。 13、電動單車影響混合交通,缺乏保險,增大交通事故概率。 如何解決外地摩托車進入禁行城區帶來的威脅、治理“摩的”非法營運現象、電動單車的有序行車等問題,保障番禺道路交通秩序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高政府對交通安全問題的控制和解決能力,需要通過有效管理來提供良好的管理秩序和必要的穩定,實施規定提高可行性和具體措施,因此,我們當務之急需要落實有效的解決途徑整治改善!
辦 法: 1、 加大公交車在各街鎮、市橋城區的線路覆蓋,縮小因道路延長帶來的候車時間。 2、 增設線路和停車站點。公交車在居住人口密集、購物中心等增設線路和停車站點,減少群眾貪方便而乘坐“摩的”的出行方式;在一些新建樓盤密集區域增加線路和停靠站點。 3、 交警部門對外地摩托車、“摩的”通行進行大力整頓,除在各大主要進城口加設禁行、限行的標志措施外,還應在城區路口連接各主要路口再加設,確保二次提醒的有效性;甚至對學校或部分道路限制摩托車進入。 4、 改善交通暢順和群眾安全。根據道路實際情況,對某些道路實施定時管制,限制車流量和保障群眾安全,同時對某些道路實行全天禁止通行的規定。 5、 增加外地車主的違法成本。對于外地摩托車違反禁行規定,除罰款扣分外,應采取追加扣車15天處理,以及可以在15天內查核該車是否涉及違法犯罪的行為作為扣車依據。 6、 增加電子眼的識別功能。各主要道路的電子眼增加對無牌摩托車、外地摩托車的識別功能。凡出現上述情況,應在監控系統屏幕中自動彈出和提示有異常車輛經過某路段,讓監控中心直接通知附近執勤的協管人員進行巡查排查。 7、 交警部門應增配協警和交通協管員,使有限的警力發揮最大的執勤作用。 8、 除在市橋城區,還應在城區和街鎮之間增強警力,加大道路交通的日常監管,關閉外地摩托車和無牌無證、“摩的”的方便之門,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和治安安全。 9、 加強各加油站對無牌無證、外地摩托車的禁止或查證加油巡查,確保對以上車輛進入番禺地區的有效管治。 10、 加大宣傳。對外地摩托車、“摩的”的交通秩序和治安帶來的危害加大宣傳力度,讓群眾舉報、投訴以及禁乘,遏制車輛通行。加大對本地區摩托車靠右側道路或輔道行駛的宣傳和規范。 11、 交警大隊定期組織有規模的專項整治摩托車活動。加大對交通違法查處打擊力度;聯網執法違章車輛,對違章車輛的處罰通知單聯網郵寄到發牌登記地址,以便有效管理車輛累計的違章記錄,一旦違章,新舊記錄執法。 12、 電動單車的行車規范。在道路兩旁增劃出電動單車和普通單車混合行駛的單車道。尺寸不需要太大,寬約70公分。減少電動單車駛入機動車道路。 13、 各街鎮充分發揮派出所和交通協管員的職能作用。規范宣傳電動車的出行行為、路線、最高時速,并建議禁止未成年人騎行電動單車。 14、 交通部門規定對電動單車年審辦法。對電動單車的性能、剎車、車鈴等進行年檢,以及對駕車員的駕駛技能等進行定期審核或宣傳,以促進電動車的合理發展,調節城區交通結構的有序暢順。 15、 電動單車和普通單車在各路口遵守行車規范。在各十字路口和有信號燈指示路口,遵照交通信號燈指示規范通行,并附有標識深入提醒。 16、廣泛深入宣傳道路交通法律法規。要將自覺遵守交通法 律法規的意識深入人心,動員全社會,利用多種形式, 廣泛宣傳,形成一個良好的、有序的交通環境。自覺遵 守交通法律法規才能深入人心。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發展,群眾交通意識交通法則不斷增強,保持社會安定和增加群眾生活幸福感,需要我們作出長期的努力。 |
問題答復: | 彭木勝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外地摩托車、非法營運摩托車及電動單車的整治”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對于您反映的問題以及相關整治建議,區交通部門高度重視。通過優化公共交通出行、落實日常執法職責等一系列措施,疏堵結合,逐步改善外地摩托車、非法營運摩托車及電動單車擾亂我區交通秩序的局面。 一、優化公共交通出行,加大公交出行覆蓋城鄉力度 目前我區已開通公交線路132條,覆蓋全區16個鎮、街,區內所有行政村均以實現“村村通公交”。我區現已基本形成了以市橋中心城區、廣州南站、番禺汽車客運站為中心、環繞市橋城區的“三個中心+一環”公交網絡,構建了層次分明、相輔相乘的跨區公交、鎮街公交、鎮村公交城鄉一體化三級公交體系。 為了完善我區公交線網布局,切實推進公共交通健康、有序發展,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出行需求,2014年7月份,我局委托了長沙理工大學對我區公交線網進行修編,著重解決常規公交與軌道交通的無縫銜接、中心城區公交線網布局的優化完善、公交線路重復系數的有效降低等問題。現修編工作已完成并經區政府審核通過,下一步,我局將根據公交線網修編規劃,進一步優化各產業園區、新建商住區與各客運樞紐、常規公交與地鐵、高鐵等軌道交通的有機接駁,重點加強公交線路對新建產業園區、住宅小區和農村地區覆蓋。通過優化公共交通線網,減輕道路交通壓力,提高公共交通運輸效率,方便群眾出行。 二、落實日常執法職責,積極配合開展聯合執法整治行動 我局綜合行政執法分局一直高度重視區內交通營運市場秩序管理維護工作,積極配合公安交警部門加大對“五類車”非法營運打擊力度,通過開展全面治理“五類車”專項行動等措施加強對區內摩托車非法搭客營運整治力度。今年以來,分局配合公安交警部門在全區開展全面治理“五類車”專項行動18次,出動交通執法人員180人次,嚴厲打擊摩托車非法營運行為,積極維護區內客運市場營運秩序。下一步,分局將繼續積極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五類車”整治,同時加大對市民拒坐 “五類車”的宣傳力度,壓縮“五類車”非法營運的生存空間。為市民提供良好的出行環境。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交通秩序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彭木勝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外地摩托車、非法營運摩托車及電動單車的整治建議”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抓住契機,實施“綜合治理、標本兼治”,打開整治“五類車”全新格局,番禺區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治理“五類車”問題工作方案》及廣州市交警支隊關于 “五類車”的工作要求,鞏固前期“五類車”整治成果,番禺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五類車”專項整治行動,多措并舉開展各項工作。 一、明確工作指導思想,進行全體動員部署 為做好“五類車”全面治理工作,3月11日上午,廣州市政府副市長主持召開治理“五類車”工作動員部署會議。會后,番禺區政府立即組織各職能部門和各鎮(街)召開我區全面治理“五類車”工作動員部署大會,傳達了市委、市政府全面治理“五類車”的整體部署。番禺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按照“疏、堵、建、管”的總體思路,全力推動我區“五類車”整治從公安部門“單打獨斗、集中整治”向多部門“齊抓共管,標本兼治”轉變,形成全區綜合治理的新格局。近期,我區交警大隊正在對轄區違規給無牌車加油的加油站進行摸查,并協調區經貿促進局、區安全監管局對違規加油站進行查處。2015年至今,番禺區查扣“五類車”27438輛,行政拘留187人。 二、健全整治聯動機制,注重工作方式方法 為切實加強我區“五類車”整治工作,發揮主力軍作用,番禺區公安分局專門設立“重點區域整治組”,由番禺區公安分局特勤大隊、交警大隊機動中隊和轄區中隊抽調精干警力聯合區交通局,通過便衣與制服相結合的方式,從嚴打擊在地鐵站周邊等候、停靠的非法營運車輛,便衣伏擊人員利用執法記錄儀提前做好取證工作,交通運政部門本著“從嚴從快”原則,對從事非法營運人員實行現場詢問,協同作戰的特勤大隊,出動沖鋒車,筑牢堵截管控墻,特警隊員荷槍實彈參戰,有效提高整治的震懾力。 三、整治進度面臨挑戰,交警屢遭暴力抗法 今年我區自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五類車”整治行動以來,番禺公安交警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對番禺轄區“五類車”實行“零容忍”,打重拳、出實招,英勇善戰,碩果累累。但隨著整治工作不斷向前深入推進,交警執法部門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交警部門在查車過程中,因觸及當事人利益,部分機動車駕駛員負隅頑抗,駕車沖撞執勤人員,今年來番禺交警共有8名執勤交警在查扣“五類車”時負傷,甚至威脅執勤人員、謾罵;二是部分被查扣“五類車”當事人法律意識淡薄,對“五類車”危害性認識不深,在辦理交通違法注銷手續取車時,因無法提供合法手續,而故意擾亂交警辦公秩序,甚至沖入辦公區域,以自殘或打罵辦公人員作為要挾。 四、掌握正確輿論導向,營造濃厚宣傳氛圍 為加強“五類車”危害性宣傳,番禺區充分利用電視、電臺、報紙三大傳統媒體平臺,連續多期制作“五類車”宣傳專版,在番禺電視臺《交通速覽》節目介紹“五類車”危害性,連續3個月在番禺日報《交通安全訊息》上對“五類車”進行專門介紹,并且通過番禺電臺的《一周交通事故警情》、《交通安全梗要知》等節目,每月新增電臺版公益宣傳系列短片,推出具有番禺特色的“五類車”宣傳,掌握正確的輿論導向。 五、下階段工作計劃 1、以多種手段禁止向無牌“五類車”加油。首先通過宣傳手段向廣大民眾宣傳違法“五類車”上路行駛的危害性,再會同區經貿促進局、區安全監管局等相關職能部門要求各加油站禁止向無牌無證的“五類車”加油,發現長期向無牌車加油的予以新聞曝光,以示效應。 2、加大轄區農貿市場“五類車”整治,建立長期固定宣傳陣地。我區將深入清河市場、沙溪市場等大型批發市場集中地,開展“五類車”專項整治工作,尤其是要嚴打無牌無證機動三輪車,深入各大型批發市場進行前期的排查摸底工作,轄區街道、工商部門、市場管理處等進行前期溝通,加強宣傳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