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與生命安全教育,努力保障中小學師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
| 問題內容: | 理 由: 盡管廣東省教育廳早在2011年就依據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教基〔1999〕13號)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教基〔2002〕14號)兩個文件的具體細則,根據《廣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大力推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十二五”規劃》并印發全省,但全省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一線,并未引起足夠重視,更沒有全面落實此項工作。起碼比起普通文化課教育教學工作,顯得輕描淡寫了許多,我區也不例外。許多學校一味追求升學率,學生的思想心理發展基本上沒有系統的規劃設計、監督檢查、反饋評估。學校的班級建設沒有基本的準則和規范,心理健康課程流于形式,班會課脫離班級學生思想心理發展的實際,不是形式主義,就是極端實用主義。而學校管理方面更是不顧學生的思想心理發展,不走群眾路線,班主任的安排和科任老師的配備缺乏科學研究,主觀武斷,官僚主義,本位主義盛行。許多學校有些教學班學生在校三年,學校頻繁更換班主任、更換老師,從不征詢學生老師意見,不關心師生的心理感受和實際需求。凡此種種,說明師生的身心發展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中始終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幾乎每所學校每年都有學生因為心理健康或身體健康原因休學或輟學。事實上校園里許多師生心理和身體處于病態或亞健康狀態,本區因為心理原因而輕生或傷殘的學生有增加的跡象,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全社會的關注。事實上全國許多省份已經高度重視,率先開展了相關工作,為此,我提議區政府有關部門認真研究落實這方面的工作。 辦 法: 一、認真學習《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十二五”規劃》,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訂專業化的、切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實施細則,監督本區各級各類教育單位和有關職能部門遵照執行,并深入一線考核、檢查,保證落到實處。 二、學習先進省份的經驗,要求本區各級各類學校,將“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校的必修課程。最好從2015年秋季學期開始全面開設兩門課程”,其中“生命安全教育每周一課時,心理健康教育每兩周一課時”、“生命安全教育采取‘1+X’方式進行”,全區統一制定課程標準并監督落實課程的實施。課程考核全區統一進行,分開卷的調查問卷和閉卷的課程知識考核以及實驗實踐考核三部分,學生個人成績由后兩個考核成績合并而成,計入學籍檔案,問卷調查按學校、班級統一上交區教研室,由專業教師統一分析評卷,既可以用來作為下一步教育教學的信息反饋,又可以作為對相關學校、班級該類課程的成績評定評價,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且向有關部門積極建議將該課程的內容納入中考范圍,中考試卷要有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保證課程有效實施。“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配備堅持專兼職相結合的原則,做到“一主兩輔”,即以專職教師和班主任為主,以學校其他教師或社會專業人員為輔。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原則上須具備心理學或相關專業本科學歷,取得教師資格和心理咨詢師資格。小學及以上的學校至少要配備一名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安全教育教師。要采取集中培訓、網絡研訓、校本研修、脫產學習、在職進修等多種形式,開展分層次分類別的培訓,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既要開展任課教師培訓,對承擔課堂教學任務的專兼職教師,要組織開展與課堂教學同步的網絡研訓,并提供必要的課程資源,支持教師上好每一節課。又要開展全員培訓,在各類校長、教師和學科教師培訓中,要融入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學校要通過校本培訓,提高全體教職員工開展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四、加強心理輔導室和生命安全教育實驗室建設。根據有關文件要求,制定《中小學生命安全教育器材配備基本標準》和《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標準》,要求各中小學都要按標準建立心理輔導室和生命安全教育實驗室,各鎮街教育指導中心也要協助各街道居民社區建立心理輔導室,真正把心理輔導室建設成為所在學校、社區師生和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務站和救助站,一方面直接面向校內、區內師生解決有關心理健康問題,另一方面面向社會服務大眾,作為學校、家庭、醫院的紐帶,共同協作,保障我區師生和一般居民的心理健康,為提高我區人民的幸福指數做貢獻。 五、重視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與成長。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把教師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教育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從實際出發,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減輕教師的精神和心理壓力,指導教師學會心理調適,增強應對能力,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學校要定期開展教師的心理輔導或相關培訓,要把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納入職前培養、準入、職后培訓和管理的全過程。 六、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上,區政府提前規劃,一旦條件成熟,即可建立一個面向全區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信息咨詢服務和應急服務的綜合平臺,為本區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再加一層保險。 |
| 問題答復: | 郭文欣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與生命安全教育,努力保障中小學師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生命,是人的至上的權利。認識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愛惜生命,是每一個人對生命應有的態度,也是每一個組織對待生命的態度。近年來,區教育系統在借鑒先進地區經驗的同時,結合番禺區域實際和教育發展現狀,在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和實施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一是切實加強了組織領導。在分管教育副區長的重視下,區教育局組建了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的工作小組。二是切實加強了學習交流。區教育局先后到了國內區域和學校如湖南第37中學等進行了考察參觀,組織區內骨干校長教師隊伍參加了全國生命教育交流會。三是實施了課題推動工作。啟動了《番禺區高中生發展指導實驗研究》項目,從“理想、學業、心理健康、生涯和生活”等五個方面指導和評價中學生發展狀況。四是明確了階段工作計劃和內容。制定了《番禺區生命教育實施方案(討論稿)》。《番禺區心理健康十二五規劃》已經明確規定了《心理輔導室建設標準》和《專職心理教師崗位職責》并定期巡視相關情況。建立了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與援助中心,開設心理援助熱線、QQ咨詢、個案輔導和團隊活動等,引導青少年學會用正確方式承受壓力、宣泄情緒,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五是強化了師資隊伍建設。目前,區屬學校、初中和大部分中心小學已經按照師資比例配備了專職心理老師,我區已基本實現“C證全員化、班主任教師持B證、德育領導和專職心理教師持A證”的要求,ABC證的培訓在全市位列第一。六是以部門聯動方式進行了工作探索。近年來,區教育局聯合相關部門,在生命教育方面開展了系列活動。如區財政局支持生命教育,劃撥專項資金用于青少年心理和法律輔導經費、理論講師團等。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面向青少年開展系列文化活動和文化市場建設,加強對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正確導向。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在番禺區岐山醫院設立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為青少年普及心理知識個案輔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這些工作,都為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在過往工作基礎上,面對當前形勢和教育發展的新要求,下階段,區教育系統將爭取相關部門支持,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一、編寫生命教育教材(學材),在區幸福教育專題教材《幸福學堂》的基礎上,增設生命教育內容,在中小學校課程中開設。幸福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生命教育作為幸福教育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和章節,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有主題有層次有深度來開展。鼓勵有條件的學校,編寫生命教育特色課程。 二、開設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我們計劃將“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校的選修課程,保障課時,每兩周一課時。同時,通過家長學校開設生命教育專題講座,開展廣泛的宣傳培訓,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 三、在中小學校中開展“生命教育日”活動。每年的5月25日是番禺區的心理健康教育日。在“525”教育日里,我們將把生命教育作為其中一個活動主題,要求在各學校作重點開展。通過開設課程,舉辦班會、講座,或開展資料宣傳等各種形式宣揚生命意義,讓學生們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四、繼續加強未成年人心理輔導中心建設,為未成年人家長和學生提供心理援助,尤其對心理壓力大、有心理問題學生的主動干預,建立心理危機干預“三預”機制和心理個案轉介機制。 五、重視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繼續開展“教師心理智慧培訓”、開設教師幸福課,加強教師心理調查和研究,切實提高教師生命質量和職業幸福感。生命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發揮社會、家庭、學校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動。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