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市橋作為番禺的中心老城區,交通擁擠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市民群眾,特別是上下班時段,中心城區難以找到一條暢通的道路。交通擁堵問題早在2010年就引起區有關部門的關注,并為了緩解市橋城區交通堵塞計劃啟動三項道路建設工程,即開通德興北路和禺山東路、建設光明大橋。其中,德興北路規劃為城市主干道,道路規劃紅線為44米,南起平康路,北至蓮花大道,全長約3.7公里。通過打通德興北路,有效緩解中心城區南北走向的交通壓力。一直以來,區有關部門為了開通德興北路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時至于今,德興北路只開通至富華東路,仍未接通德興南路,根本未能實現舒緩城區南北走向的交通壓力,甚至加大了坑口路、大北路等周邊道路的交通擁堵。另外,由于德興北路開通需要貫穿部份沙墟二村舊村,涉及拆遷的村民過百戶,如何進行拆遷補償及安置是解決該路成功開通的關鍵,鑒于拆遷范圍內的房屋已被控規20多年,部分房屋已成危房,導致村民無法居住,因此征地拆遷開通德北路不能再推。 針對開通德興北路瓶頸問題,主要原因有: 一、區有關職能部門未能充分與村委和被拆遷戶進行溝通,聽取被拆遷戶的意見和訴求。 二、由于拆遷安置區選址未確定,征地拆遷補償及安置方案未出臺,造成相關拆遷補償問題未能進行協商。 工作建議: 一、要充分了解被拆遷戶的需求。相關部門要建立專項工作辦公室和工作組,對納入拆遷范圍的住戶進行上門調查,充分了解沙墟二村委和村民的意見和需求,研究制定雙贏的征地拆遷補償方案。 二、盡快規劃、確定安置房建設用地,落實安置房用地及建設等資金。 三、制定優惠的安置政策。一是建議安置房盡可能選擇靠近中心城區或沙墟二村附近,提高安置房建設標準,讓拆遷戶容易接受安置。二是德興北路兩側被征土地留給沙墟二村作為發展經濟使用,并給予建設上的政策優惠。三是對拆遷戶可加大貨幣補償額度,對越早同意拆遷的村民可享受更多的優待政策。 四、對于現階段因控規造成無法建設和居住的危房拆遷戶,以及在被拆遷之日至安置房竣工期間的被拆遷戶進行妥善處理,同時給予合理的安置補助費。 五、由于沙墟二公園和村委會辦公樓地處被拆遷范圍,因此,在拆遷期間要給予租用辦公場所補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