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大件廢棄物處理工作”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一、近期我區垃圾分類推廣工作情況 一是積極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抓好“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模式推廣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計劃,今年我區實現60%社區人口參與“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模式。區城市管理局(以下簡稱“區城管局”)已在今年1月份下發文件要求各鎮街制定今年推廣計劃,截止6月底,全區各鎮街已有50%社區人口參與“定時定點”模式。 二是有害垃圾網點全面普及。區城管局積極規范各小區有害垃圾收集點設置,制作統一的標識牌,購買專門的投放桶,構建“小區(村)收集、鎮街臨時儲存、區處理”模式,在全區589個小區設立637個有害垃圾收集點,區環衛處設置了有害垃圾存儲間,配置了有害垃圾運輸車。 二、我區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與網絡體系建設工作情況 從2009年起,在區委、區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區供銷聯社按照市、區有關文件精神,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工作措施,經過六年多的努力,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機制日趨完善,網絡體系規劃布局科學合理,在近年來我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服務亞運、“三打兩建”行動、防控登革熱、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等重點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工作成果位居全市前列。 一是實現再生資源回收與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無縫對接。區供銷聯社充分調動全系統資源,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措施,全面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與網絡體系建設工作。目前,納入網絡管理的496個網點100%覆蓋全區各個社區和行政村,基本能夠滿足廣大群眾交售再生資源以及推進我區垃圾分類工作的需要。據統計,全區納入網絡管理的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對接垃圾分類月平均資源回收總量達5萬多噸。2012年底,按照廣州市關于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關要求,我區再生資源回收站點與社區居委、行政村、學校簽訂再生資源回收服務協議,實現再生資源與垃圾分類可回收物無縫對接。具體的對接服務形式是以電話預約或定時定點流動上門回收相結合,并在小區設置了公示牌,公示相關的服務內容和聯系方式,再生資源與垃圾分類可回收物的無縫對接工作成果位居全市前列。 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凝聚全社會共識。區供銷聯社大力開展再生資源宣傳教育,探索再生資源“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等特色宣傳活動。其中在再生資源“進校園”活動中,區供銷社系統與全區260多間中小學實現了再生資源回收對接,從2012年至今,共回收廢紙類2621噸、金屬類211噸、塑料類245噸及其他類15噸;累計開展再生資源“進社區”、“全民行動日”活動46場次,合共派發海報、單張、環保購物袋、環保雨傘等宣傳品4.5萬份,宣傳教育達6.7萬人次。通過系列的宣傳活動,大大提升了我社再生資源工作的知曉度和社會的參與率,為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三、現階段開展大件廢棄物處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大件廢棄物附加值低,企業回收后難以找到下游買家。廢玻璃類、廢塑料類、廢木質類、大件舊家具等大件廢棄物,附加值低,回收工作量大、處理成本大,回收價格偏低,企業回收回來則要面對虧本運營、“無人要”的困境,所以其回收率偏低。以廢木頭為例,現時廢木頭的回收價格不到200元,由于質量重,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進行收集和運輸,造成了很多回收企業不愿意回收,所以這項物品回收乏人問津。再例如:玻璃循環利用的成本和用新材料制作的成本差不多,但玻璃質量重,收集和運輸成本高,造成了企業進行玻璃循環利用多是虧本經營。 二是我區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普遍存在“低、小、散”的特點。“低”是企業加工水平低;“小”是指企業規模小,多為個體經營,沒有形成規模,且不具備加工處理能力;“散”是指企業分布分散等現象。 三是居民回收再利用意識的強化成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市場形成的主要瓶頸因素。通過兩年多對資源回收進社區工作的摸索和探討,主要存在宣傳力度不夠,群眾知曉度、參與度不高和隨之衍生的回收企業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四是現有住宅小區由于歷史原因,在建設當初沒有預留地方用于建設固定的回收站點。居民、物管與回收企業三方在選址問題上普遍存在難以達成統一意見的矛盾,因而無法在小區內建設固定回收站點為再生資源提供更便民的回收服務。 五是舊家電回收很難形成規模。舊家電回收處理行業面臨較大困境,主要是由于各方利益難以平衡造成的。對于拆解公司而言,沒有舊家電資源,企業運轉困難,即使能夠運轉,獲利也是微薄的。對于回收公司而言,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企業不愿意將低價回收來的舊電器轉手給拆解公司,而是再轉賣給有需求的消費者。隨著“以舊換新”政策的結束,沒有相關資金補貼及新政策的銜接,很多企業面臨虧損壓力,貨源問題成為正規拆解企業的難題,使正規拆解企業經營受到很大影響。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在財稅政策方面,對低值可回收物(廢玻璃類、廢木質類、廢塑料類,包括大件舊家具)的循環發展給予必要支持,鼓勵開展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工作,對低值可回收物進行補貼,對生產過程和生產環節給予必要扶持,手段包括:國家財政給予企業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在稅收方面給予投資抵免政策。此外,在銷售過程中應給予一些優惠政策,包括所得稅的優惠和增值稅方面的優惠。 (二)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尋求政策、措施支持,完善在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下形成的廢舊家電回收渠道及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實現廢舊家電回收利用的規模化和產業化。 (三)大力加強宣傳和推廣工作。下一階段,區供銷聯社將利用好“三進”(即: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特色宣傳平臺,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積極開展低值可回收物(廢玻璃類、廢木質類、廢塑料類,包括大件舊家具)環保處理再生公益宣傳活動,強化低值可回收物的分類投放、回收利用的宣傳教育,將宣傳工作常態化、經常化,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力求形成市民認識到位、公眾參與廣泛的氛圍,提高市民的知曉度、參與度和垃圾分類意識,建立起優良的回收利用觀念,助推循環經濟的發展。 (四)目前我區正著手出臺《番禺區垃圾減量方案》,研究制定具體措施推進低值可回收物(廢玻璃類、廢木質類、廢塑料類,包括大件舊家具)的回收處理工作,更好地服務垃圾分類減量。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大件廢棄物處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