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內容: | 理由: 經過近年的努力,番禺區以廣汽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和以萬博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番禺區的旅游業也穩步發展,對番禺區經濟拉動、就業帶動、文化提升和環境改善發揮了巨大作用。然而,番禺區旅游產業還有巨大發展空間,尤其是廣澳高速以東、金山大道以南、沙灣水道以北、珠江以西的蓮花山周邊東部區域,該區域具備天然優良的旅游資源,但目前旅游經濟尚不發達,建議大力發展蓮花山周邊東部地區旅游產業,為我區旅游經濟增添新亮點。 一、主要優勢 (一)區位和交通網絡優勢 蓮花山周邊東部區域在地理位置上得天獨厚,與周邊主要城市的直線距離都不大,距北邊的廣州30公里,西邊的佛山40公里,江門60公里,中山55公里,距東邊的東莞不足30公里,深圳只有70公里。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蓮花山周邊東部區域區位條件將逐步改善和凸顯優勢,能快速與周邊城市區域和重要交通樞紐通達。已有的廣珠北高速及新化快速、廣明高速、南沙港快線、地鐵4號線、蓮花山港,目前在建的廣莞惠城際、虎門二橋,列入未來5年建設計劃的地鐵3號東延線、8號線、17號線、蓮花大道及蓮花互通、南大干線等項目將使該區域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使上述城市都具有一小時到達的條件,可以廣泛的吸引和服務周邊城市的人群。 (二)資源優勢 目前旅游業已成為復合產業,包括觀光、休閑度假、文體娛樂、康體、培訓教育、工業旅游、商業會展、餐飲、旅游地產和戶外體育等,我區突出旅游資源有:西部“大夫山-滴水巖-寶墨園-沙灣古鎮”片區;東部蓮花山片區;北部“長隆-萬達商區”片區,其中蓮花山周邊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旅游資源,且尚有巨大潛力可以挖掘,不但有山、水、城、田等怡人風光,還有國家5A級旅游區蓮花山景區、水域寬廣且水質優良的礪江河水系、幽靜休閑的高爾夫球會、充滿田園風光的海鷗島、歷史文化名村大嶺村、知名企業廣汽基地、大小浮蓮山、亞運村等,可以圍繞“山、水、島、村、城”因地制宜地打造一批旅游項目,提供多種休閑旅游產品和服務模式。據了解目前情況下,蓮花山每年游客已經達到約180萬人次,海鷗島的游客也達到每年約100萬人次,已經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發展基礎。 (三)國家政策優勢 國家自2015年指出,將旅游業發展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15年9月國家旅游局啟動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旨在推動旅游業由“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轉變,推動旅游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構建新型旅游發展格局。2016年起,國家陸續公布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并享有八大優惠政策。禺區作番為廣州唯一入選地區,具備良好的城市建設基礎和較高的市民素質及文化底蘊,應抓住這次機遇,利用本地人文環境及生態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經濟。 二、目前存在的不足 (一)發展定位和投入不足 目前該區域主要靠蓮花山和海鷗島吸引本土和附近人群為主,而且大部分游客是當日往返,沒有瞄準周邊城市群巨量的人口和消費需求,沒有投入新的大項目和配套基礎設施,沒有吸引游客能夠住下來,區域以原生態保護為主,需要在保護提升和挖掘資源方面找準定位,精心策劃出一個生態休閑旅游示范區,以生態促發展,以發展促保護。 (二)政策配套不足 主要是充分利用現有土地、房屋方面相應的政策支持力不足,“三舊”改造支持和推動力不足,限制了當地現有資源向旅游業的轉化轉型,需要在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配套政策,既重視招商引資促進帶動區域發展,又能使當地群眾能夠靠現有資源產生收益,支持發展。 (三)社會資源利用不足 目前主要靠政府和國企的投入,而且沒有形成良好的直接的投入回報機制,所以難于形成大的投入力度,投入量也受到限制,需要吸引和充分發揮市場化社會資源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投入回報機制,保證投入力度和可持續性。充分利用好社會資源的智慧,克服發展中的困難。 (四)區域交通等配套不足 目前在旺季,單單是蓮花山和海鷗島的進出車輛和停車已經使現有的道路和停車場難于應付,不但影響到游客出行,還對當地的交通出行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主要是沒有結合旅游需求和發展需要專門規劃建設相應的道路和設施,沒有相應旅游交通車輛,基本都是靠游客自駕解決交通問題,而且進出道路和景點出入口沒有系統規劃考慮。 辦法: 以蓮花山周邊東部區域的現狀及將要落實的規劃,只要策劃得當、思路符合最新的發展理念,發展旅游產業將大有可為,望我區抓住機遇,順勢發展,加快推進全區經濟產業建設。 一、政府主導市場運作 蓮花山周邊東部區域旅游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但整個片區的旅游開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應實行“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機制,政府負責做好用地和規劃控制,提供平等、友好的開發政策,鼓勵大型優秀企業入駐投資;相關部門牽頭廣泛征求意見,由專業策劃和規劃單位確定主題,調查篩選項目點,規劃部門和專業機構串珠成鏈規劃水陸線路和基礎設施、項目方案,形成策劃書和規劃,向市場招商引進社會資源作為開發主體推進項目,建設一批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及市場吸引力的旅游項目。 二、公私合營可持續發展 借力國家大力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東風,尤其是PPP模式的推廣,有條件利用優良的市場資源加快發展,通過PPP模式的公私合營特性,減輕政府財政壓力,提高企業積極性,促使旅游經濟可持續的開發。 三、統籌策劃落實規劃 以蓮花山為核心采取先搭好基礎骨架再以圈層推進的模式,方可實現該區域旅游業穩步快速的發展。結合用地情況進行片區旅游規劃,落實土規及控規調整,通過發展旅游產業,避免在國土、規劃和建設各方面的限制條件和矛盾。 |
| 問題答復: | 九三學社: 您提出的關于“大力發展蓮花山周邊東部旅游產業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東部片區的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包括4A級旅游景區蓮花山旅游區,珠三角大都市城鎮群落中獨一無二的綠色生態島嶼-海鷗島、全國歷史文化名村大嶺古村,以及國瑞歡樂世界、亞運文化村、蓮花山高爾夫球會等。近年來,我區一直致力于挖掘和開發我區東部片區的旅游文化資源,不斷豐富其生態休閑項目和旅游產品。 您提出的關于“大力發展蓮花山周邊東部旅游產業的建議”非常好,符合我們總體旅游發展思路,對拉動我區經濟、帶動就業、提升文化需求和改善周邊環境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一、我區已開展工作情況 (一)強化統籌協調職能推動東部旅游片區加快發展 為加快我區旅游業發展,2011年12月我區成立了番禺區旅游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區旅委會”)。2014年12月,為了加快海鷗島生態旅游業發展,提升部門聯動的工作效能,在區旅委會下設的5個專責工作領導小組基礎上,增設了石樓鎮海鷗島旅游開發專責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推進海鷗島開發工作,并協調解決遇到的問題。根據我區全域旅游的工作部署,專門劃分出東部蓮花山-海鷗島-亞運城高端休閑度假旅游片區,以便于將東部片區多個景區有機串聯,實現協調聯動發展,并由分管副區長牽頭,切實推動各項工作落實。 (二)科學規劃整合蓮花山周邊東部旅游片區資源 在我區編制的《番禺區旅游總體規劃》中,專門對東部片區作了詳細分析,將其定位為旅游業重點發展板塊——東部高端休閑度假旅游片區,并提出了相應的旅游業提升策略。針對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編制了《蓮花山港灣度假區詳細規劃》、《海鷗島旅游發展規劃》等系列規劃,在資源整合、旅游布局、基礎配套、環境保護等方面都提出了規劃指引。下一步,我們將在開展《番禺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編制過程中進一步優化該片區產業布局,提升產業品位,促進該片區的可持續發展。 (三)積極完善蓮花山周邊東部旅游片區的交通等配套 蓮花樞紐工程、蓮花山過江通道工程、海鷗公路擴建工程等一批改善蓮花山周邊區域交通通行能力的項目已列入“番禺區‘十三五’時期綜合交通體系建設規劃”。其中蓮花樞紐工程將依托佛莞城際、穗莞深城際琶洲支線、廣中珠澳城際軌道及地鐵十七號線的建設規劃,打造番禺區東部綜合交通樞紐,帶動蓮花山周邊地區發展,計劃2020年完成;蓮花山過江通道起于廣明高速,至東莞麻涌互通與廣深高速相接,全長12km,計劃2019年完工。該項目建成后將有效促進蓮花山周邊旅游產業的發展;海鷗公路擴建工程北起海鷗大橋,南至廣州打撈局石樓基地,全長10km,雙向四車道,計劃2019年完工。海鷗公路擴建后也將對發展海鷗島旅游產業產生積極影響。推進蓮花山東門路及延長段的建設工作,進一步完善蓮花山片區的道路交通,目前已進入拆遷安置及項目立項階段。推進工業用地收儲,促進蓮花山西側舊廠搬遷以解決停車問題。 (四)積極推進蓮花山周邊東部地區的城市更新工作 目前,蓮花山周邊地區的城市更新工作正在積極推進,現有大嶺村村級工業園更新改造項目與石樓鎮四漁村微改造項目已列入我市2017年度城市更新項目和資金計劃,均正在開展基礎數據調查工作和編制策劃方案工作。在上述兩項目方案編制過程中,將結合周邊蓮花山、海鷗島、嶺南古村等現有旅游資源,在項目的產業發展定位中重點考慮打造綠色生態、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及漁港文化等以休閑度假與旅游服務為主的生態旅游產業類型,通過城市更新進一步完善市政公共配套設施,優化區域交通組織,促進蓮花山周邊區域旅游產業的發展。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針對東部片區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深入,旅游開發程度不夠高,用地制約問題比較突出,交通瓶頸問題亟待解決,吸引社會投資的力度有待加強等問題,下一步我區將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以區政府名義申辦“2019年全國荷花展”,將蓮花山旅游區作為核心景區,展示番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整體形象和創建成果。 二是加強環境整治,完善海鷗島旅游配套設施,吸引社會資金打造海鷗島生態旅游項目和民宿項目。 三是在完善國瑞歡樂世界一期項目的基礎上,加快推進二、三期建設。 四是通過“三舊”改造配套旅游發展用地,引入市場資金和管理團隊,將大嶺古村打造成嶺南文化古村。 五是將亞運文化村旅游開發,與周邊休閑環境和游艇產業結合,策劃“體育+旅游”項目。 六是升級改造工業園和舊村,開發紅木小鎮,建設產城融合示范區。 七是開發廣汽汽車小鎮項目,在規劃建設中體現“汽車+旅游”融合,增加旅游功能和元素,打造產業突出的特色小鎮。 八是解決蓮花山周邊交通、停車問題,加快建設蓮花山北門停車場,打通蓮花大道等交通要道,完善公交接駁。 九是開發黃嘯俠、麥華三等名人故居的旅游資源。 十是開發鰲魚舞、乞巧、龍舟等本地傳統民俗文化,打造“文化+旅游”項目。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旅游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