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內容: | 內容: 一、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國家發展的需要 (一)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國策。2016年10月20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朱明在2016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及中國光伏大會上透露,中國政府已經向國際社會承諾非化石能源占比在2020年達到15%,2030年達到20%。初步測算,要實現上述目標,2020年風電和光伏并網總容量至少要達到4億千瓦,2030年要達到10億千瓦,發展任務十分艱巨。根據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初步成果,2020年商品化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6.8億千瓦,年發電量1.9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27%。 (二)可再生資源電量占將比納入地方考核。按照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以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5%為基礎,國家將健全目標考核機制,制定各省(區、市)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可再生能源比重指標及全社會用電量中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比重指標,把可再生資源電量占將比納入地方考核。 (三)我省發展可再生能源任重道遠。廣東省尤其是廣州市是全國用電大省大市,但廣東省火力發電占比重是全國較高的省份,占78%,僅次于江浙污染大省。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是我省、我市、我區實現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的迫切需要。 (四)分布式利用成為光伏產品應用的主要形式。在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上,國家即將出臺可再生能源總體及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能等子專題“十三五”規劃。在“十三五”時期光伏發展主要任務是推動光伏發電成本的下降和技術水平的上升,早日實現不依賴國家補貼的自我持續發展。同時,通過微電網、新能源示范城市等示范工作大力推動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力爭到“十三五”末期分布式利用成為光伏產品應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二、光伏發電在我市、我區正逐步推廣 目前,作為能源消耗大市,太陽能在我市、我區的應用情況不甚樂觀,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住戶不多,安裝光伏發電設備更少。為推廣太陽能光伏發電,廣州市發改委于2014年出臺了《廣州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穗發改能源【2014】33號),對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南沙區政府辦公樓頂安裝了太陽能發電站,成為全市最早安裝清潔能源的區級政府大樓。2015年底,我區沙頭街橫江村委會辦公樓安裝了19KW的太陽能發電站,是我區最早安裝清潔能源的村級組織,受到各主要媒體和有關領導的肯定。太陽能光伏發電逐步受到社會和群眾的重視。橋南街一家公司近二年就在我區安裝了600多平方米的光伏發電項目,現在還積極洽談石樓鎮康裕村316套村民住宅和村委辦公樓4000多平方米的項目。 三、光伏發電可以產生良好的效益 發展太陽能發電站,在能源資源匱乏的番禺區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社會效益明顯。積極響應國家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發展可再生能源,促進節能減排,有效保護環境。同時,增強廣大群眾環境保護意識,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履行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 (二)經濟效益可觀。一是推動新產業發展。結合建筑節能加強光伏發電應用,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推廣光伏發電應用,能進一步促進光伏行業發展。二是促進消費升級,拉動經濟增長。以農村一個家庭3千瓦屋頂光伏項目為例,投資約2.8萬元左右,對拉動消費具有積極的作用。三是增加群眾收入。隨著農民“洗腳上田”,“耕屋”成為了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但隨著經濟轉型,勞動密集型企業大量減少,農民出租屋收入也大幅減少。而農村正是發展太陽能發電站大有可為的地方。經統計,太陽能發電站每安裝1千瓦,日平均發電4度左右。以農村一個家庭3千瓦屋頂光伏項目為例,投資約2.8萬元左右,年發電4380度電左右,年收益5256元左右,在25年的使用壽命中收益達13萬元左右,直接投資收益率高達21.5%。村級建設集中式50千瓦太陽能發電站,年收益就達8.76萬元。 四、推廣光伏發電的條件逐漸成熟 (一)自然社會條件好。番禺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尤其是夏季,光照時間長,家庭用電量大,適宜發展太陽能電站。同時,番禺網購電價高,太陽能發電的電力易于就地消納,又有政府補貼,群眾容易接受。還有,番禺區居民住宅小區密集,為安裝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站提供了基礎條件。 (二)有設計技術支持。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日趨成熟,在我區本土就有了一些技術領先、經驗豐富的公司。其中橋南就有廣州地區發展分布式太陽能發電較早的公司,公司的樣板工程,先后在番禺日報、南方電視臺、廣州電視臺、歐樂海外版專題報道。 (三)光伏硬件成本下降。光伏發電是過去五年發電成本降低最快的新能源發電技術,從“十二五”初期到現在,光伏發電的硬件成本差不多下降了70%,為推動布式光伏發電提供了有利條件。 建議: 一、實施光伏發電政府示范工程。一是在政府和集體權屬的物業,如辦公樓,學校、醫院、村委會的建筑等大力推廣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作為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示范點”,實行“以點帶面”。二是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把太陽能發電作為重要內容推廣,使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效益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從而增強安裝使用的積極性。 二、優化光伏發電項目審批流程。一要加強審批流程督導。根據南方電網關于規范太陽能發電流程,從申報到并網不能超過45天。但在實際操作中,能在此期限內獲得審批的項目不到20%,有的項目審批時間甚至長達半年之久。因此,供電部門應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建立項目申辦責任制,對申請的項目實施限時書面答復制度,為項目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二是明確產權責任。居民和電力部與居民的并網點的產權責任不夠明確,出現電力公司權利延伸到居民財產范圍的情況,影響居民對分布式太陽能發電項目的積極性,也嚴重延誤了審批時間。 三、扶持區內光伏發電企業做大做強。一是強化部門聯動。根據《廣州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穗發改能源【2014】33號),發改、財政、供電等部門加強聯動,強化宣傳,落實政策,鼓勵光伏企業、群眾積極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應用,促進光伏企業發展。二是發展光伏金融業務。番禺區房地產發達,居民集中,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前景很大。目前,全國還沒有較大的太陽能屋頂電站安裝企業。如以政府加民間投資(PPP)的模式,對工商企業、政府物業屋頂投資發展光伏太陽能發電項目,將有力促進區內太陽能屋頂電站安裝企業做大做強,發展成為總部經濟,在我區形成新業態,促進經濟發展。 四、創新扶貧形式開展光伏扶貧。在區內扶貧工作中,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開拓扶貧新模式,為貧困戶、困難戶建一個賺錢脫貧的光伏太陽能發電站,實現增收脫貧。 |
問題答復: | 廖浩文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扶持區內太陽能光伏發電企業做大做強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一、關于實施光伏發電政府示范工作 區政府已與本地光伏企業合作,以合同能源管理形式,在番禺會議中心頂樓建設了裝機容量為53.7KW的光伏發電項目,目前即將并網發電。下一步,我局將研究在我區推廣光伏發明項目。 二、優化光伏發電項目審批流程 近年來,我區不斷優化光伏發電項目審批流程。一是根據《廣州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穗發改能源〔2014〕33號)第十三條規定,“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辦理備案后,其他行政審批手續可簡化,免除項目發電業務許可、建設許可、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估、水土保持、減震防災、用地預審和規劃選址等手續”。二是區供電部門按照《南方電網公司分布式光伏發電服務指南》和《廣州供電局分布式光伏發電營業服務實施細則》的要求,結合番禺區實際情況編制了《番禺供電局分布式光伏發電業務工作指引》,對光伏發電業務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匯總并制定解決方案。同時,在處理光伏發電業務過程中設專人對全過程進行管控,嚴格按照南方電網公司48個工作日的要求執行。三是根據《南方電網公司分布式光伏發電服務指南》和《廣州供電局分布式光伏發電營業服務實施細則》,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與電網的連接點就是供電企業與用戶的產權分界點。 目前我區非居民光伏發電項目已受理未并網項目9個,總裝機容量4823.7千瓦;已并網項目12個,總裝機容量8830.08千瓦。居民光伏發電項目已受理未并網項目97個,總裝機容量950.23千瓦;已并網項目144個,總裝機容量1089.67千瓦。 三、扶持區內光伏發電企業做大做強 為加快推進我市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推廣應用,目前廣州市已出臺《廣州市新興產業發展補貼資金用于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管理實施細則》明確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補貼資金的申報、審批、監督管理工作。我區根據市的工作部署,及時組織居民和已并網發電的單位申報各級政府對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補貼, 四、創新扶貧形式開展光伏扶貧 根據《關于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發改能源〔2016〕621號),國家重點在前期開展試點的、光照條件較好的16個省的471個縣開展,我省未納入該范圍。對于建議中提到的在區內扶貧工作中,開拓扶貧新模式,為貧困戶、困難戶建一個賺錢脫貧的光伏太陽能發電站,實現增收脫貧的建議,我局將進一步研究,并在今后的光伏發電工作中,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政策支持。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太陽能光伏發電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