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內容: | 鑒于當前區政府加強打造嶺南特色文化工作的有關要求,轄區內各個歷史文化遺產養護和復建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但由于有關部門重視力度不足、宣傳力度不夠等客觀原因,海云寺、余蔭山房等獨具嶺南文化特色資源的復建和弘揚工作相對滯后,造成了嶺南文化特色的嚴重缺失。 建議: 一是區政府協調有關部門加快推進海云寺復建工程,按照尊重歷史,放眼未來原則,盡最大可能還原寺廟原貌,同時,在原址復建基礎上擴大占地面積,做好周邊道路、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確保進出道路暢通,車輛停放有序。 二是區政府加強對廣東省四大名園之一的余蔭山房的重視,加大財力傾斜力度,參照上海、蘇杭等地園林建設模式,對余蔭山房進行擴建和重點打造,做好基礎設施、外部交通設施等建設,強化宣傳工作,落實好古廟古園的文化傳承,更好地推動弘揚嶺南文化。 |
問題答復: | 區熾煊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海云寺復建及古寺、園復興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海云寺原址復建工作在2013年已納入廣州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海云寺原址復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方案,正在全力以赴推進。經過四年多時間,市、區政府及多個部門的努力,已爭取到海云寺周邊業主單位的大力支持,土地置換和征地拆遷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成效明顯。區國土規劃局已制定海云寺及周邊片區的控規調整方案,并報市規委會審批。市佛教協會制定了海云寺原址復建的規劃設計方案,并已進場開展籌建工作。根據海云寺原址復建規劃設計方案(初稿),該項目規劃選址面積約77畝,總建筑面積25730㎡,包括:大雄寶殿、藏經閣、僧舍生活區、齋堂和海云寺文化中心等,計劃建設停車位約500個。為考慮到海云寺及周邊片區的交通出行問題,我區已結合南大路的改造對周邊路網進行總體規劃,擬對金甌大道進行升級改造,拓寬道路和美化道路周邊環境,確保進出道路暢通。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海云寺原址復建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區熾煊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海云寺復建及古寺、園復興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區在對余蔭山房進行保護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宣傳推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做好余蔭山房發展規劃 (一)區文廣新局、余蔭山房管理處委托廣州大學編制余蔭山房保護規劃,該規劃立項已經得到國家文物局批準同意,現正進行規劃的編制工作。 (二)按照2005年區政府通過的《余蔭山房旅游區發展總體規劃》設計意向,整個余蔭山房總體規劃地面積達237.75畝,建筑面積25155平方米,分三期進行建設。第一期“北新園”工程(后更名為“文昌苑”)在余蔭山房北面擴展,占地3000多平方米。該項目工程于2006年完成并對外開放,除自然景觀外,文昌苑還設有展覽區、旅游商品區、特色美食區等,游客普遍反映良好。 二、交通等配套設施建設 近年來,余蔭山房正逐步完善各項旅游服務配套設施建設。余蔭山房正門四達通衢廣場、停車場建設工程于2009年完成并投入使用;余蔭山房30路公交總站于2013年投入使用;2016年,番禺區南村鎮污水支管網首期工程(含興業大道至余蔭山房路段)開展,待投入使用后能夠達到雨污分流的目的,有望解決余蔭山房正門河涌污染問題,改善景區周邊環境。 三、加強宣傳推廣,弘揚嶺南文化 余蔭山房擁有近150年的歷史,它所蘊藏的建筑文化、花木文化、祠堂文化等博大而精深。近年來,余蔭山房結合自身優勢,開展多項特色文化活動,包括:1.融合古祠堂文化,定期舉辦具有傳統意義的“開筆禮”活動。2.定期舉辦書畫藝術展覽活動,并引進鄔錫華書畫館、荊鴻藝術館等一批具有相當影響力的藝術家作品落戶園區進行展覽。3.發掘嶺南建筑特色,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親臨景區,展示園林建筑藝術的魅力和制作工藝,讓游客深入了解并體驗嶺南文化的多樣性。4.營造傳統文化氛圍,舉辦詩歌雅集、古箏音樂會、旗袍秀等主題活動,讓游客直接感受到古代文人雅士的精致生活。5.創建全國首家園林共享書吧及山房主題文創研究院,打造公共閱讀及文創空間,將傳統文化融入公眾教育、文化創造,營造良好的旅游和文化氛圍。 近年來,余蔭山房加大宣傳力度,建設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等自媒體平臺,提升了余蔭山房的知名度,旅游接待人數呈穩定增長趨勢。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今后,余蔭山房在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同時,將有計劃地推進景區規劃建設。改善周邊道路、交通環境,把余蔭山房打造成以清代嶺南園林建筑為特色,集中展現番禺歷史文化、優秀嶺南文化,寓藝術欣賞、休閑旅游、教學實踐于一體的旅游景區,成為我區優秀旅游、文化名片。 (一)今年,我區全面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創建工作。下一步,我們將在開展《番禺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該建議,全面推進余蔭山房的保護開發與宣傳推廣工作。 (二)在旅游資源開發建設方面,將更加注重資源開發利用的科學性,發揮余蔭山房資源優勢,在提高原有景區旅游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做好古園林文化傳承,弘揚嶺南文化。 (三)在旅游交通配套服務方面,將會進一步完善余蔭山房旅游交通指示路牌的建設。同時,加快進行番禺旅游專線的可行性研究,適時開通番禺旅游專線,推進番禺旅游景區之間的互通互聯和互動,增加各景區的散客客流量。 (四)繼續加強對余蔭山房的宣傳推廣。通過全域旅游宣傳,打造以寶墨園、余蔭山房為核心的嶺南文化旅游品牌。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余蔭山房保護開發與宣傳推廣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