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寧等委員: 您們提出的《關于加強適齡自閉癥人士就業安排的建議》(第42號)建議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工商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區民政局等單位進行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6月13日進行了座談交流,經綜合區工商聯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番禺區特殊兒童教育情況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一種在0-14歲發病的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性疾病,對于我區0-14歲自閉癥兒童可憑三甲或以上醫院出具醫生證明,在我區設立社區康復訓練機構和醫療康復訓練機構進行康復訓練,現時區內共有12間社區康復訓練服務機構,由于自閉癥是由醫院出示的診斷證明,不屬于殘疾兒童,因此沒法統計實際數據。目前,掌握的數 據是在區內社區康復訓練服務機構進行康復的187名自閉癥兒童,為緩解自閉癥兒童家庭的經濟和精神負擔,我會按廣州市1700元/月/人的標準給予資助,資助時長為0-14歲。在14歲之后,不能再稱為“自閉癥兒童”了,需要重新經過專業的評定機構進行評估后,根據既定的評殘標準評定殘疾類別和等級。 為切實保障殘疾兒童的受教育權利,我會定期與區教育局進行密切溝通聯系,實時掌握殘疾學生情況,保障適齡殘疾學生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對于身體條件符合全日制就讀要求的適齡殘疾兒童,可到普通學校或到特殊學校進行隨班就讀;如不適宜全日制就讀的殘疾兒童實施“送教上門”。由于沒法統計自閉癥兒童實際數據,目前在殘疾人證庫內的就讀殘疾兒童共522人,具體情況如下:特教學校就讀336人,普校特教班就讀18人,普校隨班就讀168人。 完成義務教育后,殘疾學生可通過考試篩選進入職高班有81人。我區現時有92名殘疾職高畢業生,在讀職高班的今年3月,我會與區職業技術學校合作舉辦了“中式面點師”融合培訓班并進行了職業資格考核,培訓結束后有8人順利通過初級中式面點師的職業資格考核,其中,有4名學員是今年首屆番禺職校融合班的畢業生,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為踏入社會做好鋪墊。另外,為做好未成年人的管理工作,區民政局指導各鎮街兒童督導員建立“一人一檔”動態臺賬,設立全區統一的未成年人保護熱線(34612319),第一時間處理和解決未成年人的困境問題。 二、關于落實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工作情況 對于給企事業單位落實有關免繳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政策,我會在開展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年審期間,積極與稅務部門聯系,導出區內用人單位數據,通過政務服務網發送24萬多條年審信息給用人單位法人代表和人事負責人,并通過番禺日報發布多期年審通知和催審公告,提醒用人單位進行年審工作。為了方便用人單位辦理緩交、減繳、免繳申報工作,我會已在“廣東政務服務網”中設立“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緩繳、減繳、免繳”的公共服務事項,實現全流程網辦。 三、關于落實殘疾人就業工作 您提出的為自閉癥人士指導就業、推薦就業的建議非常好,為做好殘疾人的就業推薦工作,據2018年殘疾人就業調查顯示已就業人數為2776人,其中,參加輔助性就業612人,智力類別575人、精神類別366人。同時,殘疾人可以在區殘疾人庇護工場開展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和職業培訓,對于康復較好者,推薦他們參加公開就業,并對用人單位提供后續跟蹤服務。另外,區人社局屬下的區就業中心通過番禺就業網、微信公眾號、就業服務微信群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不打烊”的免費服務,區工商聯也會配合工作,將符合條件的人員推薦給會員企業,下一步,我會將建議政府加大對輔助性就業的支持力度,讓更多殘疾人能夠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地融入社會生活。 感謝您們對我區殘疾人事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