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陽委員: 您提出的《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加強珠寶人才交流》(第58號)建議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科工商信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進行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6月25日及7月1日進行了電話和微信溝通,經綜合區科工商信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我區一直非常重視珠寶產業的發展。經過多年發展,番禺已經成為全國極具規模的外貿珠寶首飾加工基地,擁有大羅塘珠寶小鎮、沙灣珠寶產業園等多個珠寶加工工業區。番禺珠寶產業體系配套不斷擴大、延伸,涵蓋了加工、鑲嵌、設計、檢測、報稅、物流、培訓、信息等多個公共服務領域,聚集了珠寶首飾加工企業近400家、銷售經營企業2000多家,多個國際珠寶品牌落戶番禺發展。番禺珠寶產業貢獻突出,2018年珠寶首飾制品進出口總額513.2億元人民幣,珠寶首飾制品出口總額為263.1,進口250.1億元人民幣。2019年1-5月,番禺區珠寶首飾制品進出口總額為190億元,增長10.22%,占番禺同期進出口的40.75%;其中,出口93.7億,增長11.4%,占同期番禺區出口總值的31.88%;進口96.3億元,增長9.1%,占同期番禺區進口總值的55.86%;可以說番禺珠寶產業一直是我區進出口的壓艙石。 番禺區委、區政府非常重視人才的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下,緊緊抓住人才這個核心節點,積極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出臺一系列吸引和激勵人才的政策措施,努力將番禺打造成為珠寶人才的高地。目前,番禺珠寶產業的從業人員超7萬名,吸引了500多名珠寶設計師集聚番禺發展。 一、搭建珠寶人才流動橋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合作 一是以廣州市智匯谷人才聯盟為抓手,形成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互動整合機制。人才聯盟立足番禺,面向大灣區,已與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等雙創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積極加強與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等粵港澳大灣區各節點城市的創新創業機構和相關社會組織的交流合作,搭建“互聯、互通、互融、互利”的合作資源網絡。通過人才聯盟,全面對接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需求,支持粵港澳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等區內港澳創新創業平臺發展,成為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落腳點、內地與港澳創新創業青年及企業交流互動的鏈接點。2019年上半年,人才聯盟共舉辦人才雙創活動47場,到場參與人數逾1萬人次,線上線下覆蓋10萬人次。 二是舉辦粵港澳珠寶行業交流活動。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珠寶聯盟,秘書處落戶番禺。聯合粵港澳大灣區珠寶聯盟、番禺區珠寶廠商會、大羅塘珠寶首飾商會等,開展多個以“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研討交流活動,不斷促進粵港澳三地珠寶產業融合發展,珠寶人才互聯互通。包括:與粵港珠寶企業舉辦了“把握番禺珠寶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珠寶新時代”交流會;聯合番禺、順德珠寶企業到深圳調研并開展“番禺與順德共建廣佛同城合作”交流活動;由番禺區貿促委支持與指導,番禺區珠寶廠商會和番禺區大羅塘珠寶首飾商會共同主辦的2019粵港澳大灣區珠寶產業論壇暨番禺珠寶特色產品專場發布會在2019深圳珠寶時尚周舉行,邀請了眾多粵港澳三地的珠寶行業大咖出席,既向業界展示番禺珠寶特色產品,同時共探粵港澳珠寶產業未來融合發展升級之路,得到了業界一致好評。此外,區貿促委每年組織番禺珠寶人才免費到香港珠寶展、深圳珠寶展開展參展、觀展活動,加強了粵港兩地珠寶人才溝通、貿易合作與技術交流,促進香港及國外創新資源引入番禺。 三是共建了粵港澳大灣區珠寶產業聯盟教育培訓服務平臺。2018年3月,區人社局屬下的就業訓練中心加入了粵港澳大灣區珠寶產業聯盟,共同培養珠寶產業工匠。至今,已開辦了英國寶石協會FGA寶石學專業證書培訓班2期。FGA資格證書已成為國際寶石界最著名的專業資格證書之一,得到廣泛認可。 四是加強校企合作,吸引粵港澳珠寶人才集聚番禺。發揮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珠寶學院和廣州南華工貿高級技工學校這兩所我區知名職業技術院校的師資和技術優勢作用,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培育和集聚灣區內珠寶行業人才,推動人才向企業流動。如,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珠寶學院與深圳百年寶誠珠寶有限公司攜手開設“花絲鑲嵌工藝班”,促進花絲鑲嵌工藝的傳承和發展;與周大生珠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開設“儲備店經理·菁英班”,推行儲備店經理定制化教育,培育與企業崗位需求對接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與深圳立美珠寶服務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珠寶首飾加工與制作工藝師定向培養計劃,通過校內教學與校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培養珠寶首飾加工與制作工藝師。廣州南華工貿高級技工學校與香港職業訓練局、香港珠寶制造廠商會在專業建設、職業資格認證及培訓項目等方面進行了合作交流,吸引粵港澳學生來番禺學習珠寶專業技能,并留在番禺發展。 二、夯實培訓平臺,著力構建創新型技能人才 一是建立了區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鑒定基地珠寶制造與設計實訓中心。該中心實訓場地近700平方米,配備高數位快速成型起版機、三維立體快速掃描儀和三維多元化觸感電腦雕刻筆等先進教學設備550多萬元,設有100多個實訓工位,培訓范圍涵蓋珠寶設計、制造、鑒定和營銷等多個領域。堅持產教融合,在雅和首飾和元藝珠寶2家企業建立了高技能人才定點實訓基地,著力培養產業急需人才和企業緊缺技能人才。近3年,我區依托實訓基地,共開展珠寶首飾技能人才培訓700多人次。 二是建立了大師工作室。目前,我區已建立了珠寶首飾設計周振遠大師工作室和鈦金制作梁大釗大師工作室2個大師工作室。通過開設大講堂、師帶徒等方式,加強粵港澳珠寶同行經驗交流,互相促進珠寶人員的珠寶首飾制作和設計能力提升。 三是我區每年舉辦貴金屬首飾手工制作、珠寶首飾設計和首飾手工起版、寶玉石檢驗等珠寶項目競賽,為珠寶人才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競爭平臺。既弘揚了珠寶行業工匠精神,同時激勵更多珠寶人用精湛技藝展現新時代番禺珠寶創意及技能水平,互相促進珠寶行業人才技能的提升。 四是積極組織番禺珠寶人才參加粵港澳地區國際性珠寶技能大賽,提升“世界珠寶,番禺創造”品牌形象。如,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珠寶學院、番禺愛菲圖珠寶公司、峰匯珠寶公司等原創設計的多件珠寶首飾作品獲得了2019深圳·珠寶時尚周“匠人匠心”珠寶工藝大獎;番禺橙子設計團隊,在“時尚·璀璨”第六屆中國(深圳)國際珠寶設計大賽中獲多項榮譽,充分展示了番禺珠寶首飾設計工藝的高端水平。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一是出臺了產業人才政策。我區出臺了《番禺區關于加快集聚產業領軍人才的實施意見》及4 個配套文件(簡稱為“1+4”產業人才政策),每年財政安排不少于1.2億元直接用于人才資助補貼,加上產業、科技等疊加政策共同發力,每年用于人才創新創業的扶持資金逾5億元。近2年,我區“1+4”人才政策先后扶持了225 個創新創業領軍團隊和個人,引進落地青藍計劃項目194個,總扶持金額近2億元,人才政策紅利效應有效釋放,高層次人才總量進一步提升。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部署,今年進一步優化和調整高技術人才申報對象,鼓勵珠寶技能人才積極申報“1+4”產業人才政策急需緊缺人才項目,一定名額面向包括珠寶人才在內的技能人才,加大對現代產業人才和港澳人才的支持力度。 二是出臺了我區首部珠寶產業扶持政策。今年4月份,我區出臺了《廣州市番禺區促進珠寶首飾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管理辦法》,設立了珠寶產業扶持獎勵資金,從產業升級、效應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市場拓展、產業推廣和重點項目等方面,全面扶持番禺珠寶產業發展,其中包括鼓勵行業機構、行業商協會以“番禺珠寶館”形式組團參展、設計師組團巡展等扶持項目,有利于提升番禺本土珠寶企業或品牌的市場競爭力。 三是建立了番禺區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制度。我區推出了“番禺區高層次人才服務卡”,積極保障我區高層次人才享受政務服務、醫療衛生、子女教育、引進人才入戶、出入境便利、培訓提升、景點免費等相關待遇。開通了引進人才入戶綠色通道,為符合我區綠色通道項目集成服務的企業人才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營造了人才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 以上是我區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加強珠寶人才交流、培養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感謝您對我區珠寶產業人才發展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