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禺小微制造企業外遷嚴重。 最近幾年,由于廠房租金、人力資源、本地產業配套等原因所導致的制造成本快速上漲,有相當一部分小微制造企業無力承受選擇外遷,他們大多選擇了遷向中山、江門、韶關、清遠、東莞等地甚至內陸省份設廠,還有相當一部分在觀望和苦撐。 二、制造企業配套不全且小而散,難以形成產業規模優勢。 番禺區的小微制造企業主要集中于珠寶、汽配、照明、電子、服裝等產業,呈現出小而散的特點,以照明、電子產業為例,相對于深圳、中山等地,難以形成齊全的產業配套鏈,難以形成產業規模優勢。 三、政府重視與扶持政策難以落到企業實處。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有力地促進了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為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番禺區致力于搭建三大平臺——融資服務平臺、政策服務平臺和電子商務平臺,甚至為此出過不少的優惠扶持政策,但區內絕大多數的小微制造企業對這些政策完全無感知,沒有得到真正的幫助,政策難以精準落到企業實處。 辦 法: 一、從區委區政府頂層設計層面確認番禺小微制造企業發展戰略? 番禺有廣州南站商圈、萬博商圈、汽車城、信息科技城、大學城等大型商圈產業圈重點經濟圈,那么,在重點發展以上經濟商圈的同時,是否還需要扶持和發展制造型的小微企業,需要區委區政府從頂層設計層面給予確認和規劃。 二、全面分析廣州各區特點,結合番禺區過往優勢,設計與構建番禺小微企業產業經濟圈,形成小微制造企業產業群。 番禺區可以結合自身傳統優勢與接壤東莞、靠近深圳、毗鄰中山等區域優勢,在原珠寶、汽配、照明、電子、服裝等產業的基礎上,重點規劃和發展照明與電子信息產業,形成在成本上比深圳有優勢,在品質和產品定位上比中山、東莞等地有優勢的差異化制造經濟產業群,并扶持和支持一批企業發展,形成一批具有較高水準的工業設計、模具制造、電子技術、成品研發生產、品牌銷售的小微制造企業,打造具有番禺特色的制造產業配套優勢。 三、針對重點擬扶持產業內的小微制造企業進行政策配套,資金支持。扶持一批,留住一批,孵化一批。政策引導與補貼并用,形成一批重點行業的產業經濟圈。 四、加大務工人員的職業培訓、培養,留住他們。形成一批高效、職業的務工人員和技術工人隊伍,有助于番禺小微制造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和產業升級與發展。人在,錢在,有人才有消費,才有經濟發展,城市競爭才有底氣和活力。 五、嚴控廠房租金和漲幅,嚴打嚴禁廠房二手房東。將石基、石樓一帶打造成番禺小微制造企業經濟帶,集中規劃和解決番禺中小微企業發展過程中土地瓶頸問題。避免小微企業在番禺孵化培育成功之后企業因不斷上漲的廠房租金不得不另選地址而離開番禺到周邊地區去發展的窘境和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