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黨番禺區基層委員會: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區地下空間統籌規劃開發建設的建議》(第16號)建議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招商辦等單位進行認真研究辦理,并與陳健洪(提案單位負責人)在9月25日進行了座談交流,經綜合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招商辦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全面推進,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在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節約集約使用土地資源、改善城市環境、拓展城市空間等方面的優勢突顯。如何統籌城市地下空間的規劃開發建設,也是目前城市發展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你們提出加強我區地下空間統籌規劃開發建設的建議,對我區未來在地下空間規劃開發建設方面提供了寶貴借鑒和參考。 一、關于科學編制全區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的建議 我區一直以來十分重視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工作,不斷強化規劃引領。在現行《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的相關章節中,對我市地下空間劃定了開發控制分區,提出了全市地下空間開發布局結構等內容。我區依據上層次規劃和發展時序,在編制萬博商務區、南站商務區、番禺廣場等重要地區的城市設計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均對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此同時,我分局也在規劃和自然資源行政管理中鼓勵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廣州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辦法》《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管理的實施意見》等相關規定,積極做好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管理工作,并在核發規劃條件時明確:若規劃地塊臨近軌道交通站點,鼓勵建設與軌道交通站點連接地下通道。下一步,我們在推進全區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工作過程中將充分采納你們的建議,結合我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提前做好各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關于緊跟地鐵規劃建設做好地下空間開發的建議 為做好地鐵口周邊綜合開發工作,早在2014年,區政府安排區招商辦牽頭組織了《番禺區地鐵口開發規劃研究》工作,對區內地鐵2號線(南浦站、會江站、石壁站)、3號線(廈滘站、大石站、市橋站、番禺廣場站)、4號線(大學城北站、大學城南站、新造站、石基站、海傍站)、7號線(低涌站、鐘村站、員崗站、板橋站)、佛莞城際線(番禺大道站、蓮花站)等共18個站點進行規劃定位、業態分析、規劃控規、空間交通及開發模式的研究。2018年5月,區政府要求在原研究范圍的基礎上增加地鐵3號線東延線、18號線、22號線、琶洲支線的地鐵口規劃研究。通過分析研究,對我區地鐵口周邊的綜合開發提供產業定位、空間布局、開發強度等方面的參考意見。 與此同時,你們所提出的“結合地鐵建設,同步建設綜合地下空間開發項目,與地鐵工程融為一體,既有利于節省投資,又為地下空間帶來可觀的客流”的建議,目前在番禺廣場地下空間開發建設過程中得到了充分體現。番禺廣場是規劃地鐵3號線、3號線東延線、17、18、22號線等線路綜合交通換乘樞紐,軌道交通優勢明顯,綜合開發潛力巨大。我區于2017年初組織開展了番禺區番禺廣場周邊地區城市設計及地下空間利用規劃研究工作,并結合城市設計和地下空間的開發開展了相應的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工作,充分發揮多軌道匯聚帶來的發展優勢,提升地區形象,一體化統籌發展城市空間資源。 三、關于因地制宜、因站施策做好地下空間開發的建議 在相關地鐵口開發的研究成果中,從招商和商業空間定位角度考慮,結合開發強度、區域條件、站點主要功能等,將軌道站點劃分為強開發站點、中等開發站點和弱開發站點三類,在優先保障公共服務、公交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分別對開發強度,開發模式、配套設施等提出了相關建議。如地鐵3號線市橋站,位于市橋建成區,我區考慮該站點周邊的實際情況,結合石橋公園公共人防工程,對石橋公園地下空間進行了綜合開發。該工程目前已動工,建成后戰時功能為街道級指揮所、醫療救護站、防空專業隊掩蔽部、二等人員掩蔽所、物資庫、區域電站等,平時功能為汽車庫、過街隧道和配套商業等,并與地鐵三號線市橋站D出口連接,具有較高的戰備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四、關于統籌全區地下空間的商業業態,打造整個環番禺一體化地下商城的建議 推動商業的穩定發展,也是區域經濟重要的增長點之一。我區在統籌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中,結合軌道交通站點,規劃配置了一定量的商業配套,如萬博商務區地下空間配建了約39萬平方米的商業面積;番禺廣場地下空間在滿足交通需求的前提下,也配建了部分商業。與此同時,我區在開展相關地鐵口開發的研究成果中,對地下空間的商業業態也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下一步在地下空間商業綜合開發、招商引資的重點和方向選擇上也將結合你們的建議,統籌區域優勢、商業定位、市場規律等綜合考慮。 感謝你們對我區城市規劃及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