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區發展醫養結合事業的迫切需要 據統計,我區60歲及以上老齡人約12.6萬人。近期我們委托福來健康公司對我區6852名60歲以上老人進行評估分析,老年照顧需求情況大致如下: 照顧等級 | 0級 | 1級 | 2級 | 3級 | 4級 | 5級 | 6級 | 人數 | 744 | 2207 | 1838 | 1195 | 212 | 308 | 348 | 占比 | 10.86% | 32.21% | 26.82% | 17.44% | 3.09% | 4.5% | 5.05% | 折算全區 | 13680 | 40600 | 33800 | 22000 | 3900 | 5700 | 6400 | 照顧緩急 | 無需要 | 一般 需要 | 一般 需要 | 一般 需要 | 較急 需要 | 較急 需要 | 逼切 需要 |
上表可見,我區迫切需要醫療照顧(醫養結合)的老年人有6400人,較急需要的有9600人,總計16000余人。上述老年人中,有小部份在大型公立養老機構中,另小部份分散在各級醫院,而大部份在家中帶病生活,或在無醫療功能的養老院,生活質量得不到更好保障。體貼照顧老年人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要舉措,大力發展醫養康寧服務也是群眾的迫切需要。 二、市橋醫院初步具有醫養康寧服務經驗和基礎 市橋醫院于1958年建院,是一級甲等醫院,醫院在職員工300多人,編制病床170張,其中康寧科150張,常滿狀態,一床難求。 市橋醫院于2008年以臨終關懷服務為重點,率先在廣東省內公立醫院開設臨終關懷服務病區(康寧科)。至今建科十年,從開科時29張病床發展至今天150張病床規模,總服務人數超過8000人次。目前已成為廣州市內公立醫療機構的一大特色科室,優質的服務與豐富的“安寧療護”經驗,讓市橋醫院康寧服務遠近馳名。 2013年開始,市橋醫院康寧科在原來“臨終關懷”服務中增加部份康復、養老床位,把專科服務從臨終階段往前移,真正為老人提供全方位養老服務,實施養老閉環無縫對接模式,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康復寧養、醫療護理和安寧療護五位一體養老照顧服務。我們認為,市橋醫院積累豐富的醫養結合和臨終關懷服務經驗,是區內最適合打造為大型醫養康寧中心的公立醫療機構。 三、問題與困難 (一)市橋醫院服務面積狹小,發展極受局限 市橋醫院位于市橋街西北面,臨近東環街、沙頭街,占地面積僅僅4300平方米(6.45畝),建筑面積11763平方米。且院內房屋布局雜亂,幾乎沒有綠化空間,外圍周邊環境繁鬧。應廣大群眾需求,該院目前開放床位達250張,已嚴重超負荷服務,質量難有更好保證。改善服務環境,擴大其服務面積,迫在眉睫。 (二)醫療服務技術提高與就醫服務環境的不匹配 在鐘南山院士大力倡導三甲醫院幫扶基層的契機下,2018年8月,市橋醫院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醫一院)簽訂了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協議。由廣醫一院直接進駐各專業各領域醫學專家到市橋醫院。經過五個多月的合作運營,市橋醫院的醫療技術團隊綜合服務能力與現代醫院管理能力較前有了大大提高,服務人次大幅增加,群眾口碑與滿意度也不斷提升。但市橋醫院狹小的服務空間,群眾門診就醫與住院康寧的舒適感大打折扣。 (三)擬打造符合番禺百姓的醫養康寧中心現實條件 經測算,規劃打造一間符合番禺百姓當前需求的約500床位的醫養康寧中心,實施康寧模式醫養結合服務體系,業務用房需求如下: 種類 | 需求 | 數量 | 面積 | 住院床位 | 每床25平方米 | 500床 | 12500平方米 | 醫療配套 | 檢驗,影像,康復等 | 公共配套 | 5000 平方米 | 生活配套 | 飯堂,活動室,娛樂 | 生活配套 | 5000 平方米 | 合計 | | | 22500平方米 |
目前,建筑面積只有11763平方米的市橋醫院,沒有足夠的業務用房用于擴展醫養康寧結合服務,擬規劃把醫養康寧中心搬離總院區,在醫院附近擇址建設。 辦法: (一)積極探索醫養結合與康寧一體的服務模式 據了解,以醫養結合和康寧服務為一體的綜合養老服務機構在國內外并不先見。如臺灣的長庚養生文化村、雙連安養中心等機構,能為老人提供衣、食、住、行、育、樂、醫、護“一條龍”的多層級連續性照顧與不間斷醫療養護服務,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其服務模式值得我們借鑒。結合國情與區內的實際情況,我們建議,在已有豐富 “安寧療護”經驗的市橋醫院探索開展醫養結合與康寧一體的服務模式,只需適當擴展其服務空間,增加少量人力與設備資源,讓醫養康寧床位數由150張擴展到500張,即可大大地滿足番禺老年人的服務需求,也解決一大民生問題。 (二)擴展服務空間,助力市橋醫院搬遷 經前期充分調研了解,位于番禺區沙頭街麗駿路7號的西麗工業區一幢廠房建筑,可作為市橋醫院搬遷擴建成醫養康寧中心的合適選擇。該物業占地面積14134.3平方米,總基建面積6127.5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19617.7平方米,空地與綠化面積為6900平方米,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并與市橋醫院總院部相鄰較近,是市橋及周邊地區最合適市橋醫院搬遷擴建的物業。該物業產權屬于市橋街道辦事處,目前現由社會一家服裝公司租用,租用期只余兩年。我們建議,政府主動協調市橋街道辦事處及相關部門,盡快劃撥該物業給市橋醫院用于建設和發展醫養康寧服務。 (三)精準投入資源,建設醫養康寧中心 助力市橋醫院搬遷擴建至上述地址,政府只需精準投入少量資源,即可在兩至三年內打造一間醫養康寧中心。我們經前期充分評估,投入預算包括基礎建設3250萬元、醫療設備設施450萬元、生活及辦公配套280萬元,共計3980萬元。具體如下: 1. 基礎建設投入 種類 | 項目 | 費用 | 數量 | 小計(萬) | 基建 | 室內裝修 | 1200/平方 | 20000 | 2400 | 消防 | 消防設備 | 200萬 | 1 | 200 | 病床及配套 | 病床、床頭柜、衣柜、設備帶(吸氧、負壓)、氣墊床 | 4800/床 | 500 | 240 | 空調通風配套 | 病房、功能室、辦公室、業務用房等 | 6000/房 | 200 | 120 | 熱水供應系統 | 病區熱水供應(太陽能、空氣能、電加熱) | 80萬 | 1 | 80 | 電梯 | 病區醫用電梯 | 30萬 | 6 | 180 | 污水處理 | 醫療污水在線監測 | 30萬 | 1 | 30 | 合計 | 3250萬 |
2. 醫療設備設施 種類 | 項目 | 費用 | 數量 | 小計(萬) | 醫療設備 | 簡易呼吸機 | 10萬 | 4 | 40 | 無創呼吸機 | 2萬 | 5 | 10 | 多功能心電監護儀 | 5萬 | 10 | 50 | 電擊除顫儀 | 5萬 | 2 | 10 | 檢查設備 | 移動DR設備及防護 | 120萬 | 1 | 120 | 移動黑白B超 | 10萬 | 1 | 10 | 移動彩色B超 | 50萬 | 1 | 50 | 心電圖機 | 2萬 | 1 | 2 | 檢驗設備 | 血常規檢查儀 | 12萬 | 1 | 12 | 尿十項檢查儀 | 5萬 | 1 | 5 | 微量血糖儀 | 500元 | 20 | 1 | 輔助檢查 | 血壓計 | 電子:300 水銀:100 | 20 10 | 0.6 0.1 | 醫療周邊 | 紅外線體溫儀 | 300元 | 10 | 0.3 | 病歷車連病歷夾(50) | 2000元 | 10 | 2 | 治療車、送藥車 | 1500元 | 20 | 3 | 患者、尸體運送車 | 15萬 | 2 | 30 | 病房配套 | 電視機 | 3000元 | 300 | 90 | 有線電視、無線網絡 | 200元 | 300 | 6 | 病房陪人椅 | 150元 | 500 | 7.5 | 合計 | 450萬 |
3. 生活、辦公配套 種類 | 項目 | 費用 | 數量 | 小計(萬) | 餐飲配套 | 廚房設備設施 | 60萬 | 1 | 60 | 餐具及配送設施 | 10萬 | 1 | 10 | 生活配套 | 集中沐浴設備設施 | 20萬 | 5位 | 20 | 洗衣、干衣設備設施 | 10萬 | 1 | 10 | 辦公配套 | 電腦及配套 | 1萬 | 120 | 120 | 辦公座椅 | 10萬 | 1批 | 10 | 網絡通訊 | 醫院信息系統及光纖 | 50萬 | 1 | 50 | 合計 | 280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