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橋南街工作室: 你們提出的《關于建立統籌城鄉衛生保潔工作機制的建議》(第37號)的提案收悉。我區政府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財政局、各鎮街等單位進行認真研究辦理,并于9月25日與馬志剛副書記進行了座談交流,經綜合區財政局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們在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在推行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全區生活垃圾治理、鄉村振興工作、星級衛生村創建、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顯著成效。
一是加大經費投入。近年來,區、鎮(街)財政不斷加大對環境衛生保潔經費的投入力度,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我區在環境衛生管理方面投入了11.27億元,其中財政安排環衛經費約4.13億元,財政對農村環境衛生補貼約3000萬元。主要用于道路和水域環境衛生管理和突擊整治、垃圾收運處理費用、環衛設施設備經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經費以及環衛工人用工成本等方面。 二是加強城鄉環境管理。2019年,我區推行“路長制”管理,實施番禺大道、亞運大道、漢溪大道、市蓮路等城市主干道環境提升工程,全面提升道路環境效果。區委區政府將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與鄉村振興、城中村整治、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相結合,多管齊下,全面開展環境整治工作,每周開展周末大掃除,每月開展清潔行動,有效提升了總體環境。區政府運行指揮中心牽頭每月對177個行政村進行暗訪督導,區城管執法局建立兩個巡查小組,每周6天開展城市主次道路、內街內巷、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河涌水域等區域巡查,對清掃保潔情況、環衛設施日常管理維護情況、衛生死角及臟亂差區域的垃圾及時清運情況進行暗訪,發現問題立即進行督辦,有效地提高了城鄉環境衛生管理水平。 三是開展星級衛生村創建活動。區委區政府審議通過了《番禺區星級衛生村創建工作方案》,從完善管理機制、健全環衛設施、強化衛生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了獎優罰劣的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對環境衛生管理好的村,給予村干部進行獎勵,對環境衛生差的村,扣發村干部的績效獎。通過開展星級衛生村創建活動,鎮街都嚴格按照創建工作標準,成立工作機構,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監督檢查,持續開展各類環境衛生整治活動,調動廣大農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序推動城中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2019年1至8月全區共出動13萬余人次,清理衛生死角5.5萬處,清理垃圾3.6萬噸,發現整改環境衛生問題11902宗,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衛生狀況。 四是進一步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以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回頭看”活動為契機,制定了《番禺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回頭看”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小組,由區城管執法局牽頭統籌、各鎮街具體落實“回頭看”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村收、鎮運、區處理”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加快配套和完善環衛設施,健全垃圾收運管理體系,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村容村貌,全區農村生活垃圾得到全面收集,有效處理率100%,無害化處理率100%。 五是強化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管理工作。推動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落到實處,進一步強化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管理,印發《2019年番禺區進一步強化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管理日常督導督辦工作方案》,對全區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日常管理工作進行督導督辦,重點指導督促大龍街做好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示范街創建工作,全面巡查督導其他12個街(鎮),將推進落實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抓在日常、嚴在經常,倒逼街(鎮)、村居各級管理部門嚴格履行監督管理責任,著力構建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管理的長效機制。 但我區城鄉環境衛生管理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保潔人員配置不足、保潔員素質參差不齊、部分農村保潔經費投入不足、保潔制度落實不到位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下一階段,我們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逐步建立城鄉一體資金統籌機制,推進以鎮街為主體的保潔體制。目前,市政道路的保潔已統籌由各級財政安排,區環衛處負責全區19條市政主干道區域,其余均由各鎮街負責。但村道路保潔資金的籌集的主要模式仍為村經費自籌,區、街財政補貼,保潔上由村自建環衛保潔隊伍,或是外聘保潔公司進行保潔。部分鎮街和村(如小谷圍街,市橋街黃編村等)正在探索“村經費上繳街道(鎮)統籌,區、街財政補貼,鎮街負責實施”的模式,從實踐效果看,實施以鎮街為主體的保潔機制,能提高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水平,鞏固農村保潔成效。但由于各鎮街經濟情況參差不齊,鎮與街的財政體制差異,加之各村環衛經費保障力度不同,造成農村和街道之間、農村和農村之間區別較大,經費投入存在差異。我們將及時總結經驗,既體現用者自付村民自治的原則,又有效提高環衛管理成效,逐步推廣建立城鄉一體統籌機制和以鎮街為主體的保潔體制。 二是推進落實農村保潔制度。根據《番禺區民政局關于完善村規民約的通知》,指導各鎮街將人居環境整治條款納入村規民約。指導鎮街和村認真落實《廣州市城中村環衛工作指引》,落實環衛保潔經費,配置環衛保潔力量。在創建星級衛生村活動中,將環境衛生規定、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等寫入村規民約的規定,納入考評管理,明確了組織管理、環境衛生設施完善、環境衛生管理到位、環境綠化美化等保潔標準,提高農村保潔的積極性、自主性,提高精細化管理的水平。 三是普及環境衛生知識,提升村民環保意識。向市民群眾大力宣傳普及環境衛生、衛生健康知識,號召大家自覺做到不亂倒垃圾雜物,廣泛參與公共場所、社區、樓道等的環境衛生整治,發動社區志愿者和環衛工人對衛生黑點進行清理,勸阻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通過村規民約、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示范街(鎮)、星級衛生村創建等活動,不斷提升農村環境衛生和生態環保意識,激發村民內生動力,調動更多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共同推動人居環境建設,切實提高群眾生活環境質量和獲得感。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城鄉環境衛生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對我們的工作繼續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