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穎生委員: 您提出的《加大番港澳合作,助推青年創新創業,主動對接大灣區建設》(第61號)提案收悉。在陳德俊區長的親自督辦下,我部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區人才辦、區科工商信局、廣州大學城管委會等單位進行認真研究辦理,于8月16日進行了座談交流。并與您在9月11日進行了電話和郵件溝通,經綜合以上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積極開展番港等地青年的深度與合作方面 番禺是廣州的統戰大區,充分發揮了與港澳地理相近、人文同源、鄉親眾多的優勢,立足番禺面向灣區,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互動整合機制。 一是切實加強番港澳臺地青年的交流聯系。舉辦澳門大灣區青年資訊交流分享會、廣州澳門青創企業對接洽談會等大灣區雙創活動近60場,服務人才和項目近4200人(個),推動人才聯盟與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等雙創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舉辦番港澳臺青年跆拳道比賽、足球賽等活動推動青年及學生加強文化體育方面的交流;接待香港廣州創新及科技協會匯基書院“廣州AI教育青年體驗團”等團隊到我區交流,吸引更多的港澳創新創業青年來我區交流和發展。上半年已接待20多個團體超過800人次。 二是聯動港澳,統籌開展政策宣講工作。借力京港學術交流中心、澳門同鄉會等機構,深入企業、高校、海歸青年人才團體開展政策宣講活動,截止目前共舉辦了54場。下一步,我們將依托粵港澳孵化平臺,強化對入選團隊的跟蹤培育,讓大灣區青年人才在番禺落地生根。 二、關于積極打造人才創業的生態圈,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產業結構方面 一是支持粵港澳創新創業平臺建設。2018年以來,在廣州大學城新增2家港澳注資的創新創業平臺。其中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是“澳門青年創新創業計劃”在廣東省首個落地項目,被授予“番禺區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示范基地”,2019年獲省港澳辦和澳門特區民政局確定為“粵港澳大灣區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全省3家之一,已進駐20多家粵港澳企業。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器于2018年9月注冊成立,引進入駐平臺與項目39家,港澳及海外入駐的平臺與項目13家。在相關部門的指導扶持下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器、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等平臺,引進香港、深圳、臺灣等地孵化器企業和發展經驗,提升孵化基地建設硬件配套服務、資金支持、平臺建設等,吸引更多的科技創新人才和創業團隊入駐,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青年創新創業領袖人才的孵化基地。 二是精心打造青藍苗圃眾創空間和創業帶動就業基地。目前空間成功吸納34個雙創項目,已有影行天下、智猴數據等20個項目成功孵化畢業,有 14 個在孵項目常駐人才聯盟。接下來將著力深化人才聯盟與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等港澳創新創業機構的交流合作,謀劃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構建“互聯、互通、互融、互利”的合作資源網絡,力求構筑大灣區產業人才交流服務示范平臺。 三是繼續辦好粵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等系列活動。我區每年舉辦青藍國際創新創業大賽、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暨廣州大學城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會、粵港澳臺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小谷圍)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小谷圍)互聯網+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大學城互聯網+大健康大賽、廣州大學城創客節等賽事。將大賽打造成一個集賽事活動和市場化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推動產業對接與合作,吸引更多的港澳臺青年攜項目參賽和交流發展。 四是打造大灣區全年度的人才項目交易會。人才聯盟聯合區融媒體中心推出《大灣區智匯創業+》節目,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廣泛征集創業項目,把一年一度的人才大會延伸為覆蓋全年的線上人才交易活動,致力于服務整個大灣區的青年人才,增強番禺的人才號召力和吸引力。 三、關于加強兩地青年專業人才培養教育制度互補,擴大合作辦學、護招學額和學歷互認方面 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強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廣州市出臺《發揮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優勢作用支持港澳青年來穗發展行動計劃》,實施“樂游廣州”“樂學廣州”“樂業廣州”“樂創廣州”“樂居廣州”五大計劃和搭建高效便利的服務平臺,從交流旅游、學習研修、實習就業、創新創業、生活居住等多個方面,為港澳青年來穗創新創業提供一流的環境和保障。這是廣東省和廣州市首個支持港澳臺青年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文件,我區緊緊圍繞上級文件精神,成立番禺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港澳臺青年來穗創新創業專項小組,完善工作機制,按照上級工作任務和我區工作重點。認真落實各項任務,做好督促檢查、跟蹤監督和效果評估工作。 我區也出臺了支持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一是“1+4”產業人才政策。每年財政安排不少于 1.2 億元直接用于人才資助補貼,加上產業、科技等疊加政策共同發力,每年用于人才創新創業的扶持資金逾 5 億元。區科工商信局負責創新創業領軍團隊、產學研創新平臺、青藍計劃等 4 個專項的申報實施。支持重點產業領域引進一批創業領軍團隊,給予最高 120 萬元人才經費和 200 萬元項目資助,創新領軍團隊給予最高 120 萬元人才經費和 1000 萬元項目資助;二是《番禺區關于加強廣州大學城創新人才資源合作與開發的實施辦法》。2017年起,區政府每年安排2000萬元實施“青藍計劃”,重點對在番禺創新創業的高校青年人才和港澳臺青年及海歸人才創業項目進行扶持,今年更是加大力度,從往年不超過100個項目增加至不超過130個項目,給予創業項目資助增加至最高50萬元。兩年來,遴選落地194個創業項目,注冊資金合計3.7億元。三是番禺區政府出臺《關于印發建設廣州大學城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實施方案的通知》,內容涵蓋資金、融資、場地、租房、實習實訓、孵化器服務、會展、招聘、工商注冊、宣傳推介、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示范點建設運營等11條政策措施扶持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四是2019年5月5日區政府召開優化我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作座談會,對進一步加大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扶持力度進行研究,結合廣州大學城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的成功運營經驗及前期調研情況,擬出臺《番禺區關于進一步扶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試行辦法》,目前該辦法在征詢意見階段。 四、關于完善和優化兩地青年創業的軟環境、硬環境方面 我區“1+4”產業人才政策,鼓勵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尤其是港澳的優秀青年人才申報評審項目。傾斜港澳人才,全面放開港澳人才個稅、社保等限制,重點扶持粵港澳合作創新載體,確保港澳人才同等享受各類人才優惠政策,推動人才政策在吸引港澳青年人才、助推實體經濟發展、服務重大平臺建設、獎勵重點貢獻企業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加強與港澳重點產業領域人才合作,根據廣州市《發揮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優勢作用支持港澳青年來穗發展行動計劃》精神,對獲得香港青年發展基金、香港創新及科技基金企業支援計劃、澳門青年創業援助計劃資助的創業項目,按照特區政府資助標準給予配套資助。區人社局也在積極推薦申報廣州市高層次人才認定、嶺南英杰工程選拔、政府特殊津貼選拔。完善落實高層次人才卡制度。加強港澳青年人才引進和交流,落實國家、省市相關創業就業、就業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等相關政策;拓展和豐富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強化“互聯網+”和大數據分析應用,面向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和園區提供求職招聘、就業政策等的精準信息服務和優質服務。 區委組織部、人才辦與香港中聯辦、京港學術交流中心、香港城市大學深入探討番港澳在更高層面、更深層次上的互動合作。擬在今年人才交流大會上突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產業人才創新創業大會兩大主線,邀請國內企業名家和粵港澳高校代表參會,一起對話大灣區未來和人才成果轉化等熱點話題;擬在今年人才大會上策劃舉辦人才小鎮智庫閉門會議、人才安居計劃發布、番港澳項目簽約合作、番禺雙創賽事頒獎儀式等有代表性、灣區性的活動,充分展示番禺人才創新創業環境、人才政策成效和人才交易成果,講好新時代大灣區背景下的番禺人才故事。 區住保辦根據《發揮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優勢作用支持港澳青年來穗發展行動計劃》要求,今年已在區內調配100套人才公寓解決來番創新創業港澳臺青年居住問題,租金價格低于市場價格。 為簡化港澳青年在我區辦事程序,我區已在大學城創智園建設運行智匯谷人才服務大廳,為企業提供黨建、稅務、社保、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類等多維度業務服務,打造“足不出園”一站式業務辦理模式。探索在廣州南站選址建立港澳人士綜合服務中心,整合人才、創新、金融、政務等服務資源,促進番港澳交流合作。 五、關于充分利用坐擁廣州大學城的優勢,為青年創業者創業提供便利方面 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我區依托廣州大學城謀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才雙創小鎮”,擬融匯“粵港澳青年人才交流基地” 粵港澳青年人才服務中心”“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中心”三大功能,構建具有番禺特色的“人才+產業+服務+休閑”融合發展模式。力爭到今年人才大會舉辦之前,建成一批突出番禺特色、港澳元素和人文關懷的青年人才雙創示范項目,為加快集聚粵港澳三地青年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我區產業轉型升級提供示范保障。 感謝您對我區港澳合作,青年創新創業對接大灣區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