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三年,廣州大學城由于番禺區、海珠區、黃埔區周邊基礎建設增多和新化快速北段斷橋爛尾等原因,大量車流從長洲赤坎橋,經大學城北部官洲隧道過境到市區或環城高速。 日夜不斷、特別是深夜至清晨的泥頭車和貨柜車高峰期,關閉隔音窗也抵擋不了居民實測超過80分貝的轟鳴,大學城北區居民師生睡眠長期被非正常剝奪,最基本的權利得不到保障,投訴不斷,2018年年底還發生了上千居民師生聯名寫投訴信給市領導和相關部門的群體性事件,引起了市委張碩輔書記等領導的關注。番禺區交警大隊、大學城交警八中隊、小谷圍街道相關部門領導、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多次就此問題開了相關協調會。 長期大量泥頭車隊經大學城過境,安全、噪音、塞車等問題頻出,空氣和路面被塵沙嚴重污染,道路被壓砸得坑坑洼洼,還需要投入大量財政收入補路、修路。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廣州考察習近平總書記更特別強調"注重人居環境建設”。大學城作為廣州的智核,“科教之城”、“文化之城”、“創新之城”和“生態之城“,已納入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主城區范圍,但在很多大學城居民師生眼中卻堪比泥頭車橫沖直撞的荒郊野嶺。 不少居民付出大量時間精力,甚至是在用生命維權取證。深夜追蹤、記錄泥頭車所屬公司、來源去向,甚至“單槍匹馬”去工地對峙!已知駿康,志康,振和,昀昊,中起運,萊安,永晟等泥頭車經由大學城、官洲隧道來回運輸,還有攪拌車、吊車、貨柜車等。 大學城的面積和半個越秀區差不多,地處番禺區、海珠區、黃埔區交界處,各區很多建筑工地的泥頭車、大貨車等為了節省時間、費用,減少違法成本(比如超重往往因為沒有治超點而無法認定、處罰),經大學城、特別是官洲隧道過境,另一邊大學城西部同質化的南沙港快線,出口同樣有大學城、市區和環城高速,而且不干擾島內教學生活,但卻因路途較遠、收費較貴、對超重等問題管理較嚴格等原因被大量泥頭車、貨柜車等重型車輛棄用。 目前正式在崗交警只有13人,執法人力嚴重不足,且目前整個番禺區能夠判定貨車超載的治超點只有一個,在市橋。大學城交警八中隊申請大學城治超點,多年未獲批。每次碰到明顯超重的車輛,必須來回花幾個小時去市橋稱重,耗時低效,交警誤飯點、加班時間無限延長,需個人墊路費,還經常碰到泥頭車司機沖突抵抗執法、中途逃逸等安全問題。 希望政府能從源頭上抑制各區、各建筑工地的泥頭車、貨柜車等隨意把大學城當過境島,全大學城限制5噸及以上貨車。島內建設或其它特殊情況需要通行的可以申請通行證,以便交警有效管理。同時增加執法監控處罰,加強“技防”,并在大學城加一個貨車超載治超點。 附兩張照片:
照片1:泥頭車車隊大批量、規模化經大學城過境(居民一張照片拍到10輛)
照片2: 貨車盲區大,大量貨車全天候經大學城過境安全隱患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