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敏兒等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優化歷史街巷名錄入地名庫手續的建議》(第20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石樓鎮進行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8月20日進行了調研座談,經綜合會辦單位石樓鎮的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我市地名審批制度及程序 根據省、市地名管理條例的規定,地名的命名、更名應當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申報與許可,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對地名進行命名、更名。經批準的地名為標準地名。目前,我市的地名行政許可是按照省、市地名管理條例規定的程序和權限實施的,其中道路(街巷)的命名、更名、銷名由鎮人民政府或者區規劃和自然資源管理部門負責提出申請,經區、市地名管理部門初審、審核后,報市政府審批。地名經正式批準命名后,將統一錄入廣州市地名信息平臺,供查詢使用。因此,地名實行申報分級審批制度,地名的命名及擬命名名稱由申請單位提交,地名管理部門按照規定進行審核后,報市政府審批。經市政府批準同意命名的地名即為標準地名,標準地名將被統一錄入廣州市地名信息平臺。如地名沒有經正式批準命名,將出現在廣州市地名信息平臺查詢不到的情況。
二、石樓鎮部分歷史道路(街巷)命名情況及處理辦法 通過普查、摸查發現,石樓鎮部分歷史道路(街巷)主要存在幾種問題: 一是道路(街巷)歷史一直使用,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向地名管理部門申請命名,導致道路(街巷)由于沒有正式命名而出現“有路無名”的情況。如石樓鎮“塱心街”等。對于這些問題,在2017年開展的四標四實工作中,我區已對道路(街巷)“有路無名”的問題進行逐步清理。對于歷史已存在但一直沒有經過正式申報并批準命名的,在命名時只要不違反省、市地名管理條例關于重名同音規定的,我區均按照尊重歷史、尊重群眾意愿的原則,使用歷史地名向市申請命名。經統計,在四標四實工作中,石樓鎮共完成了313條未命名道路(街巷)的命名工作,基本解決轄內“有路無名”問題。 二是早期已規范命名的道路(街巷),由于申請單位提交并獲批準為標準地名的名稱與歷史使用名稱不一致,導致群眾誤以為地名管理部門登記錯誤的情況。如石樓鎮的“清潁大街”等。其命名申請表均以“穎”字進行申報并獲批準為標準地名,但實際一直使用“潁”字,導致群眾誤以為地名管理部門錯誤登記有關道路(街巷)名稱。對于這種問題,我區的主要做法是堅持從實際出發,按照尊重歷史、尊重群眾意愿的原則,在不違反省、市地名管理條例關于重名同音規定的情況下,向市申請將有關道路(街巷)的名稱按照歷史使用名稱進行更名。今年7月,在區、鎮、村(居)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下,“清穎大街”等24條涉及“穎”字更改為“潁”字的道路(街巷)已獲廣州市批準更名,相關道路(街巷)按照歷史使用名稱更名的手續順利完成。 三是以前申請道路(街巷)命名時,使用繁體字進行申報并獲批準為標準地名,但是市民政部門后來在將歷史已批準命名的道路(街巷)名稱統一錄入廣州市地名信息平臺時,由于受錄入字體的條件所限,使用簡體字進行錄入,導致出現歷史沿用地名在市地名信息平臺查詢不到的情況。如石樓鎮大嶺村的“荘祠街”。經查閱地名檔案和實地調研了解,“荘祠街”于1997年批準命名,屬標準地名。該街實地門牌使用“荘祠街”,巷牌使用“莊祠街”,祠堂為“莊公祠”。因“荘”字為繁體字,對應的簡體字為“莊”字,因此在廣州市地名信息平臺中“荘祠街”被錄入為“莊祠街”。對于這種簡體、繁體交互出現的情況,我區將依據地名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區的實際情況和群眾意愿,與當地群眾協商一致后,提出具體處理辦法,逐步規范相關地名的管理和使用。 四是批復名稱與實際使用名稱不一致的情況(即批復名稱與門牌、證照等使用的名稱不一致)。如石樓鎮的“陽明大街八巷橫巷”,該巷名于1997年批準命名,屬標準地名,但在門牌及房產證中使用的是“陽明八巷一橫巷”,在身份證及戶口簿中使用的是“陽明大街八巷一橫巷”;又如石樓鎮北環路旁的“德慶巷”,該巷的標準地名是“福慶巷”,于1997年批準命名,但在門牌和房產證等使用的是“德慶巷”。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將認真做好相關道路(街巷)涉及的證照和門牌資料的收集工作,并按照地名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和當地群眾意愿,分類進行處理。 綜上,目前我區在處理道路(街巷)歷史問題的過程中,在不違反地名管理相關法規的前提下,首要以尊重歷史、尊重群眾意愿,優先使用歷史名稱作為道路(街巷)名稱為原則,力求將道路(街巷)規范化命名或更名對群眾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為切實解決道路(街巷)更名后為企業群眾辦事換證帶來不便的問題,區民政局已牽頭建設了“番禺區新舊路名對照數據庫”,為各有關單位和社會公眾提供準確便捷的新舊地名地址信息,并通過政務網共享數據,實現各職能部門間的數據共享及查詢,無需群眾個人出具相關新舊地址證明,減少企業和群眾因為道路(街巷)更名而帶來的不便,切實踐行服務群眾、為群眾排憂解困的宗旨意識。 感謝你們對我區地名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