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關于區第十七屆人大六次會議代表建議第12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何瑞銀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對鰲山古廟群進行修繕的建議》(第12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財政局、沙灣鎮人民政府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8月10日進行了電話溝通、9月8日進行了專題調研、協商座談,經綜合區財政局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高度重視鰲山古建筑的保護利用工作
鰲山古建筑是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文物級別較高,我區以及廣州市都非常重視其保護利用工作。
(一)2014年,鰲山古建筑被后山樹木壓損鰲山古廟、先師古廟等的屋頂和部分構件,我區撥付2.3萬元開展搶修工程。
(二)2017年,我區投入21.8萬元組織編制鰲山古建筑保護規劃,使文物保護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融合,令文物保護利用合理有效進行,實現文物的可持續發展。目前,規劃方案已上報廣州市文物局審核。
(三)2019年,我區投入9.8萬元開展鰲山古建筑的保養維護工程,該工程已通過村委、鎮文體中心、區文物辦三方聯合驗收合格。
(四)我區建立“區-鎮街-村居三級聯保”的文物管理保護制度,沙灣鎮駐有我區專職文物保護監督員,村有兼職文物保護信息員,每月不少于兩次實施巡查、監控、上報鰲山古建筑保存狀況變化。廣州市文物局每季度安排人員到鰲山古建筑巡查,保障文物安全。
(五)我區協助三善村委與廣州市古跡協會合作連續多年舉辦三善魯班誕活動,并成功將其申報為番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及時組織對鰲山古建筑的現狀評估
我區在2019年對鰲山古建筑開展了保養維護工程,今年廣州市文物局兩次巡查的《文物抽查記錄表》及我區巡查結果顯示,鰲山古建筑保存現狀較好。根據建議要求,我局聘請具有文物資質設計、施工資質的公司出具的《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鰲山古建筑現狀勘察報告》,鰲山古建筑整體保存情況較好,現狀存在的部分構件殘損、白蟻蛀蝕,屬于文物建筑因歲月和自然因素侵蝕存在的正常現象。建議現狀保護,加強文物管理使用中的日常保養維護。
三、根據文物現狀采取正確的保護措施
根據《國家文物局關于加強古建筑日常保養維護工作的通知》關于“樹立正確的古建筑保護理念,通過持續、規范、科學地開展日常保養維護工作,及時發現、妥善處理病害威脅,保持古建筑的良好狀態,延續古建筑的使用壽命,最大限度地保存、延續古建筑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的要求,我局對文物的保護管理,根據文物現狀采取日常巡查、保養維護、修繕、搶險加固、遷移等方法,保養維護工程指針對文物的輕微損害所作的日常性、季節性的養護,修繕工程指為保護文物本體所必需的結構加固處理和維修,包括結合結構加固而進行的局部復原工程,鰲山古建筑出現小病害后,及時保養維護,防微杜漸,起到更好的保護效果。
四、關于專家意見解決鰲山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問題
(一)聘請有資質的公司再次開展全面深入的現狀勘察評估,出具現狀勘察報告,邀請專家對勘察報告評估定損,根據專家評估意見決定鰲山古建筑開展文物保護工程的類型,相關工程如涉及資金按照文物法律法規各方出資。
(二)9月已完成鰲山古建筑一處漏水的保養維護工程,白蟻防治工程。
五、各界力量共同保護鰲山古建筑
鰲山古建筑產權為三善村集體所有,即是非國有產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所有人負責修繕、保養。近年來,中央對文物工作日益重視,各級政府對非國有文物保護工程有一定的資金補助,但需要保養修繕的文物數量眾多,文物所有人或管理使用人仍然是文物保護的第一主體。
文物工作日益強化預防性保護的理念,愈發提倡文物管理使用人加強日常保養維護,保持文物整潔、安全、穩定的良好狀態,促使文化遺產延年添壽。同時調動文物業主、政府、社會各界力量,多方通力合作,進一步保護利用文物彰顯其歷史文化價值。
感謝您對我區文物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州市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0年10月30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