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關于區第十七屆人大六次會議第69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馮毅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大力推進中小學校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議》(第69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會同區市場監管局進行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8月25日進行了電話溝通,現將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加強領導,全面提高校園食品安全意識
區教育局高度重視校園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每年與各學校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校(園)長是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把保障校園食品安全作為學??己说闹匾笜?,嚴格執行食品安全“一票否決”制度。每年區教育局均聯合區市場監管局、區衛生健康局召集全區中小學及幼兒園分管領導召開學校衛生暨食品安全工作會議,對校園食品安全工作進行部署,同時,每年春秋兩季聯合區市場監管局印發食堂督查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強化監管,及時發現并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二、主動作為,強化食品安全宣傳工作實效
(一)常規宣傳工作做細做實。要求各學校認真落實教育部《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將食品安全列入學校每年健康教育計劃,充分利用板報、廣播、健康教育專欄、校園網、校報、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等多種方式積極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提高學生衛生健康意識與安全防范意識,引導學生不到校外無證攤檔消費,各學校保證食品安全知識課程培訓每年不少于10小時。
?。ǘ┲攸c宣傳工作做深做精。自2017年起區教育局聯合區市場監管局每年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積極推進一系列食品安全知識進校園工作。一是以課件講解、播放食品安全宣傳視頻的形式向師生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引導在校學生分清并自覺抵制過期變質食品、廉價劣質食品以及“三無”食品;二是設置食品展示臺,將部分廉價劣質食品進行公開展示,并由區食藥監執法人員現場進行宣傳教學;三是通過現場咨詢、派發宣傳小冊子進行食品安全宣傳并解答學生有關食品安全問題;四是向全區家長派發《致家長一封信》,積極發揮家長監護職能,起到共同教育的效果;五是邀請學生和家長走進番禺區知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參觀食品生產經營流程,親自體驗食品安全監管。
三、積極升級,大力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改造
從2013年起至今,我區學校及幼兒園食堂已全部建成“明廚亮灶”,按照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要求,落實城區學校食堂100%實施“陽光廚房”。目前我區正在全力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改造工作,在學校食堂已經全面安裝視頻監控的基礎上,對食堂各操作加工環節的監控通過互聯網絡進行聯網,對食堂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執行情況實現監控錄像監查,以達到“多方監督、社會共治”的良好效果。截至9月底全區中小學校及幼兒園食堂已100%完成互聯網+“明廚亮灶”改造。為全面推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評定等級升級工作,加快學校食堂“升A”行動。2018學年區教育局落實整改資金,優先完成中考、高考考點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等級A級任務,目前所有高考考點已完成食堂升A目標。全區區管學校及托幼機構有A級食堂126間。
四、農殘檢測,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風險管理
依靠各鎮街食安辦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力量,各學校食堂定期將農產品采樣送檢,一旦發現農藥殘留量超標,則立即停用該批次食材,多次檢測超標,則終止與供貨者的采購合同,更換供貨商。2018年為更好地開展學校食堂農藥殘留檢測工作,在區食安辦的推動下,由企業贈送14臺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優先選擇就餐人數多、為中高考考生供餐的學校作為試點,開展農殘自檢工作,將檢測結果上傳至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理系統,建立風險模型,分析風險險種,評估供貨商質量,保證食材安全。2020年我區將農殘檢測學校范圍擴大至全區公辦學校及中心幼兒園。
五、統一經營,加強學校小賣部食品安全治理
為嚴格把控食品安全關,我區將“學校小賣部統一經營管理”納入2017年番禺區十大民生實事,逐步將公辦學校小賣部交由區供銷聯社統一經營,嚴格執行“安全第一、規范管理、統一配送、確保質量”要求,保障小賣部銷售的食品質量。一是壓實層級責任,區供銷聯社、小賣部承辦基層單位、學校逐級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責任;二是明確經營范圍,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所有銷售食品必須有QS認證,不銷售“三無食品”、“五毛食品”,以及煙、酒、碳酸飲料等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食品;三是統一配送貨源,由區供銷聯社系統配送中心配送商品和食品,不從其他渠道進貨,確保銷售食品來源可查詢、可追溯、可保障;四是規范內部管理,小賣部統一申領相關證照,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并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食品衛生、消費安全等知識的教育和檢查。目前已建成14所學校供銷社“ 誠品軒”連鎖店,下階段將繼續大力推進此項工作。
六、設立陪餐制度,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自2015年開始,我區有食堂的學校均建立了學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輪流陪同學生就餐的陪餐制度。陪餐人員對飯菜的外觀、口味、質量等進行評價,對食堂當天食品安全有關情況進行監督,并且需要及時處理學生反饋的意見和建議。所有意見和發現的問題均需做好記錄。通過實行陪餐制度,能夠有效落實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食堂食品安全規范操作起到促進作用。
七、高質管理,把好集體用餐配送食品安全關
我區現有100所學校食堂通過集體用餐配送方式解決師生就餐問題,所有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均通過HACCP管理體系認證和IS022000體系認證。區教育局對課后托管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統一公開征集形成企業庫,所有參與招標的供餐單位均需提供食品經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資料,由區教育局和區市場監管局對公司資質、食品安全狀況、食品原料來源、供餐能力等進行共同把關。校內課后服務平臺對供餐公司進行調研與摸查,并對供餐生產制作、配餐流程及配送承載量等進行了溝通協調,明確了服務要求與管理規范。每年區教育局均聯合區市場監管局對區內供餐公司開展兩次食品安全專項督導檢查,學校及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基本能按照《廣州市學校集體用餐配送操作指引》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八、依托信息手段,實現食品安全信用檔案電子化
區市場監管局依托廣州市食品藥品智慧監管云平臺,全程記錄學校食堂食品經營許可、監督檢查結果、違法行為查處等監管信息,較早實現了學校食品安全信用檔案電子化。區市場監管局與區教育局建立了食品安全監管信息互通機制,對學校食堂抽檢不合格、受到我局行政處罰或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隱患等情況進行定期通報。接下來,區市場監管局將在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中,探索進一步運用約談手段,對于檢查發現存在嚴重違法行為的學校,對校長進行約談,督促校長落實食品安全首要責任。
九、強化督導,精細落實食品安全三級檢查制度
不斷建立健全校園食堂食品安全三級檢查督導制度,確保檢查工作精細全面、不留死角。一是學校自查自糾。強調各學校的主體責任,要求開學前后均全面開展學校食堂、小賣部的食品安全自查,按照《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的要求逐項進行自查,并填寫相關記錄,及時發現和消除食品安全隱患。二是鎮街全面覆蓋。依托各教育指導中心、食藥監所、各鎮(街)食安辦對學校食堂、小賣部及學校周邊餐飲店、士多店等進行全面檢查,確保每所學校覆蓋到位,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嚴查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家查處一家,絕不姑息。三是區級聯合督查。由區教育局和區市場監管局相關科室組成聯合督導組,采取突擊檢查、抽查、飛行檢查等形式,每年兩次對全區16個鎮(街)的學校食堂開展督導檢查。通過三級檢查制度,較好地督促學校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全區學校食堂基本能建立并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按要求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從業人員均持有有效的健康證明。
感謝您對我區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
2020年10月30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