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農業農村局關于政協十四屆番禺區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13號提案的答復
區政協社會法制與農業農村委:
你委提出的《灣區綠心 翡翠海鷗——關于打造石樓鎮海鷗島全國漁業農業示范島的建議》(第13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區水務局、區交通運輸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石樓鎮政府等單位進行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提案單位負責人在8月20日進行了座談交流,在10月30日和11月2日分別進行了電話溝通。經綜合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區水務局、區交通運輸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石樓鎮政府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有關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規劃定位的建議
區政協社會法制與農業農村委對海鷗島發展規劃定位、配套設施面臨困難和問題的分析較為中肯,所提出的建議對完善海鷗島基礎配套設施和環境提升有較好的指導意義。根據《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海鷗島在市域生態空間結構中作為生態綠核之一,同時也是廣州市20個濕地公園之一。我區依據《番禺區名優現代漁業產業園建設規劃(2019-2021年)》定位漁業產業園發展方向,番禺區石樓鎮海鷗島作為名優現代漁業產業園的核心區,已明確定位將其打造成為國家級名優漁業發展樣板區、粵港澳大灣區優質水產品集散中心、全省現代漁業科技創新總部、全省休閑漁業綜合體新標桿。
二、關于發展現代農業的建議
近年來,我區積極圍繞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優化現代農業產業結構,有力推動都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海鷗島作為全市唯一還保持著“芭蕉河汊魚蝦,小橋流水人家”原生態的大型島嶼,四面環江,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具有發展現代農業的獨特資源條件,近年來,我區積極發揮海鷗島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農業資源優勢,大力完善現代農業基礎設施,扶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推動海鷗島現代農業有序發展。一是謀劃創建名優現代代漁業產業園,以海鷗島為核心區,立足番禺區漁業產業發展優勢基礎,以延伸名優漁業產業鏈,提升其價值鏈為主攻點,以推動番禺現代漁業產業升級為主線,成功引進麥康森院士團隊并成立科創聯盟,重點打造番禺現代漁業產業體系,項目總投資36043萬元,目前已完成投入16004萬元,并成功入選2020年第一批珠江三角洲地區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二是積極扶持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島內有番禺區唯一一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海大集團公司)、省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綠航、金洋、海興農)、省級水產良種場1家(金洋),輻射示范帶動海鷗島現代農業規模化發展。三是積極實施品牌興農戰略;截至目前,海鷗島共有“番海”牌等8個注冊商標;筍殼魚苗等省名牌產品5個;佳碩胭脂紅番石榴獲評為綠色食品;佳碩木瓜、南美白對蝦等12個農產品獲農業農村部認證為無公害產品;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6家社員473人,漁珍水產品專業合作社成為廣州首家通過食品質量安全QS認證的水產品加工企業。
三、關于設施農業政策的建議
2020年8月20日上午,市政協副主席、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彭高峰一行到番禺區海鷗島開展設施農業用地政策專題調研;2020年9月14日上午,市農業農村局李仲鎧副局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林錫藝處長一行到我區開展設施農業用地政策調研工作。彭高峰副主席、李仲鎧副局長針對設施農業用地政策,要求各相關職能部門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抓緊協調解決遇到的規劃、用地等方面的問題和困難。國家最新出臺的《自然資源部 農業農村部關于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自然資規〔2019〕4號),針對設施農用地已有明確、具體的規定。我區將配合市農業農村局及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按照彭高峰副主席、李仲鎧副局長的要求優化設施農業用地備案程序。
四、關于綠色發展、生態保育與修復的建議
區委、區政府和屬地鎮政府高度重視海鷗島的綠色發展和生態保育工作,積極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海鷗島的保護和發展工作。一是于2018年實施并完成了海鷗島東岸線紅樹林景觀林帶建設,恢復種植紅樹林約150畝。對海鷗島道路及沿線環境進行綠化、硬化、美化,規劃建設美觀、風格相對統一的工具房和看護房, 補種公路兩旁缺失的綠化樹木,更換破損的垃圾桶;二是區水務部門積極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從2019年開始,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查漏補缺”及臨河村居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將海鷗島 沙南、江鷗、海心三個行政村納入污水治理“查漏補缺”計劃,改造工作已于2020年6月底基本完成;將沙北村納入臨河村居雨污分流改造,現正加緊推進,預計2020年底前完成;積極整治、拆除濱水違建建筑,為打造石樓鎮海鷗島全國農業示范島騰挪空間,美化環境。三是通過高標農田建設和墾造水田項目,實現規模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合理布局魚塘、耕地積極推行健康生態養殖(種植)模式,減少生態面源污染,實現城市排水、景觀、生態與經濟的統一協調,實現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五、關于發展新經濟的建議
海鷗島地處珠江入海口,島上自然環境優良、水系發達,民風純樸,極具南國水鄉特色,在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方面潛力巨大。結合各類旅游資源和優勢,我區已出臺《番禺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2018-2030)》,基于景區(點)、特色小鎮、特色鄉村整合創新理念,實施核心資源景區“品牌引領”戰略,從空間布局上以蓮花山為核心,整合蓮花山旅游區、大嶺村、亞運文化村、海鷗島、永華藝術館等資源,形成東部高端休閑度假旅游片區。2019年,我區推薦“沙灣古鎮-寶墨園-南粵苑-海鷗島-大嶺村”成功入選廣東省首批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由省文旅廳統籌重點給予宣傳推介。同年,海鷗島還被評為4A級廣東農業公園。 截至目前,海鷗島內共建設有約30公里環島綠道以及貫穿全島的堤圍綠色長廊,并設有停車場、游客中心、驛站、臨時擺賣點、農家樂旅舍示范點、原生態體驗區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提供自行車租賃、餐飲零售、休息等相關服務。海鷗島憑借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開展養殖基地觀光、農業科普教育、魚塘垂釣、海鮮品嘗、民宿等休閑文旅項目,打造海鷗島農業休閑旅游區, 有力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
六、關于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議
目前海鷗島的公共基礎設施正在逐步完善當中,特別是公共交通配套方面,經行海鷗島的公交線路有番148(市橋汽車站-沙南村)和番148B(打撈局-地鐵海傍站)2條,現有線路連通市橋汽車站、番禺客運站等交通樞紐,接駁地鐵4號線海傍站以及3號線番禺廣場站,通達海鷗島旅客服務中心,可方便當地居民及游客來往海鷗島出行。同時,交通部門正在開展對蓮花路升級改造和海鷗公路(S296)擴建工作,增加海鷗島交通流量避免交通擁堵。目前項目已取得施工圖設計批復,已完成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辦理(穗規劃資源建證〔2019〕4721號)。下一步將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和征地拆遷,爭取項目盡快完工,道路盡早通車。
感謝你委對我區海鷗島規劃和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農業農村局
2020年11月30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