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發展和改革局關于政協十四屆番禺區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14號提案的答復
經濟組:
你們提出的《關于番禺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的建議》(第14號)建議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科工商信局、區財政局、廣州大學城管委會等單位進行認真研究辦理,并與劉悅敏委員在8月5日進行了電話溝通,經綜合區科工商信局、區財政局、廣州大學城管委會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我區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發展情況
光伏發電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其產業發展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一直以來,我區對光伏產業發展也給予高度重視。2014年6月,我區東環街一戶居民成為廣州市第一個并網的居民家庭光伏發電用戶。“十三五”以來,我區工商業、居民家庭太陽發電用戶逐年增長。至2020年9月底,全區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累計已達1017戶,并網裝機容量共計55596千瓦,其中居民項目970個,并網容量13979千瓦;非居民項目47個,并網容量41617千瓦。全區并網項目總數居全市第一。
二、我區推進光伏產業發展的主要舉措
(一)加強政策引導,推廣光伏應用
2019年,經區政府常務會審定通過并印發的《番禺區推進節能降耗工作方案》中明確大力推動太陽能大規模發展和多元化利用,具體措施包括:重點用能單位或屋頂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的工商業、倉儲物流等企業,新、改、擴建屋頂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的建筑物,以及可利用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具備條件的農業大棚、垃圾填埋場、魚塘、湖泊等場地,應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區域能源供應方案應包含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鼓勵有條件的公共機構在其建筑物樓頂、室外停車場頂棚加裝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
(二)落實扶持政策,及時兌現財政補貼
根據《廣州市新興產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及配套實施細則《廣州市新興產業發展補貼資金用于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管理實施細則》精神,我區相關部門及時組織光伏發電項目相關企業及居民申報廣州市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補貼。2015年至2020年9月底,我區辦理廣州市太陽能光伏補貼申請累計673項,申請補貼金額累計1873.85萬元;市、區財政部門累計支付310項,撥付金額合共1105.10萬元(2020年第一批363個申報項目,金額768.75萬元正在市資料審核中)。
(三)積極協調解決光伏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針對光伏項目建設過程中頻繁出現的涉及違法建設、影響建筑物結構安全、占用物業共用部位以及設備建設高度等投訴問題,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區發展改革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城市運行指揮中心等部門組織專門會議,在兼顧光伏項目業主權益和部門執法原則的前提下初步明確了光伏項目建設標準及部門職能分工。區城市運行指揮中心也根據市發展改革委關于光伏項目管理的最新意見及時對之前主干道沿線光伏發電項目限高1.2米等規定進行了調整,較好地解決了由于目前廣州市光伏建設相關政策細則技術標準尚未完善而產生的矛盾和爭議。
(四)及時傳達國家政策,引導光伏企業升級發展
2020年6月,區科工商信局按照《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轉發關于開展光伏制造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公告工作的通知》精神,迅速轉發給相關企業,在加強光伏制造行業管理的同時,積極引導光伏制造產業有序健康發展。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十三五”以來,在區政府的重視和各部門配合下,我區光伏產業穩步發展,但近年國家補貼政策退坡和城市違建整治也對光伏發電的進一步推廣應用造成一定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積極配合市發展改革委《廣州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的修訂,進一步完善光伏項目建設標準與管理規范。
(二)結合我區實際開展專項調研,研究制定光伏發電產業發展激勵措施。
(三)積極對接廣州大學城管委會等單位,推進大學城內各高校、醫院及相關單位有效利用其建筑物樓頂、室外停車場頂棚等加裝太陽能光伏設備。
(四)繼續做好廣州市太陽能光伏補貼申請和發放工作。
(五)積極引進知名光伏系統建設企業,參與我區重點項目、重點企業以及各類大型公共建筑(包括:學校、醫院、客運站、停車場、大型商場等)光伏項目工程。
(六)繼續協調規劃資源、城管執法部門,盡量減低城市違建拆除對光伏應用推廣的影響。
感謝你們對我區光伏產業發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發展和改革局
2020年11月30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