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衛生健康局關于區政協十四屆番禺區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22號提案的答復
九三學社番禺委員會、周建中等委員:
你們提出的《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為番禺預防重大疫情補短板》(第22號)建議收悉。我局高度重視,于8月12日組織相關科室和單位與徐樂委員進行了座談交流,積極組織區公安分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橋街道辦事處、石樓鎮人民政府進行認真研究辦理,經綜合區公安分局等單位會辦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番禺盡早布局方艙醫院位置,未雨綢繆應對突發衛生事件”的問題
(一)英東體育館不建議作為番禺方艙醫院的選址。英東體育館位于市橋街老城區繁華地段,室內館面積較小(38米*25米),鄰近的禺秀社區轄地面積0.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8683人,康樂社區轄地0.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5828人,康裕社區轄地面積0.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0134人,屬于高密度居民區,容易造成疫情大規模暴發。英東體育館鄰近有北城幼兒園、榮達幼兒園、市橋中心小學、番禺實驗中學等學校,且靠近市橋地鐵站、易發商業街等繁華地段,交通人流密集,一旦成為方艙醫院,將對附近市民的生活造成較大影響。參照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0年2月5日關于印發《方艙醫院設計和改建的有關技術要求》的通知,其中第一條第2項要求“選址應盡量避免高密度居民區、幼兒園、中小學等城市人群密集活動區。確實無法避開的下風向少數附近居民可以考慮暫時搬離,可在醫院外圍設置顯著危險標識或隔離帶。既有建筑與周圍建筑物之間應有不少于20米的綠化隔離間距。當不具備綠化條件時,其隔離間距應不小于30米。”綜上,不建議英東體育館作為番禺方艙醫院選址。
(二)亞運城體育館可以作為番禺方艙醫院的選址。初步規劃亞運城體育館作為我區方艙醫院的選址地點。我局已制定了組建保障方艙醫院醫務人員隊伍及設備配置方案,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和應急機制。組建我區300人保障方艙醫院醫務人員隊伍,其中包括臨床醫生、護士、檢驗人員、醫學影像人員、院感控制人員、藥學人員、心理疏導人員、其他醫技人員等,一旦出現疫情暴發,快速反應,保證醫務人員24小時內及時到位。另外,已成立番禺區醫療衛生集團,以大醫院為核心,聯動周邊小醫院,建立區域醫療網格集團。分別是區中心醫院醫療集團(石樓人民醫院與石樓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屬中心醫院醫療集團)、何賢紀念醫院醫療集團和區中醫院醫療集團,醫療資源共享,實現雙向轉診,遇突發事件可也可利用方艙醫院便利的交通條件經過綠色通道轉送病人到區中心醫院聯合會診。根據區住房城鄉建設局會辦意見,在面對突發疫情時,利用現有體育館等建筑臨時調整為重大疫情發生時的方艙醫院,主要涉及在既有建筑物內進行各種醫療設備安裝,在特殊時期臨時改變建筑使用功能,在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無需辦理規劃報建手續。方艙醫院籌建工作開展期間,區公安分局將加強方艙醫院周邊治安、交通秩序管理,做好方艙醫院運作期間的內部安全防控工作。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也會積極配合職能范圍內有關工作的開展。各部門將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團結協作,共同做好方艙醫院籌建工作。相關的規劃配套、水電網絡、醫務人員隊伍及設備配置等都在較短時間內布設裝配到位,屆時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暴發疫情時床位不足的問題。
感謝你們對我區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建設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州市番禺區衛生健康局
2020年11月30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