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關于區政協第十四屆四次會議第48號提案的答復
政協南村鎮工作室: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強源頭治理,利用大數據管理杜絕泥頭車偷倒余泥的提案》(第48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交通運輸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水務局、區公安交警大隊進行認真研究辦理,并與劉美雨委員在2020年11月3日進行了溝通,經綜合相關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等法律規章,以及《廣州市建筑廢棄物管理條例》,現有適用法規沒有對工程招標和收取押金作出規定,因此缺乏執行依據。下一步將收集你們的建議,于《廣州市建筑廢棄物管理條例》修改時提出。
二、根據《廣州市建筑廢棄物管理條例》《廣州市建筑廢棄物車輛運輸聯單管理辦法》,現廣州市實行建筑廢棄物電子聯單管理。經核準排放、受納的建設工地和受納場所均安裝電子聯單設備,合法建筑廢棄物運輸車輛進出工地和受納場所均自動記錄電子聯單,工地和受納場所均有電子聯單數(進出車輛數)統計。但因相關管理辦法和處罰條款不完善,電子聯單統計數據往往不完整,暫難以用作有效的數據對比。因此,本項工作需待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繼續統籌完善。
三、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正在開發廣州智慧余泥綜合管理系統,該管理系統將匯總全市經審批的建設工地、受納場所、運輸公司信息,包括出土量、受納量、運輸路線、運輸車輛信息等。
四、現有由廣州市交通管理總站建設的廣州市散體物料運輸車輛監管平臺,該平臺可監控全市散體物料運輸車輛(包括泥頭車)的衛星定位信息,平臺賬號已共享到城管、住建等部門,現該平臺的功能仍在完善中。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正在開發廣州市建筑廢棄物運輸監管平臺,該平臺可通過車載智能終端,監控經審核的泥頭車的衛星定位信息、裝載信息等。目前,上述兩個監控平臺仍處于建設和完善階段。
五、《番禺區建筑廢棄物處置閉環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和《番禺區建筑廢棄物收運處理和監管工作方案》經區政府同意后已于2020年8月印發,區住建、水務、交通等建設主管部門按要求加強監督檢查,督促建設、施工和監理企業落實對泥頭車進出工地的源頭管理責任,督促施工單位選擇余泥渣土運輸企業時嚴格審查運輸單位及相關運輸車輛的資質條件,禁止無資質企業和車輛進入工地現場。
感謝你們對我區余泥管理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2020年11月30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