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關于政協十四屆番禺區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61號提案的答復
文體組:
你們提出的《借鑒臺山經驗擦亮沙灣廣東音樂品牌助力番禺文化出新出彩》建議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委宣傳部、沙灣街、區文聯等單位進行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提案聯系人在8月12日進行了電話溝通,11月4日舉行了提案座談會。經綜合區委宣傳部、沙灣街、區文聯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番禺沙灣作為廣東音樂的發源地之一,至今仍完整保留了三稔廳、惠巖祠、何少霞故居等重要的廣東音樂發源地遺址,何博眾、何柳堂、何少霞、何與年等眾多廣東音樂名家曾創作出《賽龍奪錦》《雨打芭蕉》《餓馬搖鈴》等在廣東音樂史上傳世不朽的名曲。近年來,番禺區委、區政府大力弘揚廣東音樂、粵劇粵曲、龍舟、醒獅、飄色等優秀傳統文化,擦亮番禺名人、民俗、品牌,展現番禺作為嶺南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的城市魅力。在省、市相關部門扶持下,番禺區積極開展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工作,深挖傳統文化內涵,積極開展私伙局、飄色、鰲魚舞、醒獅等民間藝術活動,較好地促進了廣東音樂這一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發展。主要工作有:
一、進一步擦亮廣東音樂文化品牌。番禺區分別于2013、2015年成功承辦了兩屆廣東省私伙局大賽,并舉辦番禺區私伙局展演、原創廣東音樂經典精品展演、廣東音樂與“何氏三杰”研討會等多項活動,扶持沙灣廣東音樂館建設并支持其恒常開展傳承活動,結合“我們的節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主題活動邀請沙灣何氏廣東音樂進行現場展演,邀請馮驥才、余其偉等70多名著名作家、音樂名家參與廣東音樂宣傳推廣,對傳統文化廣東音樂繁榮發展產生較好的促進作用。沙灣鎮(廣東音樂)被文化和旅游部評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二、建立完善廣東音樂非遺保護工作體系。多年來,區、鎮的文化職能部門不斷對何氏廣東音樂開展深入研究,對其進行真實、全面、系統的記錄和保存,建立完整檔案,制作出版《何氏三杰廣東音樂精品集》《沙灣何氏與廣東音樂》《粵韻新風》《粵樂尋源·辨蹤》等一系列廣東音樂的著作和作品集。區文化職能部門著力廣東音樂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傳承工作,制作出版《何氏三杰廣東音樂精品集》,“廣東音樂”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沙灣何氏廣東音樂”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何智強、何滋浦、何崇健分別入選省級、市級和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同時,持續開展廣東音樂進校園活動,致力打造廣東音樂傳承基地。目前在沙灣已建立沙灣西村育才小學、沙灣鎮中心小學2個廣東音樂傳承基地。
三、著力培養廣東音樂專業人才。區文化主管部門積極為沙灣何氏廣東音樂申報各級項目補助資金,2016年獲得省級10萬元,市級10萬元經費補助,2018年獲得市級5萬元經費補助。沙灣鎮每年投入20多萬元專項經費,積極推動沙灣何氏廣東音樂的整體保護和創新發展。沙灣鎮先后成立和扶持廣東音樂研習社、青蘿樂坊、翠園樂社等民間樂社,組織開展“民間藝人才藝展示”“私伙局”活動,吸引大量音樂愛好者參與活動。同時,在小學選拔有興趣、有資質的學生組成學校民樂隊,為廣東音樂的發展儲備人才。民樂隊已培養輸送出200多名具有粵樂演奏特長的畢業生。該小學少年民樂隊曾應邀參加中央電視臺廣東音樂專輯攝制,曾獲廣東省“粵韻悠揚”廣東音樂推廣活動一等獎。
四、以沙灣何氏廣東音樂為素材開展文藝創作。2014年,廣東歌舞劇院以上世紀30年代廣東沙灣古鎮為背景,以“何氏三杰”等眾多廣東音樂人為創作原型,打造大型原創舞劇《沙灣往事》。該劇圍繞經典名曲《賽龍奪錦》薪火相傳的內容主線,用當代舞蹈藝術元素演繹傳奇故事的發展,用舞蹈詮釋經典音樂的深刻內涵。曾獲中國文化藝術最高政府獎——第十五屆文華大獎,被評為2015年中國演出市場最具影響力的舞蹈類演出,2016年赴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演出,自首演以來已在國內外20多個地區演出,贏得一致好評。2016年,番禺區文化職能部門以沙灣何氏廣東音樂的發展為背景和素材創作舞蹈《夢柳堂》,多次在重大活動中演出,向廣大觀眾宣傳推廣廣東音樂;區文化館聯合廣東音樂曲藝團重新配器的《何氏三杰廣東音樂精品集》錄制完成,對廣東音樂曲藝的傳承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注重“旅游+”宣傳推廣。沙灣鎮以我區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與沙灣古鎮旅游開發相結合大力開展廣東音樂傳承保護工作,以廣東音樂紀念館為載體,向到訪游客大量展示反映廣東音樂不同發展時期的各類型展品以及現場演奏廣東音樂等,較好地實現了文旅融合發展。
委員們提出擦亮沙灣廣東音樂品牌的建議,對于沙灣廣東音樂傳承發展工作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我們將繼續結合工作實際,充分整合各方資源,深挖歷史文化脈絡,按照“保護、傳承、發展、弘揚”的原則,大力弘揚廣東音樂文化品牌,助力番禺文化出新出彩。將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全力扶持,繼續爭創“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區文化職能部門將繼續深挖歷史文化資源,指導沙灣鎮做好三年一度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廣東音樂)申報工作。
二是積極推薦,讓更多符合條件的傳承人納入代表性名錄。未來,我區將繼續核定公布新的傳承人名錄,不斷完善廣東音樂傳承保護體系。
三是助力發展,進一步弘揚廣東音樂。籍市、區進一步推動粵劇藝術傳承發展的契機,結合名家帶學培訓、“粵劇進校園”少年戲曲大賽等活動,進一步弘揚廣東音樂,培養優秀后備人才,推動保護傳承工作深入開展。
感謝你們對我區文化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州市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0年11月30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