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關于政協十四屆番禺區委員會
第七次會議第41號提案的答復
九三學社番禺委員會:
你們提出的《關于打造科技創新產業平臺的建議》(第41號)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會同區委組織部、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區工商聯、廣州大學城管委會、番禺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廣州南站地區管委會等單位認真研究,并與陳洪光委員在6月23日進行了電話溝通。經綜合區委組織部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打造科技創新產業平臺體系
(一)搭建科技產業及人才對接平臺。高質量辦好一年一度的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暨科技創新大會,以“智能世界·數字未來”為主題,邀請廣州大學城各高校、知名專家和企業家代表出席作分享交流,發布有關人才和科技創新政策,啟動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重點項目;舉辦“大灣區智匯創業+”活動,篩選優質項目與園區、投資方面對面對接,打造創業版“非誠勿擾”。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推動各方資源交流對接,促進高校成果就地轉化,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中國(小谷圍)“互聯網+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小谷圍)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粵港澳臺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藍國際創新創業大賽等成為創新創業示范推廣重要平臺,我區人才生態環境評價排名全市第一。
(二)加大吸引科創人才力度。一是充分利用廣州大學城創新資源和人才資源集聚的優勢,以廣州大學城為起點,并將逐步輻射至整個番禺區,著力將番禺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才雙創集聚區。區委組織部與經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批復成立的海創人才南方創業服務中心溝通接洽海外引才合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項目建成后將著力引進、孵化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項目入選者、海外高層次人才團隊、獨角獸企業等,打造海內外高端創新型人才發展平臺。二是推動人才政策形成疊加效應,發布番禺人才小鎮創新創業20條。實行人才業務全網辦理,指導落實市人才綠卡審批發放,優化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才雙創集聚區服務軟環境。每年財政安排1.4億元直接用于人才資助補貼,其中4000萬元財政經費專門用于獎勵、扶持高層次人才。推出“青藍計劃”,每年安排2000萬元扶持高校創新創業青年人才,提供項目資助、孵化培育、場地支持、資本跟投等服務。三是廣州大學城管委會正加快出臺發揮廣州大學城科技創新資源優勢、支持廣州大學城高??萍汲晒D化、扶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推動大學城產學研功能優化提升,打造大學城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載體,營造大學城創新發展良好氛圍。
(三)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一是推動廣州大學城(廣工)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的建設。該項目落戶大學城青創匯,重點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建設集產業育成、項目引進與孵化、展示體驗交易于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提高大學城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率,吸引外地優質科技成果在番禺轉化,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高地、全國產教研一體化示范中心。二是舉辦“校地融合 智創番禺”2021番禺區第一期人才科研成果交流座談會(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專場),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面向廣州大學城高校、番禺區重點企業及產業園區征集發展成熟、有待落地的科技成果和亟待解決的企業“卡脖子”難題,通過科技成果展示、科技政策解讀、企業需求對接以及校企座談交流等形式,打通高校人才成果與我區企業發展需求“雙向流動道”,建立廣州大學城高校與番禺重點企業、融資機構的“對接專用道”,深化產學研深度融合,構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轉化鏈條。
二、夯實創新產業基礎底座,打造承載創新產業“沃土地”,形成可持續發展合力
(一)推動區屬國企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財政局持續推進區屬國企實施戰略性重組,鼓勵區屬國企通過充分利用各種資本運作手段,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關鍵領域,優先向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集中、向產業鏈環節和價值鏈高端領域集中、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中,確保發揮國有資本對招商引資引人才、產業發展、創新創業的最大效用,為支撐番禺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排頭兵做出國有企業應有貢獻。
(二)布局和打造重大創新平臺。優化提升產業功能布局,著力構建“雙軸三區多園”的現代產業格局。圍繞南大干線產業創新軸和番禺大道消費生活軸,形成番禺“黃金十字”的產業發展軸線。廣州大學城納入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重要區塊,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大學城園區)、廣州大學城青創匯等項目加快推進。以“萬博長隆—廣州南站”為核心,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萬博長隆片區現代服務業加速集聚,涉及互聯網信息服務、研發及生產智能通信、云計算等領域,對雙創成功孵化企業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廣州南站商務區加快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IAB產業為支撐,文體旅游為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1+5”產業組團。重點依托番禺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智能制造產業園等重大平臺提升先進制造業發展能級,打造集中度顯示度更高的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集聚區。番禺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廣州市及番禺區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板塊,基本建立了“三電”(電池、電驅、電控系統)齊全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形成產業規?;⑴涮缀诵幕?、智能信息化的智能制造示范園區。
(三)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全區現有12個科技產業園區,入駐企業超4500家,有以新一代信息產業為特色的番禺天安節能科技園、番山創業中心、數字家庭基地等,以珠寶產業為特色的沙灣珠寶產業園,以動漫文化產業為特色的星力動漫產業園,以先進制造與自動化領域為特色的華創產業園等。巨大創意產業園、華創產業園、番山意谷創意園等科技園區入選市首批提質增效試點園區。此外,工業經濟總部園區、上市企業工業擴產(石碁)產業園各大項目加快建設。
三、以開放、互動、互聯的協同機制聚焦重點,加強創新服務
(一)建立協同聯動機制,推動各類業態創新。區工商聯一直以來致力于促進職能部門、社會團體、企業與科研院校合作聯動,加強與創科協、鎮(街)商會、鎮(街)、區生產力促進中心的溝通,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政策咨詢等貼心服務,宣傳好扶持政策,促進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組織優質企業走進大學城,開展學習交流活動,激發企業家創新創造思維,助推商業模式、管理模式優化;組織會員企業家赴騰訊、華為公司考察交流,學習優秀企業經驗,探索學習企業在數字化轉換、工業互聯網推動工作的新模式;組織企業參觀東莞知名高新技術企業東莞陽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學習“5G綠色智能可視化管理系統”,并加強與先進企業交流和學習,進一步拓寬發展視野和管理思維;組織企業參加“廣州名企進廣大”供需對接活動,為企業創新發展及時輸送新鮮血液,完善優秀科技創新人才管理培養保障機制。
(二)完善科創人才保障機制。制定實施《番禺區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制度》,落實區領導聯系高層次人才工作制度。發放高層次人才服務卡,為高層次人才提供醫療衛生、子女入學、交通出行、培訓提升、政務綠色通道、免費體檢、休閑文化等便利服務,完善人才保障機制。加大人才公寓建設力度。番禺經濟技術開發區在住房、教育等福利服務配套方面不斷完善,加快推進開發建設汽車小鎮項目,以人才優惠價格面向研發、生產技術、經營管理人員及骨干員工出售;規劃建設學校、幼兒園,配套托兒所(保教機構)等公建設施,同時配套商業區和小型商業綜合體。努力營造讓高層次人才安居樂業的工作、生活環境,切實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下一步,我區將積極謀劃,整合資源,打造“番禺國際創新城”科創平臺品牌,構建科技創新產業平臺體系,加大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力度,打造人才高地,推動“十四五”期間番禺經濟高質量發展。
感謝你們對我區科技創新發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或建議。
廣州市番禺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
2021年7月30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