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關于政協十四屆番禺區委員會第七次會議第52號提案的答復
郭小霞、符敏妍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老年教育助力老年人有效參與社區治理的建議》(第52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委老干部局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你們在6月25日進行了電話溝通,經綜合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委老干部局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完善社區治理體系的建議
(一)構建老年教育團隊
推進老年教育志愿服務團隊建設。鼓勵全區各級老年教育機構、老年群眾組織成立老年教育志愿服務團隊,為老年人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搭建平臺、提供支持,以滿足老年教育服務的需要。目前,我區主要通過老年教育三級學習網絡開展相關老年教育活動,村(居)成立老年教育志愿服務團隊為老年人服務,現活躍于老年教育服務的志愿者超過1000人。
(二)加強與外界的合作
我區加強與愛心企業、法律機構等合作,開設符合老年人的課程,定期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共同為社區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幫助。我局通過開展《護老有“法”》系列活動,對老年人進行普法和公民教育,增強他們自我認同感和效能感,實現老有所為,助力老年人有效參與社區治理。與合法律所合作辦學,掛牌“護老有法”實踐基地,組建法律援助隊,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法律援助服務;定期開展法律維權課程及大講堂活動,組織學員參與社區治理活動;開設《護老有法》相關課程及系列微課,全年開展不少于24次社區教育法律知識課程(含專題講座),提供不少于4次社區法律咨詢活動,建有不少于4人的專業律師專家教學教研團隊。建有專門數字化學習互動平臺,定期組織學員參與法律知識學習、答疑及交流。
二、關于實現學習模式數字化的建議
(一)建立社區老年教育數字化體系
構建全面覆蓋的數字化網絡,通過線上結合線下的服務體系提供給老年人豐富的參與學習方式,使老年人具備更加便利的學習條件。我區開發了“番禺教育學習地圖”平臺,實現了“大眾點評+地圖導航”的功能,有效實現學習需求與資源供給的無縫對接。目前平臺上的教學機構達300多個,學習者5000余人,應用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我區依托“廣州數字化終身學習大講堂”項目,積極開展公益講座,近兩年發布的主題超過30個,場次超過100場,參與面授的學習者超過1.5萬人次。2020年區老干部大學和廣州老年開放大學(番禺學院)通過“微課堂”、網絡直播課等方式,開設醫療健康、健身運動、聲樂器樂、書法繪畫、網絡學習、粵講越好等課程110門,參與人數達3.85萬人次。近三年,我區老年學員通過線上學習的方式(包括觸電在線觀看直播、社區教育學習地圖報名、社區教育線上直播課程報名等),參與人數達8.2萬人次;通過線下學習的方式(包括送教下鄉、社區教育課程、老年教育課程等),參與人數超過4萬人次。
(二)構建在線互助服務平臺
我區根據老年人特點,開設了老年教育線上互助平臺,豐富老年學員的學習內容,提升和加強了老年人學習積極性和信心,利用文字教材、網絡平臺等方式,打造良好學習氛圍,關懷老年人,幫助老年學員克服通過網絡來進行數字化學習的障礙,提升教育效果。目前,依托廣州市老年開放大學(番禺學院)開發了一批全媒體課程及教學資源,已經投入使用的微課30個,微信學習群50個,參與人數達1萬多人。
(三)豐富教學方式及內容
我區多年來大力發展老年教育。一是結合番禺區老年人的需求,在區社區教育中心、番禺電大、石樓社區教育學校等探索開展老年教育“學歷”課程。開設了水墨畫基礎、攝影應用、隔代教育等十幾門課程。課程內容設計以趣味性、實用性為主,緊貼生活,并與老年人身心特點相結合,深受老年人的歡迎。同時還增加了康養學游、樂藝團、智能生活等新內容。上課形式也更加活潑生動,個別課程采用線上線下同步教學,課堂與實踐同步分享,研學與游學相結合,教學效果更加突出。二是依托區廣播電視大學與番禺區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合作開展“融合課堂”專題課程。該課程體系包含“粵講越好”(學習粵語)、“護老有法”“嶺南文化大講堂”“幸福課堂”等。從促進來穗老年人語言趨同、價值認同、制度認同、文化認同、心理認同等五個方面入手,從而實現來穗老年人的“獲得感、價值感、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整體提升,幫助他們融入本地生活,與本地居民開展交流,促進和諧社區的建設。
三、關于養教結合的建議
我區重視人文教育與本土嶺南文化、廣府文化傳播,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老年教育的重要內容,重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實施老年教育特色項目建設工程。區民政局牽頭推進“養老+教育”融合發展,設立社區居家養老綜合服務平臺,整合星光老年之家、日間托老中心、長者飯堂、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以及社工站等現有養老服務設施,定期開展攝影、曲藝、舞蹈、書法、中醫養生等老年教育課程和文化交流活動,實現養教結合。部分養老服務設施因地制宜配備適合老年人文體器材、開設老年閱覽區域,提供適合老年人的閱讀設備,就近提供老年教育服務。發揮社會組織作用,依托老年文藝團隊、老年體育團隊、老年體協、基層老年協會等社會組織開展寓教于樂的老年教育活動,豐富教育資源。組織開展“銀韻頌盛世·禮贊七十年”老年人才藝獻禮、“大美番禺·銀齡共享”萬名老年人慈善番禺一日游等活動,推廣才藝展示、參觀游學、志愿服務等老年教育活動,開拓全新教育方式,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番禺電大與番禺寶墨園有限公司共同合作辦學,開展社區老年教育嶺南文化教學、教研活動,全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老年教育基地和老年教育游學養特色基地。項目以“課程”為中心,旅游資源為平臺,廣府文化、嶺南文化特色為抓手,結合本土優勢,打造番禺學院康養學游新品牌。
下階段,我區將繼續關注如何促進老年教育助力老年人有效參與社區治理問題,通過完善工作考核機制、設立老年志愿者互助學分制等做法,開啟高質量智慧助老課程,全面推動番禺區老年教育工作。讓老年人在社區治理中發揮余熱,實現人生價值,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感謝你們對我區老年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
2021年7月30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