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農業農村局關于區十七屆人大七次會議第13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陳金棠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增加海鷗島旅游設施配套用地指標的建議》(第13號)建議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牽頭組織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區科工商信局、石樓鎮等單位進行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4月5日、6月8日分別進行了電話溝通,經綜合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等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海鷗島作為廣州城市范圍內唯一保持著原生態的大型島嶼,地理位置優越,生態優勢獨特,田園風光秀美,是番禺區推動都市現代農業及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加大海鷗島公共基礎設施投入,完善海鷗島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對于推動番禺區實現產業興旺、宜業宜居,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關于加大對海鷗島公共基礎設施投入的建議
近年來,番禺區委、區政府深入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整合涉農財政資金,持續加大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據統計,“十三五”以來,全區累計實施新農村建設項目173個,投入項目資金約1.48億元。推進實施“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累計完成77座鄉村公廁建設項目,累計建成碧道139.7公里,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有效處理率、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極大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近年來,區各相關職能部門積極實施相關重點項目,大力支持海鷗島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完善農業生產與農村生活設施,美化島內田園風光,夯實農業旅游觀光基礎。一是加快推進海鷗公路擴建工程。S296(海鷗公路)擴建工程(一期)由區交通運輸局作為建設單位,總投資約75,900萬元。目前,S296(海鷗公路)擴建工程項目征地紅線范圍內的測量詳查、征地預公告公示、《S296(海鷗公路)擴建工程土地和房屋征收補償安置方案》公開征詢意見等工作,并且該項目已辦理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完成施工招標,計劃在7 月底至8 月初進場,計劃工期20個月。二是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據統計,2013-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期間,先后投入8000余萬元在沙北、沙南、海心、江鷗4個村共安排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8個,建設面積達3.44萬畝;三是大力實施新農村建設項目。“十三五”期間,累計投入財政約690萬元,用于島內4個村的新農村建設,項目涉及村內道路硬底化改造、街巷路燈建設、明渠改暗渠建設、公園環境改造以及公廁改建等,下一步,還計劃將沙南村中心公園公廁改建納入2021年新農村建設范疇。
二、關于大力改善旅游配套設施的建議
近年來,番禺區全面統籌協調全域旅游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及特色精品村建設等資金資源,科學規劃,分步實施,大力推動建設番禺區名優現代漁業產業園建設,做大做強“農業+旅游”特色產業,為番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一是繼續推進農業公園建設。成功培育認定4A級廣東農業公園1 家(廣州市番禺區海鷗島農業公園)、廣州市級農業公園3家(廣州市番禺區海鷗島農業公園、佳碩農場農業公園、金洋水產農業公園)。積極引導農業公園經營主體大力發展海鷗島自然生態、佳碩水果、金洋水產等農業特色產業,通過充分利用農業資源把公園與農業生產場所、消費場所和休閑場所結合起來,吸引廣大市民到海鷗島觀光休閑,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全力推進番禺區名優現代漁業產業園建設,大力夯實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基礎。在番禺區名優現代漁業產業園2021年度項目中,“番禺區名優農產品展銷體驗中心”項目已立項并由石樓鎮實施項目建設。項目預計于2021年底完成建設并申請驗收,項目按期完成建設后,可為海鷗島提供游客觀光、產品展銷、互聯網+創客等服務平臺,吸引游客在海鷗島上長時間逗留,刺激當地消費增長。三是加快完善相關旅游配套設施。截至目前,海鷗島上已建設有約30公里環島綠道以及貫穿全島的堤圍綠色長廊,并設有停車場、游客中心、驛站、臨時擺賣點、農家樂旅舍示范點、原生態體驗區等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提供自行車租賃、餐飲零售、休息等相關服務。在符合規劃管控要求的前提下,我區將繼續大力積極支持海鷗島完善旅游配套設施,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旅游產業,同時,結合海鷗島的功能定位,在不影響海鷗島生態環境的前下,鼓勵引導區內知名餐廳、農貿特產商家到海鷗島開設分店經營,在海鷗島營造消費氛圍,吸引更多游客到海鷗島觀光消費。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番禺區將繼續認真按照中央、省、市關于農業農村工作的政策方針,積極立足海鷗島的區域優勢和自然生態資源,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用好用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推進海鷗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番禺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感謝您對我區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農業農村局
2021年6月30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