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農業農村局關于區第十七屆人大七次會議第19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陳燕明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對石樓鎮群星、東星、衛星、明星四個漁民村建立長效扶持政策的建議》(第19號)建議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城市更新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水務局、區土地開發中心、石樓鎮等單位進行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在4月2日進行了座談交流,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深入推進四漁村綜合整治工作,整治周邊河涌環境
當前,我區正在深入推進城中村綜合整治工作,根據《中共廣州市番禺區委政法委員會關于印發番禺區2020年深入推進城中村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石樓鎮群星、東星、衛星、明星四個漁民村已納入我區104條涉綜合整治的“城中村”名單。此外,石樓鎮提出將四漁村項目結合石樓鎮中心區以及蓮花山周邊地區的城市發展需要進行統籌考慮,聯合打造“蓮花小鎮”。目前,石樓鎮群星、東星、衛星、明星四個漁民村均已敷設有農村生活污水管網,收集居民生活污水轉輸至前鋒凈水廠進行集中處理,雨水就近排入自然水體,村域周邊河涌水質穩定。
下一步,我區將以改善四漁村的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為目標,因村施策,有序推進四漁村的綜合整治工作。新建項目計劃實行雨污分流,同步建設雨污管網,陽臺排水接入污水管,并按要求設置化糞池。自用排水設施和出戶管由建設單位自行負責建設、管理。公共污水管網未覆蓋地區,引導督促自建污水處理設施,排放污水經處理后達標排放自然水體或循環回用。
二、積極研究四漁村拆遷安置工作方案,改善村民住宿環境
2021年3月10日下午,區主要領導帶隊調研我區珠江口漁港經濟區創建和蓮花山中心漁港周邊四漁村升級改造情況。我區將按照區政府工作部署及區領導的指示,以實用為導向,統籌考慮漁港基礎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綜合考慮漁港和周邊片區的統籌聯動,高標準打造新型漁港經濟區。
三、統籌實施漁村振興工作措施,建立四漁村長效扶持機制
堅持規劃先行,提前謀劃四漁村產業規劃和用地規劃布局。一是要統籌四漁村的重點項目,協助村集體、引導村民選擇符合產業發展要求、有發展前景、效益好的項目進行長效開發建設。二是按照“統籌規劃”原則,推進成片連片規劃,科學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加強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建設要堅持歷史文化傳承,遵循保護優先、合理利用、惠民利民、鼓勵創新的原則,并按照《廣州市關于深入推進城市更新促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的工作指引》等文件的要求,做好歷史文化核查和保護工作。我區目前開展的工作如下:
(一)盤整亞運安置區促進漁村鄉村振興工作
石樓鎮政府為促進四漁村的振興,對上下涌開展全面截污整治和片區更新改造,利用亞運安置區剩余房源和用地解決生態環境整治及村民脫貧的問題,提出“兩河、一路、一廣場”的思路:
“兩河”是指拆除水上棚屋900多宗,安置到亞運城安置區,以做好四漁村所涉及的上涌、下涌(即聯圍涌)及周邊污水處理工作,帶動沿河村民住宅和物業微改造。
“一路”是指東門路的建設,目前已拆遷安置40多宗房屋(宅基地),只剩1宗房屋沒有簽訂拆遷補償協議。
“一廣場”是指盤活順景酒家以北至蓮花路的1.5萬平方米政府及私人舊物業(以鎮屬工業地為主),申請更新改造建設蓮花山水道西岸的漁民廣場(商業綜合體),提升商業旅游品位,形成村集體收入“造血”機制,促進國家中心漁港碼頭發揮效用。
(二)打造蓮花山國家級中心漁港休閑漁業綜合體
利用省級涉農資金打造休閑漁業綜合體。制定蓮花山國家級中心漁港休閑漁業綜合體暨漁村振興示范區建設規劃方案,總投資約3870萬元,其中省級涉農統籌資金3000萬元,番禺區自籌870萬元,目前已下達第一期省級專項補助資金1123.6萬元,用于浮動式登岸棧橋、漁港碼頭防洪工程和景觀工程等項目建設,積極發展觀光旅游、科普教育、文化創意、民宿美食等休閑漁業業態。目前正在開展前期規劃工作。
發展休閑漁業等新業態,建設廣州海鷗島“漁業王國”。《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關于落實省委省政府2020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粵農農函〔2020〕206號)特別指出,要培育發展觀光牧場、休閑漁業等新業態,建設廣州海鷗島“漁業王國”。我區結合番禺實際,發揮自身優勢,補齊產業短板,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高起點高定位創建國家級現代漁業產業園,打造廣東特色的“漁業王國”。
(三)創建珠江口漁港經濟區
根據《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珠江口區域內海水產品總產量11.75萬噸,擁有海洋漁船2692艘,分布有大小漁港9座,其中中心漁港1座(廣州蓮花山中心漁港),二級漁港3座,三級及以下漁港5座。規劃期內以廣州蓮花山中心漁港為基礎,推動形成集漁業生產、水產品加工、休閑漁業、濱海旅游等為特色的漁港經濟區。我區計劃打造珠江口漁港經濟區“一區三基地六平臺”:
“一區”指打造休閑觀光旅游“網紅打卡示范區”,全力樹立休閑漁業新標桿,擦亮番禺全域旅游招牌。
“三基地”指搭建國家級遠洋漁業基地(廣州番禺),濱海旅游、疍家文化體驗基地,全國傳統捕撈業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帶動漁民轉產轉業,由傳統捕撈向休閑漁業轉型,推動漁業轉型升級。
“六平臺”指設立特色海釣體驗平臺、科普教育培訓平臺、全國休閑漁船展示貿易平臺、企業品牌特色宣傳平臺、電商直播帶貨平臺、增殖放流平臺,吸引游客前來海釣,吸引全國乃至全世界采購商參觀交流貿易,開發直播帶貨、科普培訓、品牌展示等業務,促進漁旅融合,帶動休閑漁業發展,有力促進產業融合發展,保護海洋環境,助推海洋漁業經濟綠色發展。
我區全力以赴推進實施蓮花山國家級中心漁港休閑漁業綜合體的創建工作,全力將廣州蓮花山中心漁港為基礎的珠江口漁港經濟區打造成為“全省休閑漁業新標桿”,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新增上億產值的產業規模,成為漁業的增長點和沿海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長極,譜寫漁村振興新篇章。
綜上,我們將結合代表提出的建議,進一步完善漁村振興政策和“三舊”改造計劃,統籌協調群星村、明星村、東星村、衛星村等四漁村的鄉村振興建設,共同推動番禺鄉村振興不斷取得新進展,強化蓮花山中心漁港周邊四個漁民村貧困漁民的主人翁意識,利用多種聯農帶農機制,帶動漁民致富,實現漁村振興。
感謝您對我區石樓鎮四個漁民村發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州市番禺區農業農村局
2021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