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關于政協十五屆番禺區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27號提案的答復
彭穎茹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點亮鄉村“夜經濟”促進我區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第27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財政局(區國資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區農業農村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番發集團公司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您分別在8月11日和8月15日進行了電話溝通。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創新支持過夜旅游發展用地保障政策的建議
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嚴格保護耕地,控制新增建設用地總量。近來黨中央、國務院也接連對防止耕地“非農化”問題作出決策部署,國家有關部委已出臺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制度等有關政策文件。在新形勢下,為支持鄉村經濟,省、市陸續制定了保障鄉村項目用地和建設用地指標的政策,具體如下:
一是2018年,廣東省出臺了關于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政策,明確農產品深加工、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家庭手工業、體驗農業和創意農業等6類農村產業業務可使用省指標,由市級行業主管部門出具說明,使用省指標時應保持集體建設用地性質,不應征收為國有建設用地。二是2019年,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和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共同印發了關于鄉村振興的用地政策措施,再次明確省級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專項用于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產業融合發展、農民住房建設;涉農市縣各級每年安排不少于10%的用地指標;鄉村旅游項目中除永久基本農田外的未改變農用地和未利用地用途及功能、未固化地面、未破壞耕作層的生態景觀和棧道用地,按實際地類管理。三是2019年,廣州市印發關于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若干規劃用地政策措施,明確規定市在每年土地利用計劃中專項安排不少于1000畝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用于鄉村振興項目,由市農村農業主管部門統籌安排給具體項目使用。四是對于鄉村項目中屬于村集體經濟發展留用地的,廣州市均予以保障新增建設用地指標。
在上述政策的支持下,番禺區2021年度已為264.6畝村集體建設用地保障了新增建設用地指標。
二、關于完善民宿產業多方共建共享共贏機制的建議
一是為進一步規范番禺區民宿經營管理,番禺區正在制定《廣州市番禺區落實〈廣州市民宿開辦指引(試行)〉的實施方案》,計劃于今年年底前啟動旅游民宿登記工作,有序推動民宿健康有序發展。二是我區將積極引導和發展精品民宿,但民宿的發展以市場調節為主,我區支持國有和社會資本投資鄉村旅游民宿項目。三是我區積極對外招商吸引優質企業到旅游基礎較好的鄉村投資。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大嶺村結合更新改造政策,借助社會資金和市場運作,已成功引入廣東恒廣投資有限公司為合作企業,計劃加大投入,把大嶺村舊工業園通過更新改造升級為現代科技、高端制造、文化創意的產業園,把舊村通過微改造促進文商旅融合發展,把大嶺村生態環境優越的“山、水、田、林、湖”打造為集“認知、體驗、親子、休閑”于一體的都市田園綜合體。
三、關于提升基礎設施水平點亮鄉村美麗夜色的建議
一是提升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期間,以創建美麗鄉村為契機,我區重點加強了45條市級美麗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共增設路燈4214盞,升級改造道路45.53公里。“十四五”期間,將按照市美麗鄉村辦公室的工作部署,計劃實現市級美麗鄉村全覆蓋,繼續創建31條市級美麗鄉村,其中,今年創建大龍街新橋村等7條行政村,市、區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共有建設項目27個。二是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項目。自2021年以來,我區以支持新鄉村示范帶建設為重點,以完善“村內道路硬底化、內街巷道路整治、村內排污系統暗渠化、街巷路燈建設、村內環境綠化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為主要創建內容,積極組織落實29個新農村建設項目,全面提升農村生態環境品質。目前,29個新農村建設項目中已有10個項目完工,剩余項目正在按期推進中。三是加強農村進村路、環村路等鄉村主要道路路燈設施日常維護工作,目前農村主要道路裝燈率基本接近100%,目前農村主要道路裝燈率基本接近100%。四是指導各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每周按公示時間免費開放,鼓勵結合當地群眾的實際需求錯時開放。五是鼓勵旅游景區積極開發夜間體驗項目。長隆旅游度假區成功打造大馬戲、酒店群、電音節和公園夜游等多個夜間經濟項目,入選了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集聚區公示名單;沙灣古鎮每年10月舉辦魚燈文化系列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夜間前來觀賞;嶺南印象園舉辦了“夜YEAH歡營盛夏”首屆廣州親子露營季、海信星空觀影活動等夜間活動,暑假期間還開展了夏日夜游狂歡夜,推出免票夜游優惠;積極指導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西坊大院文化創意園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其匯聚特色文化業態定期具有廣州地方特色的文創市集,并打造24小時演藝平臺。
四、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與鄉村文旅體產業有機融合發展的建議
一是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為鄉村文旅體產業有機融合發展提供思路。我區正開展沙灣、大嶺村、潭山村3個名鎮名村保護規劃的修編工作,目前已通過中期成果專家會,正有序推進。該保護規劃從綜合歷史研究和資源現狀出發,注重加強公眾參與和發揮專家咨詢作用,科學劃定保護范圍,研究名鎮名村保護和未來發展的思路。二是鼓勵鄉村旅游景區積極推進“夜經濟”發展。蓮花山旅游區已將發展夜間經濟列入在編的《廣州番禺蓮花山旅游發展規劃》中,計劃在蓮花塔及周邊開展以“福文化”為主題的亮化工程。并計劃選址打造以海上絲綢之路、大灣區文化變遷、廣府文化等為主題的沉浸式夜游項目。寶墨園也在積極尋找商業合作企業,探索開發“夜經濟”,考慮逐步推出和豐富夜間旅游產品,如開放夜場、舉辦節慶燈會、夜間演藝、夜間游船等項目。
下一步,我區將結合您提出的建議,充分挖掘嶺南文化和鄉村旅游資源,加強鄉村旅游發展用地保障,加大與社會資本的合作,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我區鄉村夜間旅游擴規模、提品質、激活力、增效益,更好地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著力將我區打造成為“灣區范、嶺南風、番禺味”粵港澳大灣區文商旅融合發展典范區域。
感謝您對我區鄉村“夜經濟”的關心與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區全域旅游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
廣州市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2年9月30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