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對區政協十五屆二次會議第46號提案的答復
民進番禺區基層委員會:
你們提出的《關于建設番禺品牌文化港的建議》(第46號)收悉。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委宣傳部、區發展改革局、區科工商信局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與提案聯系人在5月24日、7月22日進行了電話、微信溝通。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文化產業發展情況
(一)文化及相關產業基礎扎實。我區文化旅游體育產業重點行業主要包括珠寶設計生產、燈光音響、動漫游藝、互聯網新業態、旅游等,培育聚集了一批龍頭企業,目前全區擁有規上文化產業企業300多家。我區是國內最早發展燈光音響行業的地區,集聚了浩洋燈光、銳豐音響、珠江燈光等專業舞臺燈具龍頭企業,浩洋燈光專業舞臺燈具出口額行業排名第一。是全國最大的珠寶首飾生產制造基地、全球著名珠寶品牌集聚地,產品占全球市場份額約三成,占港澳地區市場份額約七成。游戲游藝行業,我區以研發生產游藝設備為主,已占領全國60%、全球20%市場份額。擁有華立科技、寶輝科技等游樂游藝企業近千家,獲文化和旅游部審核通過的機型機種達3700多種。
(二)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以網絡直播、游戲動漫、數字音樂、數字出版等領域為主的企業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新生力量。數字文化產業優勢明顯,近年來,我區著力培育網絡直播產業,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龍頭企業。其中,虎牙的游戲直播平臺市場占有量全國第一、世界第二,津虹網絡(YY直播)全球用戶達3.5億,海外業務遍布歐美、中東及亞太等地。在虛擬現實方面,我區虛擬現實產業在產業集聚效應和產業鏈等擁有一定的基礎,聚集了上中下游各個領域的相關企業,涌現了廣州卓遠、影擎電子等領軍VR企業。
(三)產業集聚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我區有省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1家并呈現高質量發展趨勢。廣州長隆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浩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獲評第一批、第六批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星力動漫游戲產業園獲評“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星坊文化創意產業園、長華創意谷、紫泥堂藝術小鎮、沙灣珠寶產業園、天安T+SPACE、廣州西坊大院文化創意園等6家園區先后獲評為“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星力動漫游戲產業園、沙灣珠寶產業園2個園區入選“2021廣州最具價值文化園區10強”,星坊文化創意產業園入選“2021廣州最具成長潛力文化園區10強”。
二、關于加強政府引導的建議
一是深入開展文旅體產業調研,聯合廣州市文化創意行業協會9名專家,調研全區文旅體產業的發展狀況、總體規模、發展水平,著手撰寫《番禺區文旅體產業發展調查研究分析報告》,為出臺扶持政策提供支撐。二是全面推進文旅體產業鏈(含文化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發展,制定《廣州市番禺區推動文旅體產業鏈(含文化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搭平臺、聚民智、定措施、暖企業、促融合、謀發展,6月份組織區內近百家文旅體企業召開四場產業鏈座談會,充分聽取各行業(企業)發展情況、存在困難及工作建議,形成良好政企互動,企業信息共享互通,促進合作。三是用好上級扶持政策。推薦番禺區8家文化企業共計9個項目獲批2021年度廣州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數字文化產業專項資金”290萬元。
三、關于部門支持配合的建議
區委宣傳部、區發改、科工商信、文廣旅體等部門積極聯動,著力提升區域文化綜合實力。一是深化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傳統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數字文化產業,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謀劃打造文化旅游、直播經濟、燈光音響、珠寶首飾、網游動漫等若干特色文化產業集群。支持文化龍頭企業發展壯大,鼓勵龍頭文化企業組建技術聯盟和產業聯盟。聚焦文化科技、時尚創意等重點領域,加快培育一批有發展潛力、成長性好的“隱形冠軍”“獨角獸企業”,以及一批“專精特新”中小微文化企業。二是推進文商旅體融合發展重點項目建設,包括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沙路炮臺遺址公園項目、番禺博物館創建國家3A旅游景區、廣州長隆旅游度假區改擴建項目等。三是高品質推進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深入挖掘嶺南文化內涵,高質量推進“番禺記憶”數字平臺建設,打造番禺文化中心和對外文化交流門戶。四是大力宣傳我區名人、民俗、文化活動、文化產業等“四大文化品牌”,打造民俗文化節、乞巧節、嶺南水色旅游文化節等傳統民俗特色活動,重點扶持粵曲“私伙局”、醒獅、鰲魚舞、飄色、珠繡、乞巧等番禺傳統民間藝術傳承發展,推動廣東音樂、嶺南畫派、粵劇粵曲、祠堂文化等廣府文化精粹綻放時代光彩,大力支持寶墨園、沙灣古鎮、余蔭山房等文化旅游景點建設。
四、關于社會、企業作為主體的建議
(一)關于以品牌文化創新業態發展的模式。創新番禺美食品牌推廣方式。全力推動番禺餐飲行業發展,成功注冊我市第一個餐飲類集體商標“味在番禺”,打造番禺美食地標吸引美食品牌集聚,挖掘番禺美食品牌的核心價值。籌辦2022年廣州國際美食節和新“十大名菜、名點”及“金牌粵菜師傅”評選活動,傳承我區傳統烹飪技藝和特色名菜名點名小吃,全面推進“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助推“味在番禺”特色名菜名點標準體系建設,進一步擦亮“食在廣州 味在番禺”金字招牌。
(二)關于利用“品牌+技術”實現生產、制作品牌創意產品。我區聚集了多家信息技術公司,包括虎牙信息科技、歡聚集團、津虹網絡傳媒等,為我區生產、創造品牌創意產品提供信息技術支撐。津虹網絡傳媒的“直播帶游”沉浸式互動項目,借助SDK(軟件工具開發包)技術,帶領用戶沉浸式解鎖文旅消費新場景,創造品牌文旅創意產品,挖掘潛在消費者,提高文旅消費項目影響力和傳播度。虎牙公司的開放平臺項目,為企業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借助產品和能力為企業提供一體化的信息技術服務和行業解決方案,助力企業生產創意產品。
(三)關于以電商直播整合品牌資源。加快發展電商直播消費新模式。印發打造番禺直播電商強區“14條”措施,連續兩屆成功舉辦直播電商節番禺分會場活動,推廣應用新零售業態。促進專業批發市場與直播電商企業融合發展,區內專業批發市場紛紛邀請阿里巴巴國際站、快手、歡聚集團、番禺抖音電商直播基地等專業機構,采用線上“直播帶貨”的方式,激活消費新模式。推動建立番禺直播基地,培育一批頭部直播機構、MCN 機構,孵化一批網紅品牌,培養一批網紅帶貨達人,構建直播電商人才支撐體系,努力營造直播電商發展良好氛圍,以電商直播整合品牌資源。
五、下一步計劃
下一步,我區將多措并舉,持續推動番禺品牌文化港建設。
(一)高位謀劃,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更加精細化、品牌化。一是以扶持政策為支撐,開展暖企服務,助推企業發展壯大。制定《關于促進番禺區文化旅游體育高質量發展的管理辦法》《廣州市番禺區推動文旅體產業鏈(含文化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依托區內11家省、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以點帶面,打造番禺區文化產業新格局,推動文化產業片區發展。二是依托番禺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促進廣州南站-漢溪長隆-萬博商務區的“文化+旅游+體育”深度融合,推動南站足球場項目建設,進一步擦亮“番禺文商旅融合發展”品牌。三是持續發揮特色產業優勢。按照“十四五”期間廣州文化和旅游事業和產業發展規劃,著眼全局規劃部署,發揮番禺區文化產業發展優勢,以重點企業、重點園區、重大項目建設為主體,健全扶持體系,創新貿易方式,加快推進文化產業國際化發展,推動數字經濟做大做強、特色文化繁榮發展,把更多具有中國和嶺南特色的優秀文化產品推向世界,建設文化產業強區,打造番禺文化品牌。
(二)強化宣傳引導,搭建品牌宣傳營銷體系。加大番禺文旅品牌策劃和營銷力度,創新全域旅游營銷方式。在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開展整體宣傳,深化與主流媒體、新媒體合作。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電影、APP客戶端等新興媒體整體推廣。精心設計和策劃包裝旅游品牌,打造非遺旅游、休閑旅游、紅色旅游、研學旅游、工業旅游、美食旅游、鄉村旅游等精品旅游線路。大力開展線上線下旅游線路宣傳,持續擦亮“嶺南古邑 粵韻番禺”文旅品牌, 提升全域旅游形象宣傳力度,擴大番禺文旅品牌影響力。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建設番禺品牌文化港”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廣州市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2年9月30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