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衛生健康局關于區政協十五屆二次會議第76號提案的答復
政協化龍鎮工作室、鄧紅兵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完善我區公共心理衛生服務體系推進重大災害心理援助服務有序開展的建議》(第76號)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應急管理局等部門認真研究辦理,并與你們在8月4日進行了電話溝通。經綜合會辦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要求,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番禺區積極探索健全心理健康服務機制體制、開展社會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加快平安番禺、健康番禺建設,促進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截至2021年底,全區272個村(居)全部完成“粵心安”基層心理工作室的搭建,建立率達100%。外聘專業機構專職服務人員11名,配備鄉鎮干部、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兼職人員528人,累計開通心理服務熱線或網站139個。2022年上半年,“粵心安”工作室共計開展心理咨詢227次,心理危機干預15個,心理疾病轉介10個,心理健康宣傳教育47次,扶持資金到位133萬元。
一、建立家庭教育服務站
多措并舉,開展家庭教育服務工作。一是開展“舒心驛站”建設工作。區婦聯在“陽光心晴”心聲熱線的基礎上,在全區16個鎮(街)全覆蓋建成“舒心驛站”,為群眾提供心理咨詢、心理輔導、危機干預等服務。今年還通過公益創投方式在心理支持類項目投入近100萬元,帶動更多社會資源參與心理服務。二是立足家庭教育,開展《家教有方》電臺節目。區婦聯通過發揮品牌項目的優勢,以“家教有方”電臺欄目為“空中學堂”傳播途徑,繼續拓展精品內容的應用形式和范圍,提高家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更有效引導家長接受、采用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倡導全社會關注家庭教育、促進親子關系。
二、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我區一直堅持家校共育,組織家庭學校社區聯動。在番禺區廣播電視大學成立區家長學校(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和區家庭教育學院,打造“1+3+N”(1個區級家長學校+3個區級家長學校分點+N個鎮街村居學校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架構,面向家庭、學校、社會免費提供家庭教育系列培訓課程。幫助家長樹立現代教育理念,把孩子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區精神衛生中心定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進社區、進學校和社區心理健康咨詢巡診,本年度已舉辦學校講座6場,覆蓋人群達1000余人;錄制心理健康知識視頻3個,在全區中小學播放,取得良好的反響。
三、加大社區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區精神衛生中心利用社區心理巡診等機會,派出專科醫生為社區居民普及心理健康常識。今年5月25日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區精神衛生中心聯合團區委、區青年志愿協會等單位,舉辦心理健康進社區活動。繼續利用多種宣傳方式,加強對社區心理衛生知識的宣傳,提高群眾的知曉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加快建設二級及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心理專科
2022年5月-6月,我局到部分二級以上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研,進一步促進醫院、社區精神/心理科門診開設。截至8月4日,我區7家二級以上醫院、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開設精神科/心理科門診,下階段,我局將精神科/心理科門診開診時間向社會公示,加大社區精神科/心理科門診的知曉度和利用率,減輕專科醫院的負擔,也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五、推進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
目前,我區將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納入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技術預案,區精神衛生中心作為技術指導單位,補充心理治療師、社會工作者等人員,依托現有精神衛生防治網絡構建區-鎮(街)-村(居)三級突發(大型)事件心理危機干預服務體系,加大對區級、鎮街級心理危機干預隊伍的培訓力度、實踐演練和督導考核,提升心理危機干預隊伍的專業素養,打造一支輻射能力強、專業素養高的心理危機干預隊伍,應對突發事件中群體性心理危機救援需求。依托020-81899120廣州市心理援助熱線、12320公共衛生公益熱線、12355青少年熱線、020-38613861婦女維權熱線、020-86335333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詢與援助中心、020-86817817禁毒熱線及精神衛生專業機構,設立心理咨詢熱線電話和網絡平臺,向公眾提供心理健康公益服務。實現各條熱線間的相互轉撥、互聯互通,構建層級聯結的數據共享與預警機制,做到心理熱線服務精準分派,專業解決,為公眾提供便捷心理健康“一站式”熱線服務。
感謝你們對我區公共心理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提出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番禺區衛生健康局
2022年10月8日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