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關于番禺區政協十五屆二次會議第77號提案的答復
致公黨番禺區基層委員會、政協小谷圍街工作室:
你們提出的《關于構建智慧服務體系,助力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融入智慧時代的建議》(第77號)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區衛生健康局、區教育局等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并邀請符敏妍、陳揚兩位委員代表在4月28日下午進行了座談交流。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全面落實老年優惠政策
一是落實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措施,引導各公交、出租站場持續完善無障礙基礎設施設備。二是公共文化場館全面免費開放。老年人在公示開放時間可免費進入番禺博物館、區圖書館、區文化館等場館,可享受到免費的文物博物展覽、藝術展覽、公益藝術培訓、圖書報刊閱讀等公共文化服務。為滿足特殊群體的基本服務需求,區圖書館南樓一樓設置了老人殘疾人閱覽室,閱覽室面積50平方米,設有座位20個,現場為老年讀者提供了做筆記用的紙、筆以及老花鏡、放大鏡等閱讀輔助用具;設立老年人專刊專架,除了報刊、期刊外還為根據老年讀者的特點采購影像資源。在每層樓設有無障礙衛生間,加裝便于老年人行動的扶手欄桿、電梯。三是長壽保健金實現“智慧”發放。自2021年9月1日起,長壽保健金“依申請發放”流程變更為“智慧”發放,通過對碰公安、人社、衛健等部門數據生成符合資格名單,運用上門服務、電話聯絡、調查核實等方式與老年人確認信息,無需老年人申請和提供證件材料,主動發放長壽保健金至退休金銀行卡或社保卡。另外,通過數據對碰、上門走訪、保留自助申領通道等方式,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確保老年人及時享受長壽保健金。
二、有力開展適老化教育培訓活動
一是依托區廣播電視大學開發系列課程,重點關注老年人對信息技術的使用需求,開設手機攝影、網上沖浪、視頻制作等課程,強化老年學員參與感,讓學員能學、能做、能有所得。番禺區現有區級自建課程264門,有效利用三級學習網絡體系將課程延伸至16個鎮(街)8所社區學校和340個村(居)輔導站。鼓勵社區教育教學點與區廣播電視大學開展聯合辦學,提升課程質量;強化課程宣傳,讓學員可清晰知道課程信息,學習地點等,方便老年學員更好地獲取課程詳情。二是有力培養老年人基本的藝術學習和欣賞能力。區文化館自2011年免費開放以來,恒常舉辦公益藝術培訓班(春季班、秋季班),主要吸收區內50-65歲學員。該培訓班均由區文化館專業干部和外聘專業藝術教師免費授課,設有粵曲、聲樂、鋼琴、古箏、葫蘆絲、民族舞、書法、素描、攝影、形體模特等多個課程,受到廣大市民特別是中老年人的歡迎。同時,區文化館水晶宮文化廣場及露天舞臺常年對外開放,其中,吸引了由老年人組成的健身舞蹈隊和太極拳隊常駐水晶宮文化廣場參加鍛練。此外,區文化館還升級了微信公眾號服務系統,上線“集精選實用功能為一體”的番禺區文化館微服務大廳,提供在線服務,適時舉辦線上文化活動。
三、持續優化老年人辦事服務環境
一是以身份證刷卡代替手機驗碼,服務更易享。受疫情影響,我區全面加強公共場所、醫療機構等的防控工作,市民到各級政務中心辦事、到區內各所醫院就醫時,均需出示健康碼、行程碼等多個碼,為解決老年人不懂使用智能手機問題,區政務中心出入口設置“暖心通道”,運用智能驗碼一體機刷身份證即可顯示健康碼,解決老年群體數碼產品操作難的問題,50歲以上群眾可以通過刷身份證免預約進入全區的84臺“政務曉屋”辦理業務;全區醫療機構增設了身份證刷卡驗碼的設備,方便老年人就醫看病;區圖書館也已實現刷身份證快速進館功能。二是持續優化提升老年人辦事服務體驗。區政務中心設置無障礙通道坡化處理、無障礙咨詢臺、無障礙電梯、無障礙洗手間等便利設施,為老年人辦事群眾提供全方位的無障礙服務。設置老年人服務專窗,提供免預約優先辦理綠色通道;設立特殊人群接待室,安排專人為特殊人群提供“一對一”全流程陪同、貼心跟進,優先辦理業務服務。
四、積極探索智慧養老服務
一是養老大配餐服務運用市助餐配餐系統,實現人臉識別、點餐支付、無線讀卡、語音評價、數據化監管等功能。通過人臉識別實現自動結算,做到無接觸式、無感知式消費,避免忘帶卡、卡損壞導致無法就餐等問題發生,尤其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大大減少長者相互間的接觸,保障服務安全、高效。二是依托養老服務組織為老年人居家環境和生活空間進行必要的適老化與智能化居家改造,在家中設置具備機構服務功能的床位,根據其意愿和需求提供與床位相配套服務。信息化系統和智能化系統將家庭養老床位納入24小時動態管理和遠程監護,通過無感式監測實時掌握老年人身體變化和上門服務情況,確保響應及時,實現服務“更安全”“不打烊”。
五、完成政府門戶網站適老化改造
為著力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遇到的“數字鴻溝”問題,番禺區政府門戶網站均按照“國標”完成適老化與無障礙功能改造,改造后老年人用戶只需要在區政府門戶網站首頁點擊頁面頂端的“長者助手”按鈕,即可使用該服務,切實改善老年人及其他特殊人群在使用互聯網服務時的體驗,跨越數字鴻溝障礙,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政府網站創新發展帶來的便利。一是大字幕大界面清晰瀏覽。根據《改造方案》,區政府門戶網站建設了統一的適老化組件,組件充分考慮老年群體的特殊需求,在“大”的方面下足功夫,全新推出大字幕、大鼠標、大字間距、大界面等功能,讓老年人對當下最新的政務資訊信息睇得清、看得明。二是智能導讀視聽結合。改造后的區政府門戶網站頁面具備“智能導讀”等功能,并兼容主流的讀屏軟件。用戶瀏覽頁面時,可跟隨鼠標移動自動播放當前區塊信息的引導音頻,并同步在下方輔助屏幕顯示語言文本字幕。除了老年人,盲人、聽障人士等群體也能無障礙獲取信息,真正實現讓特殊群體均等享受數字化技術帶來的便利。
六、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一)定制政務數字人“小禺”實現“輔助辦”。通過虛擬人像合成、語音合成、手勢識別及感知交互等能力,融合自然語言處理、人臉識別喚醒、特征識別等AI技術,為老年人辦事群眾提供如真實服務人員般的人性化語言、文字、動作交互,通過簡單問答就可為老年人群眾提供專業政務咨詢辦理服務。
(二)強化橫向協助,更好引導社會組織共同參與。依托老年文藝團隊、老年體育團隊、老年體協、基層老年協會等社會組織開展寓教于樂的老年教育活動,把智慧教育融入到社區活動中,提供實際操作平臺給相關學員,最終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目的。
(三)持續優化文化服務。在持續豐富老年人藏書的種類的同時,繼續推進區圖書館新館信息化建設工作,增設視障人士閱讀設備。區文化館微服務大廳將制作專門的簡易使用手冊、優化應用操作流程;為老年人舉辦關于“番禺區文化館微服務大廳”操作專題培訓,提高老年人對智能化應用的操作能力。
(四)持續強化老年服務智慧化。探索在新實施的社區衛生機構互聯網醫院系統中將集成與“可穿戴”的接口,可方便市民使用“可穿戴”設備,實時上傳體測數據。
感謝你們對我區適老化服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2022年10月13日
繼續訪問